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振驰文档网 > 心得体会 >

灯塔第三十三课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2-12-14 08:20:08 来源:网友投稿

灯塔第三十三课心得体会3篇灯塔第三十三课心得体会第29卷第5期2014年10月天中学刊JoumalofTian吐ongVbl.29No.5Oct.2014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灯塔第三十三课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参考。

灯塔第三十三课心得体会3篇

篇一:灯塔第三十三课心得体会

第29卷第5期2014年10月天中学刊J oum al ofTi an吐ongVbl .29N o.5O ct.2014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访苏现象探析陈金鹏(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300387)摘要: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分子访问苏联有不同的心得体会,他们在苏联看到了新的希望,受到了鼓舞,也看到了鸟托邦之梦的破灭。这段经历丰富了知识分子的阅历,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选择奠定了基础。关键词:中国知识分子;苏联;革命中图分类号:G 1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l 006—526l ( 2014) 05一0077—06苏联的建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作为一个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政治体制、社会制度迥异于所有当时的其他国家。世界各国文化名人争相访问苏联,以解开围绕着红色政权的谜团。中国知识分子也来到苏联一探究竟,他们目的各异,但都肩负着振兴民族、救亡图存的重任,来自红色都城的召唤既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现个人理想的不二选择。一、接受启蒙马克思主义虽从20世纪之初就已在中国初步传播,但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社会主义最直接的认识来自于苏联,他们敏锐地感觉到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将是人类社会的未来,更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有效良药,红色都城莫斯科成为他们心中的圣地。1920年8月,由于在国内的俄文专修馆学习过俄语,对苏联社会主义学说充满强烈探索欲望的瞿秋白作为北京《晨报》的特约记者被派驻到苏联,为期两年。访苏前,瞿秋自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非常有限,仅仅是参加学生运动和阅读《新青年》《新潮》《新社会》等刊物时有所接触,“ 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然而究竟如俄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 ⋯ 24。瞿秋白完全不了解这种理论是如何同古老的俄罗斯社会结合,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并创造出新国家:“ 来俄之前,往往想,俄罗斯现在是‘ 共产主义的实验室’ ,仿佛是他们‘ 布尔塞维克的化学家’ 依着‘ 社会主义理论的公式’ ,用‘ 俄罗斯民族的原素’ ,在‘ 苏维埃的玻璃管里’ ,颠之倒之试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 社会主义的化合物’ 。” [ 1J 86当瞿秋白真正踏上苏维埃国家的土地,他的好奇心完全被激发出来,就像孩子一样愿意接受新旧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甘露。在先后访问了苏联的政府机关、医院、学校、报社之后,他终于理解了无产阶级为了全人类的利益担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而资产阶级的文化已经在苏联破产。访问期间,瞿秋白亲身参与了苏联的一系列政治活动。1921年7月,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瞿秋白见到了列宁。“ 列宁出席发言三四次,德、法语非常流利,谈吐沉着果断,演说时绝没有大学教授的态度,而一种诚挚果毅的政治家态度流露于自然之中。有一次在廊中相遇略谈几句,他指给我几篇东方问题材料,公事匆忙,略略道歉就散了。” 【2】60会场上各国代表争相发言的热烈景象,演讲中热情澎湃的鼓动和号召,对瞿秋白产生了深刻影响。1922年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瞿秋白作为中国代表团的翻译出席了大会,并受到列宁的接见。参会代表团一致宣布抵制帝国主义瓜分远东的华盛顿会议,争取远东各国得到民族解放。在1922年11月至12月的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瞿秋白以中共代表团译员的身份参加了大会,列宁与各收稿日期:2014一01.05基金项目: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1l YJ czH 009)作者简介:陈金鹏( 1979一) ,男,山东德州人,讲师,博士。