当前位置:振驰文档网 > 思想汇报 >

2023年简论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时间:2022-12-24 10:25:06 来源:网友投稿

简论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简论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作者:王琳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王琳(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4)摘要:共同富裕作为人类的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论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供大家参考。

简论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简论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作者:王

  琳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王

  琳

  (北京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100044)

  摘

  要:共同富裕作为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更是毛泽东不断追求的理想目标。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提出“共同富裕”的科学命题,强调共同富裕目标是实现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过于乐观和理想化,过分强调社会公平忽视经济效率,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物质利益,一定方面又影响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这些经验教训应当为我们今天所借鉴。

  关键词:共同富裕;毛泽东;平均主义;经验;教训

  中图分类号:A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026-02共同富裕作为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人类历史上,除了社会主义,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最终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问题已经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中,为使我国人民早日走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毛泽东同志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他最早于1955年提出“共同富裕”的科学命题,强调共同富裕目标是实现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促进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过于乐观和理想化,过分强调社会公平忽视经济效率,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物质利益,一定方面又影响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这些经验教训应当为我们今天所借鉴。

  一、毛泽东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

  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他指出:“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1]。同年10月,他再一次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2]。从毛泽东的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如何使广大农民共同富裕起来,已经成为毛泽东极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提出共同富裕理论命题的同时,也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指明道路:

  第一,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把农民引向合作化、集体化轨道上,他认为就农业来说,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农业的唯一道路。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是党在农村中工作的中心。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进一步强调:“大多数农民有一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3]。他认为广大农民只有走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抵御各种天灾,消除两极分化;利用集体力量兴修水利,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构,克服在单干情况下办不到的事情;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实行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劳动效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这样农民就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较快的共同富裕起来。

  第二,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入社会主义初期,毛泽东就提出农业合作化问题,提出用生产力作为检验合作社发展是否健康的主要标准,他认为一切合作社,都要以是否增产和增产的程度作为检验自己是否健全的主要标准。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4]。

  第三,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去调查研究,找出固有规律。社会主义制度由旧社会脱胎而来,生产力不发达,人口多,科技水平低,在此基础上要实现共同富裕,没有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根本办不到。他说:“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5]。毛泽东认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力拼搏,就有可能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跨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针对党内出现的在经济建设问题上急于求成的现象,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提高经济、文化水平,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和文化教育,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现在提出了‘多、快、好、省’这个建设经济、文化的口号。可以快一点,但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你们不会相信,我也不会相信”[6]。并指出经济建设也是科学。1960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写的《十年总结》中指出:“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要深刻地认识它。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7]。

  二、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关于共同富裕问题,毛泽东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理论,但是,由于其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问题的理想化与浪漫主义,导致理论脱离实际。他的这些理论不仅没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反而走向反面,为后人提供许多宝贵经验教训。

  第一,关于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这一问题,毛泽东的认识有个变化过程。1957年以前,他很重视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建设,之后,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左”倾思想滋长,逐步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集中体现在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上。从1957年直至毛泽东逝世,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阶级斗争从未停息过。在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国人民经常处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氛围中,毛泽东并未真正做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任务来抓,也没有把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而是频繁地变革生产关系,片面夸大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曾经说过,“并不是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8]。

  第二,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过于乐观和理想化,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混同起来。在实现共同富裕问题上,毛泽东虽然在时间上有一定认识,多次提到社会由贫困到共同富裕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奋斗,但在空间上对我国国情缺乏客观、细致、全面的分析,只想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认为“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不要100年,可以50年,他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可不可以先由一个省进入共产主义”[9]的命题。因而,毛泽东对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道路过于乐观与理想化。同时,毛泽东将共同富裕和平均主义加以混淆,在面对人民公社实行的“吃饭不要钱”做法大加赞扬,认为这种生活方式,能消除私有观念,有利于将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1958年,他到安徽视察时,得知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办公共食堂,已经实行了吃饭不要钱时,说:“吃饭不要钱,既然一个公社能办到,其他有条件的公社也能办到。既然吃饭不要钱,将来穿衣服也就可以不要钱了”[10]。这种“吃饭不要钱”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平均主义“大锅饭”理念,这种理想化的平均主义做法,严重挫伤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损伤了农业生产力。

  第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但在实践中否定按劳分配原则,助长平均主义观念;单纯强调思想教育、革命精神和政治挂帅,否认人们之间合理的利益差别,夸大了精神刺激作用,但对追求个人利益,反对个人收入有差距,使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与生产力的进步程度失去经济联系,劳动者不能根据其付出的劳动量获得相应报酬,使得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也因此显得动力不足,效率不高。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均有所差别,因此在脱贫致富过程中,也应当有先有后,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通过勤奋劳动来发家致富的,应当提倡和鼓励。由于自然条件和主观因素不同而出现的贫富差异,毛泽东看的过重,认为这是农村中的两极分化,是自发的资本主义道路,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把农民家庭中正当的副业,或将其看成资本主义产生的温床加以限制,或将其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割掉。这样必然会导致群众积极性、主动性被严重扼杀,剩余劳动力和各种资源不能到的合理利用,最后只能生活贫穷。

  毛泽东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近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将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其理论的正确部分,直接构成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部分,而探索中出现的失误,也给后人留下可供借鉴的思想财富。可以说毛泽东既是新中国提出共同富裕的第一人,其思想内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认识源头,我们必须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进行正确认识,早日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夸大了精神刺激作用,但对追求个人利益,反对个人收入有差距,使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与生产力的进步程度失去经济联系,劳动者不能根据其付出的劳动量获得相应报酬,使得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也因此显得动力不足,效率不高。

  参考文献:

  〔1〕〔3〕〔6〕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毛泽东.主动权来自实事求是,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M].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10〕罗平汉.天堂实验——人民公社会运动始末[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孙国军)

推荐访问:关于共同富裕的论文 简论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共同富裕 思想 毛泽东

版权所有:振驰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振驰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振驰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10023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