万方数据 · 78·陈金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访苏现象探析国代表讨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一战线策略问题。瞿秋白还给莫斯科共产主义东方劳动者大学担任助教和翻译:“ 瞿秋白同志给中国班的学生上俄文课,担任理论课的翻译。他教书非常认真,热情。他有病,有时累得脸色发白,仍旧滔滔不绝地讲。当时中国学生都不懂俄文,俄国教师除去一人而外,都不懂中文。瞿秋白同志像是他们中间的一道桥梁,帮助他们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 【3】601921年5月,瞿秋白成为俄共( 布) 预备党员,1922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名新闻记者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成员。瞿秋白对苏联社会中残存的沙俄时代的弊病也深有感触,但是他也相信这些不良社会现象必然会被完全清除:“ 封建遗毒,东方式专制政体,使官僚问题种得很深的根底。葛葛里的《巡按》,俄国官僚社会的肖像,几十年,因有社会经济的根源,只在变化不在消灭,革命的巨潮如此凶猛尚且只扫刷掉一些。无产阶级新文学中已有‘ 新葛葛里’ 出现,共产党报纸上努力的攻击官僚主义呢。” 【2164同时他也看到,无产阶级专政国家里的新气象正在一步步向封建残余发起挑战:“ 奔腾澎湃的热浪在古旧黑暗的俄国内,劳动者的‘ 生活突现’ ,就只能勇往直前强力怒发的攻击,具体的实现成就这一‘ 现代的莫斯科’ 。他们心波的起伏就是新俄社会进化的史事,他们心海的涵量就是新俄社会组织的法式。” 【1193瞿秋白对自己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身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东方与西方文明浪潮交汇之地,他自比为“ 欧华文化冲突的牺牲物” ,“ 现实与浪漫相敌”的“ 多余的人” [ 2] 125。但是他并不气馁,他发誓不作旧时代的孝子顺孙,要成为新时代的活泼稚儿。瞿秋白表示加入世界的文化运动先锋队里,从此开辟全人类文化的新道路,光复四千余年文物灿烂的中国文化。瞿秋自身在异国他乡,时刻未曾忘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后代的重任,他访苏的志愿就是“ 担一份中国再生时代思想发展的责任” 【l ” ‘ 。苏联的经历使瞿秋白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胜利充满信心和勇气,“ 幸而见着心海中的灯塔,虽然只赤光一线,依微隐约,总算能勉强辨得出茫无涯际的前程” [ 1】100,他对自己未来的任务已经渐渐明了,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于人类文化交流之中逐渐靠近这一灯塔。在他看来,古老的中国社会也将像俄国那样不可避免地爆发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共产社会是无阶级、无政府、无国家的最自由的社会,要达到这样的最终目的,客观上无论如何也逃不了最尖锐的阶级斗争,最终达到无产阶级专制统治国家的阶段。他认为要消灭国家现象,就要先组织一时期的新式国家;要实现最彻底的民权主义,一定要先实行无产阶级的民权。因为健康的原因,瞿秋白不得不中断了在苏联的生活,提前返回中国。虽然他只在苏联停留了短短的两年,但他已经锻炼成长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这段经历为他谱写日后的革命人生埋下了伏笔。二、见证实业苏联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它的政治体制,更在于它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浙江的五金工人林克多因为法国经济危机于1930年从欧洲到苏联工作,用翔实的笔调记录了他在苏联的见闻。在他的眼中,苏联工业技术、教育文化、社会福利毫不逊色于西方国家,足以成为未来中国的典范。林克多拜访了苏联科学研究院、列宁学院、马克思恩格斯学院、红色教授学院、国际列宁学校、东方劳动共产主义大学、西方劳动共产主义大学、中国劳动共产主义大学,他引用1930年的数据,“ 全苏联识字的百分数,是六十二又十分之六,比较战前百分之三十三,几乎要增加一倍” 【4】20。在某些工业区如衣凡诺夫一伏斯聂沈斯克,文盲现象已经完全消失。而对于沙俄时代没有文字的民族,中央政府也给他们创造了文字。他也注意到了苏联各种学校对入学资格的限制:“ 先由社会出身的成份而决定。各大学与专门学校的学生,大都以工厂,集体农庄与国家农庄的积极分子为最多,他们都是政府机关或职工会联合会保送的。自由职业者,小商人,富农,或贵族与资本家出身的子弟,入学非常困难,即使侥幸录取,也要缴纳很大的学费。由各机关选送的学生,不特全部免费,该选送机关,也照平时的薪资发给,不折不扣。” [ 4】30苏联教育注重学与用的结合:“ 各种学校,都与工厂或农村发生很密切的联系。因为苏联政府有两句口号:‘ 面向生产’ ,‘ 面向农村’ 。这两句口号的意思,就是用全力注意生产与农村。各学校的学生,必须到所学何种职业的机关,切实去学习,使在毕业以后,马上可到工厂或农村去工作。” 【4】32对于苏联正在施行的“ 五年计划” ,林克多从前3年的具体建设进展来看,“ 不仅在事实上得到惊人的成绩,就是从前说五年经济计划不能实现的各国著名经济学家,也异口同声的说,苏联五年经济计划,至少可以完成百分之八十以上” 【4】85。在这一过程中,苏联消灭了城市和农村中的失业问题,富农阶层不复存在,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万方数据 陈金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访苏现象探析· 79·空前提高,国民收入和国家收入超出预期,工业化水平迅速进步。但是在交通运输能力不足、技术人才匮乏问题上,苏联党政部门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加之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封锁和国内党派的严酷斗争,苏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即便面临国内外不小的困难,苏联人对待节日仍然格外的重视。林克多参加了1931年莫斯科庆祝“ 五一” 劳动节的典礼仪式,他描述了这一天莫斯科街头的情景:“ 金黄色的晨光,照在大地上,使参与游行的群众们,心坎里格外表现着喜悦的情绪。电车汽车,满满的坐着游行群众,到他们自己集合的地点去。他们穿着朴素清洁的衣服,与和蔼的笑容。有些胸前挂着劳动勋章,列宁纪念章,以及其他由劳动所获的各种奖章等。⋯ ⋯ 各人都表现着欣欣喜色,确像赴什么同乐大会的样子。” 【4】138林克多观看了阅兵式现场,聆听了伏洛希洛夫的演说。伏洛希洛夫在演说中赞扬了苏联人民于斗争和建设中取得的傲人成就,鼓舞人民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演说完毕后,红场上举行了盛大的游行仪式,游行队伍中不时展示出“ 帝国主义的本来面目” “ 打倒官僚分子” 等标语,还有五年计划中取得成绩的统计数字。莫斯科的十个区均有自己的演讲台,各区党部派出代表参加,主题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现状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帝国主义反苏联战争的准备等。晚上在马路上和游艺场、电影院内举行盛大的纪念会,播放音乐、歌曲和电影。林克多对苏联20世纪20年代实行的“ 新经济政策” 非常关注,他认为其实质“ 一方面是对小私有财产者让步,但另一方面,恰是对他们积极的进攻。它是无产阶级专政之下一种特别的政策,它消灭城市与乡村对垒的形势,它是弥补在军事共产主义时想直接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方法” 【4】187。林克多也坦陈了新经济政策的弊端,如新经济政策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现象没有消失等。五年经济计划实行以后,新经济政策仍然保持,不过已变更了初行时的性质。在1937年的统计中,全国大企业中私人经济的比例仅占百分之七。林克多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不适宜继续在工厂劳动,恰逢有参观苏联各地工厂、农庄、矿山的机会,所以他人选了工人代表参观团,在28天内游历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巴库等地的19个工厂和1个农庄以及多处名胜古迹。林克多在总结中说:“ 这次参观的结果,对于每个代表,影响很大。以我个人说,在大工业区域内,亲见了新工厂之设立,与大规模的建设,及工人群众积极性的表现,将五年经济计划,作为日常工作之日程,自不待言。即农业区如苏联中部与外高加索一带的农庄,现在集体组织之下,新建设处处亦可看见。公共事业之建设,如俱乐部,游艺场,工人宿舍,公共饭厅之类,不论城市或农村,均在积极建设之中。电灯一项,南俄一带最小之小农村中均已使用。实行全国电气化,为期不远了。至于农民拥护苏维埃政权,与辛勤刻苦的工作,不亚于城市工人。我所见到的工农业群众创造的可能力,与愉快的情绪,恐怕为有史以来所未有。若说:‘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则我可说:‘ 撼山易,撼苏联工农群众难’ 。” 【4】285他感到了苏维埃城市与农村的蓬勃活力和未来的无限希望。林克多还专门介绍了苏联华侨的生活现状,据他观察,在苏华侨大部分是小商人与手工业者,以东三省、山东等处去的人为最多,他们从事洗衣工、农民、矿工等行业,分布在从海参崴到列宁格勒各地。由于苏联实行排挤私人商业的政策,华侨经商者数量日益萎缩。苏联政府为提高华侨的文化水平,开设了供他们阅读的报纸和俱乐部、补习班。但是华侨中的不法行为也非常普遍,剥削工人、走私、黑市交易、抢劫、盗窃、赌博等现象屡禁不止。“ 现在苏联人民,对于华侨,也不像沙俄时代那样卑视和仇恨了,他们文化程度,日渐提高,对于世界大事,均能领会,尤其是中国革命问题,关怀更切” 【4J 336。在他接触到的苏联人中,很多人在道义上谴责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和干涉,表示要用努力的工作支援中国革命。在法国的6年生活,林克多感受到的是人情的冷漠和资本主义的残酷,华美的生活距离自己很遥远,而在苏联,他体会到了作为劳动者的光荣。鲁迅在林克多的《苏联闻见录》序言中写道:“ 由此也可以明白一点世界上的资本主义文明国之定要进攻苏联的原因。工农都像了人样,于资本家和地主是极不利的,所以一定先要歼灭了这工农大众的模范” ,“ 一个簇新的,真正空前的社会制度从地狱底里涌现而出,几万万的群众自己做了支配自己命运的人” 【4】序言。由此看来,苏联不但是一个实业发达的大国,也是工农群众翻身做主人的新国家。三、寻找乌托邦与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实业兴国的知识分子不同,自由主义者徐志摩与胡适试图在苏联发现一个人间“ 乌托邦” ,那里应该是一个实现了民主、自由、平等的地方。他们在国内时听闻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种种消息,将信将疑,而当他们真正来到万方数据 · 80-陈金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

篇二:灯塔第三十三课心得体会

致敬老英雄学习老英雄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心得体会 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致敬老英雄学习老英雄心得体会 1 95岁人生,71年党龄,深藏战功63年,每一个数字,都是不平凡的岁月刻度,都是实实在在的寒来暑往,风雨阴晴。张富清选择扎根苦境,艰苦奋斗,始终以突出队员的姿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树立起一段让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英雄高度。“藏”起来的是功名,“露”出来的是初心。张富清的坚强党性和光辉品质,正是新时代“绝对忠诚”的鲜活教材,引导并教育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征程时,攻坚克难、甘于淡泊、克己奉公,仍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坚守的党性本色、精神底色和境界特色。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哪里最困难,我就到哪里去”的决心和勇气。与张富清的军功一同“重见天日”的,是他参加“突击队”“敢死队”浴血奋战的英雄经历。祖国从战争走向和平,张富清也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张富清从来都是用行动来回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他之所以把工作地选择在来凤,是因为“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这种不怕苦、不畏惧、不懈怠的奋斗品质,见证了他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诠释着他全心全意听党话跟党走的绝对忠诚。党性的光辉,从不闪现在响亮清脆的政治表态里,而是悄悄绽放在脚踏实地的执着坚守中。张富清的党性,在平凡的岁月中始终闪耀着对党绝对忠诚的金色光芒。当下,党员干部选择到艰苦岗位任职锻炼,也是响应党的号召、对党绝对忠诚的精神传承,有了这个传承,就能从心底养一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决心和勇气。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从没提过军功,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的淡泊和满足。转业之后,张富清“藏”起了军功,但“突击队员”的本色没有藏,不仅选择最偏远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而且“从没向集体借过一分钱,也从没享受过组织对困难干部的补贴”。我们常讲“先苦后甜”“有困难找组织”,但真正的共产党员都是在悄无声息地履行着吃苦耐劳的天然义务,战争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和平时期自觉践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张富清老人说过:“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为了党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一个经历过战火锤炼、生死考验的共产党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生死都看淡了,还有什么不满足,或者看不淡呢?而我们当下有些党员干部,竟然以功自居,或者跟组织讨价还价,面对“张富清”这面镜子,应当羞赧、反省,知耻后勇地砥砺品格,修养党性,见贤思齐,安于本职,艰苦奋斗。

   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致敬老英雄学习老英雄心得体会 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 60 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今年 95 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 359 旅 718 团 2 营 6 连战士,现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离休干部,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 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 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 年底, 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张富清老人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必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来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争做新时代先锋,争做来凤楷模。

   在了解了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后,除了向张富清同志致敬外,我更多的是感恩,感恩他们的付出,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劳苦而功高,却隐荣而清誉,风骨气节高山仰止。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模范,居功不傲,低调做事,真正的共产党人! 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致敬老英雄学习老英雄心得体会 3 以史为鉴,毋忘国耻。“起来,不愿当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威武雄壮的国歌奏响时,你都听到了民族的呼喊,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吗?75 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高亢的旋律依然激起我们奋斗的豪情;75 年前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虽已完成,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依然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低首冥思,我不知该以什么形式来纪念抗战胜利 75 周年,因为每一次的回忆和查找资料都是一次伤口的撕扯。我无法控制内心的汹涌,当看到那一幅幅记录着日军兽行的图片时,无尽的悲伤和愤慨向我涌来,如野兽般将我吞噬干净。

   我曾经偶然看到过一些惨绝人寰的图片。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幅是一个革命老汉的头颅被架在一段破烂的木桩上,木桩上蚂蚁成群。那位老汉的脸上仿佛挂着轻蔑的笑容,嘴里还叼着一截烟屁股,那一道道深如沟壑的皱纹如菊花般地在他瘦削的脸上绽放出最伟大的光彩,那一缕英魂永垂不朽…… 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 英雄气概。“风在喉,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振聋发聩的吼声,伴随着黄河的滔滔水声,流传至今。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誓言,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宣言,是抗战精神生动、有力的诠释和展现。

   看!国难当头,英烈辈出。从杨靖宇,赵一曼到齐白石,梅兰芳……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生活名流,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抛头颅,洒热血。当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时,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当被敌人围困于河边时,8 位女英雄誓死不屈,挽臂沉江。

   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致敬老英雄学习老英雄心得体会 4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从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到在陵园里默默守护,徐振明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老兵精神”,更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了后辈。革命战争老兵徐振明是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他亲历过抗战,身上有战斗的伤疤,常常给人们讲解抗战的故事。他常常说:“历史不容忘却”。受他的影响,儿子也来到陵园工作,继续为靖宇将军守陵,在他看来没有比这份工作更光荣的。而徐永军,虽然没上过战场,却也把青春奉献给了陵园。父子二人身上,是不断传承下来的“老兵精神”,这精神也会被永远传承下去。

   烈士陵园是铭刻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的纪念地。在吉林省通化市,老兵徐振明父子两代人共同守护杨靖宇烈士陵园,用两辈人的坚守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提醒着和平的来之不易。从徐振明老人身上,我看到了许多老革命军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值得现代人去学习以及弘扬,这些正能量永远不会过时。徐振明老人以能为抗日英雄守陵为荣,这是对革命事业的归属感,对革命先烈的敬畏感,心有归属,就能尽心尽力;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正是这种精神,让徐老能从一而终,发挥余热,用大半辈子守护着这座靖宇陵园,默默奉献改变陵 园环境。

   这样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老革命,为何放弃“招待所所长”“福利院院长”等其他优越选择,偏偏选择甘愿做一个守陵人?我认为徐振明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在他心里时时装有“老革命”,装有对靖宇精神不变的信仰,装有浓浓的大爱和战友深情。除此之外,更难能可贵的当属其身上的谦逊本色。

   事实上,永葆谦逊本色的又岂止抗战老兵徐振明一人。虽然“抗战老兵”,是一个无比荣耀的称呼,他们经历了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苦难辉煌,但在徐振明他们心灵深处,并没有以英雄自居,生活和工作中只是视自己是一般的人,认为所走的路只不过是当时年轻人应该走的路,不是英雄的路。

   谦逊是品质,更是境界。人有了谦逊,就不会稍稍取得一点成绩就耍大牌,就傲傲不可一世,仿佛全世界人都欠自己似的。有了谦逊,就不会自满,永远保持谨慎,低调做人。有了谦逊,就会心中装有他人,高看他人,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替他人着想。我们学习徐振明老人什么,就是要学习他身上可贵的谦逊品质。有了谦逊,我们就能做到徐振明老人说的:革命没有过时,革命先烈永远不会过时,年轻人要思想放远一点,眼光看远一点,不能看眼前,要向英雄学习,搞好团结,永远生活在老百姓中。

   最后,我想说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牺牲的英雄……。

   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致敬老英雄学习老英雄心得体会 5 张自忠(1890—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1 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 年投笔从戎。1917 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 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 年后,张自忠曾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第五十九军军长、 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

   1937 年,日本侵略者把兵锋直指徐州,1938 年*月,日军投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待至临沂、滕县时,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由于实力过于悬殊,庞部急待援军。张自忠奉调率第五十九军以一昼夜 180 里的`速度及时赶来增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率部与庞部协力作战。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向茶叶山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与敌激战,反复肉搏。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相继收复蒙阴、苔县,共歼敌 4000 余人。不久,日军再派坂本旅团向临沂、三官庙发起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1940 年*月,日军调集***万精锐部队发起了攻占枣阳、襄阳、宜昌等地的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本来率部防守襄河以西,当日军攻破第五战区第一道防线,直扑襄阳、枣阳时,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毅然率领预备七十四师和军部特务营东渡襄河,抗击来犯之敌。渡河后,张自忠将军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重创日军,并截断了日军后方补给线。在日军以重兵对张自忠将军进行合围后,为牵制日军主力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张将军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后身中 7 弹。弥留之际,张自忠将军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旋即拔佩剑自戕,一代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张自忠将军率部截敌后路并阻敌西进,彻底粉碎了日军进攻襄樊、威胁老河口的企图,使整个战局转危为安。

  

篇三:灯塔第三十三课心得体会

新任教师入职规范化培训手册 ( 中小学) 姓 名: 杨 鹏 鹏 聘任学校: 户 县张 家 小学 基地学校: 西安雁塔路小学 指导教师: 李 兰 英 培训时间: 2014 年 12 月 1 日 新任教师入职规范化培训内容与记录要求 培训内容 记录表单 师德修养 熟悉新任教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要求, 制订个人培训规划, 写 1 份个人参培计划书。

   表一 读 1 本教师职业生涯或师德修养方面的书籍, 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中“专业理念与师德” 方面内容, 写 1 份心得。

   表二 完成不少于 4 篇见习期教师职业生涯体验随笔, 包括对基地校的规章制度、 校园文化、 备课方式、 课堂教学、 教研风气、 师生关系、 学生辅导、教师礼仪、 学生群体、 学校特色等方面的一事一议一得。

   表三(1~10) 写 1 份包括对教师职业感悟在内的培训总结。

   表四 教学实践 在导师指导下, 学习学科课程标准, 在教研组内作 1 次课标解读专题发言。

   表五 在通读所教年级学科教材的基础上, 会设计方案和说课提纲, 完成 1 个单元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 组内说课不少于 2 次。

   表六~表八 完成 1 门拓展型选修课的构思与教学大纲, 试教 1 节选修课。

   表九~表十 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功, 包括: 学校常用文体(备课、 板书、 学生作业批阅、 学生评语等) 的撰写, 学科有关教学用具的使用和学科基本技能的操练等。

   表十一~表十二 有针对性的观摩课不少于 4 节, 写出每节观课报告; 在此基础上基地校、聘任校、 指导教师等有关人员分别把关, 通过不少于 1 次的正式试教。表十三~表十六 有针对性地观摩并点评其他教师的课不少于 3 节, 写出评课报告。

   表十七 结合跟班教学实际, 设计 1 个单元的学生作业, 并写出具体设计理由。表十八 设计 1 份单元检测试卷, 实测后作质量分析; 完成 1 次期中或期末考试班级质量分析, 提出具体教学对策。

   表十九~表二十一 班级工作 拟定主题召开 1 次班干部会, 1 次学生座谈会, 对学生家访不少于 1 次。表二十二~表二十五 策划并主持 1 次主题班会, 1 次班级社会实践活动。

   表二十六~表二十七 写 1 份班级情况分析, 1 名学生个案分析; 会写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语。表二十八~表三十 专业发展 精读导师推荐的专业书籍 1 本, 写出读书笔记。

   表三十一~表三十三 参与教研组活动, 承担相关任务; 策划并主持 1 次备课组活动。

   表三十四~表三十五 深刻学习领会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并结合自身情况,在导师指导下, 制定 1 份三年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表三十六 其他 硬笔书法(见习初) 表三十七 硬笔书法(见习后) 表三十八 基地校评价 表三十九 一、 师德修养 个人培训规划与参培计划 (表一) 实习之前我曾有半个月的从教经历, 由于学校处于边远农村, 各种条件不完善, 那半个月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

  今天有幸能来到这教育教学资源优越的学校实习, 想着自己即将踏如这里的讲台, 内心充忐忑、 不安,但更多的是激动、 好奇与内心美好的憧憬。

   一、 个人优缺点 在户县张家小学代课半个月, 学校教育资源不足没有师傅带, 只能自己学习, 认真总结, 虽然成绩微乎其微但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优点。

  第一,我从小在农村长大, 深知这里学生的内心世界, 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我仔细回想自己在那个时间的心理, 并观察他们的特殊情况, 制定自己的的一些管理方法, 很快和学生溶为一体。

  第二, 作为一名刚就业的新老师,我内心充满憧憬, 干起工作兢兢业业, 充满激情, 做好了长期抗战抗战必胜的决心。

  第三, 我有过长期美术培训班代课的经验, 掌握了一些学生快速出成绩的小技巧。

  所以, 农村的学生很多没有绘画基础也能画出意想不到的美术作品。

   虽然时间很短, 但在我身上还是暴露了不少的缺点; 首先是对多次课改后的教材陌生, 教学思路不清楚, 抓不住重点, 相比其他优秀老师教学方法也缺乏生动灵活, 有满堂灌的倾向, 虽然在努力改正但是效果不明显。其次是教学经验不足, 课堂组织能力弱, 遇到课堂突发事件不能够很好处理, 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不足。

  最后是缺乏足够的自信心, 还没有完全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 在一些重大公开课和一些重要的课堂还有些僵硬。

   二、 个人目标 根据优势和不足我指定了自己的目标: 1. 多和师傅交流, 学习借鉴师傅的教学方法 , 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利用提高专业素质。

   2. 多和同伴和前辈们探讨, 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 并积极思考, 利用他们 的经验来为自己服务。

   3. 通过一个月实习成长为一名自信、 合格的美术老师。

   三、 实施措施 1. 仔细备课, 无论是普通课还是公开课, 我都会认真研读教材, 写出自己的想法, 在网上找一些类似的优秀备课教案, 借鉴他们的优点进一步修改教案。

  然后找指导老师, 请老师给出建议, 最后完成教案。

   2. 积极听课, 积极参加各种听课、 评课活动, 观察其他老师的教学语言、神态、 动作, 总结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动作神态。

  积累一些好的评价语言和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 刻苦钻研, 根据指导老师的推荐, 用一个月时间精读一本符合自己实际的书写出自己的感受, 并和老师交流心得体会, 提高师德修养。

   4. 勤于反思, 做到听完一节课反思, 学习老师们的闪光点, 结合自己的情况灵活应用。

  自己每讲过一节课反思, 回想上课过程, 那些地方不足?怎样避免? 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及时找指导老师, 倾听指导老师的方法,并记录下来写入教学反思。

   5. 加强实践, 多上讲台多讲课, 邀请指导老师听课为自己提出宝贵意见,虚心采纳不断改正, 完成自己的目标, 做自信合格的美术老师。

   以上目标措施我将严格执行, 本着超额完成任务的心态。

  在美好的憧 下, 我将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相信用很快的时间我将成为一名熟练、 合格的美术老师。

   导师评议: 你是一个虚心、 好学、 诚实、 奋进的人。

  计划写的也很全面,有着重点, 能创建自己的发展规划, 知道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

  有着认真学习教学方法和探究教育教学的积极思想, 把指导老师作为自己的指路明灯, 虚心学习教学经验, 取长补短。

  有决心、 肯努力、 希望你通过这一个月的实践再实践的学习过程, 夯实自己的教学能力与基础, 练就自己扎实的基本功, 努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签名: 日期: (可附页) 教师职业生涯或师德修养方面读书心得 (表二) 书名: 《教出乐观的孩子》》 体会: 实习期间读了《教出乐观的孩子》 这本书, 是我第一次接触马丁.塞利格曼的作品。

  在这本书里塞利格曼用他的亲身实践和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培养孩子积极品质的好方法, 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记述了 各种生活中的案例, 告知我们孩子需要乐观。

  比如在孩子做错事后, 对他的批评不能太过分, 尽量要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当孩子有了 某些坏习惯需要改变时, 不要把这些问题放大成为一种永久性的问题。

  因为批评和改变都是一门学问, 它们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 不恰当的批评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很可能导致学生悲观, 影响他的一生。

   书中有一片文章《谁说你不能》 让我记忆深刻。

  在这个故事中两个典型的人物, 对孩子的的不同的关爱方式。

  第一个: 伊恩搭不出太空船, 父亲看到后安慰并鼓励说“伊恩, 你做得很好, 我觉得你做得火箭太棒了 ”伊恩的父亲应该对孩子这件事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反证, 而他所用的方法会使孩子习得悲观甚至不用外力, 自己就可以实现。

  第二个: 塔玛拉因为舞蹈学的不顺利而悲伤, 她的妈妈知道后就谈论了自己以前克服挫折的方法。然后说: “你今天不顺利, 我也很难过, 我有个主意让老师教我舞步, 回家把客厅变成你一个人的舞蹈房, 我们一起来练。” 塔玛拉的妈妈理解女儿的失落, 鼓励她坚强及主动地解决问题, 而不是让塔玛拉高兴而弯曲事实,她在教乐观的同时还教了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来面对失败。

   所以, 我想到以后的日常教育工作中, 有些学生在不能够完成某项任务时而沮丧, 我们老师要习惯性地用鼓励的话语去引导他们, 甚至会当众 展示他们的作品尽量说出其独特性, 而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

  而在一些家长学生的一些集体活动中, 有些家长也会为了 让孩子感到高兴, 更有甚者为了 自己的虚荣心, 直接动手为孩子做一个孩子无法做到的东西。

  而这些都只会让孩子产生无助, 间接的抹杀了孩子的自主性和探索精神。

   幸福对每个人来讲都有不同的含义, 作为一名教师孩子们的幸福就是最大的幸福, 所以要让孩子快乐地生活、 学习

  作为“娃娃头” 的我们,更应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每个孩子。

  首先要教他正确的认识自己, 树立自己的信心, 发现自己的优点。

  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样孩子的动手能力、 责任感、 解决问题的能力、 耐心等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其次,要让孩子对自己的世界及塑造自己的生活采取积极的态度。

  孩子们有很大的好奇心, 对于一些新鲜、 好玩的事物, 都会问“为什么” ? 这时, 我们不能因为嫌麻烦而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 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教导孩子, 有些也可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培养孩子有主见的习惯,让孩子有机会在轻松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

   “乐观不是万灵丹, 它不能取代父母的良好教养, 它不能取代孩子发展起来的强烈道德观, 它也不能取代雄心大志。

  乐观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工具, 在强烈的价值观和雄心大志面前, 良好的工具就可促进个人成就与社会正义。” 从这本书中, 我自身也得到了收获和成长, 收获了知识, 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让自己幸福快乐起来。

   导师评语: 通过阅读本书你能仔细分析每个事例, 虚心学习教育经验, 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教学和今后的教学工作, 知道读书能让自己成长、 收获知识, 不仅懂得了做人要乐观、 积极, 而且还要把快乐传递给每个学生的重要性。

  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签名: 日期: 见习期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表三—1) 实习第一天的感悟 杨 鹏 习惯了大学生生活的悠闲自得, 突然的转变让我措手不及, 有些茫然,但内心深处还是带着更多的是好奇与自信来到雁塔路小学。

   还记的实习第一天, 我也像都市的众多奋斗小青年起了 个大早, 没想到公交站牌已经排起了 长龙, 西装革履的男女青年一边排队一边吃着“美味的” 早餐。

  十多分钟车终于来了, 费了 九牛二虎之力挤上去却只有一脚之地, 多么羡慕有座位的啊! 车厢里各种早餐的味道汇成一种奇怪的味道,顿时感觉多年熄灭的怒火重新燃起。

   “阿姨你坐我这儿! ” 我回头一看, 一个小学生主动挤出座位, 亲切的拉一位年龄不是很大的阿姨坐了 下来, 还冲着我微微一笑, 我匆匆回了一笑。

  回想自己刚才的心情, 瞬间感觉身为人师的我太渺小了。

   好长时间才到了学校, 走进干净整洁的校园, 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门口的保安弯腰关切的摸着学生的头, 亲切的交流着。

  不停地听到学生的问好声, 有两个一年级学生看见我后, 跑过来拉起我的手喊道: 老师您好。操场边上有学生在认真的晨读, 从喧嚣的闹市一下子走进这圣洁的净地。我的心一下子被融化了, 脚步也变得轻松起来, 脸上不由自主露出笑容。

   在认识了我的指导老师后, 她和蔼的声音, 诚恳的态度, 关心的话语,使我的心彻底的平静下来。

  李老师给我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 学生的学习状况, 拿给我一系列的学校资料, 还亲自把自己的书借给我阅读。

  这一切使我起初内心的茫然烟消云散, 有李老师这样负责人的老师指导我, 就是在茫茫大海飘荡也有了灯塔。

   一天的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 下午同学们排着队有秩序的在操场走着,听学生讲这是慢跑课, 看到可爱的孩子们手拉着手整整齐齐的快步走着,我瞬间想到了 我儿时的小伙伴们, 急忙拿起相机记录下着很平常却动人的场景。

   过去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有极大荣幸, 因为我们会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孩子们就像复读机, 一次次帮我重复着美好的(可附页) 回忆, 让我每天都会在快乐中工作。

   导师评语: 走出大学校门 , 你将步入社会,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你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做个普通人很容易, 做一个受人尊敬、 懂得回报的人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

  有句话说的好; 对人恭敬, 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签名: 日期: ...

推荐访问:灯塔第三十三课心得体会 灯塔 心得体会 第三十三

版权所有:振驰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振驰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振驰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10023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