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振驰文档网 > 心得体会 >

《感动*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3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3-09 15:55:08 来源:网友投稿

《感动*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1  3月3日晚,“*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感动*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3篇【精选推荐】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1

  3月3日晚,“*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2021年度人物”荣誉。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和女儿在颁奖现场。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的女儿在颁奖现场展示父亲书写的“光荣属于二连”“感动*”。

  感动*,感动你我。从2003年到2022年,《感动*》已走过20载。20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走过20年,《感动*》为何依然打动人心?颁奖词靠什么征服一批批观众?

  *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被称为“*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之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显著特点。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面对这样的状况,生活该怎样度过?《感动*》讲述了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坚强、自信、乐观的故事,他们依靠仅有的劳动能力,让一儿一女考上大学,让全家人彻底告别了贫困。

  像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这样的,还有被誉为“*的保尔”的朱彦夫,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都书写精彩;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大学生江梦南,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些“*民英雄”彰显的坚强、自信、乐观精神,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1年是*航天的丰收年,本年度《感动*》的特别致敬环节聚焦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航天人。

  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

  颁奖词直抵人心,感动背后是对*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像《感动*》这样走过20年的节目,是不多见的。龙鳞装是一种源于唐代的书籍装帧形式,非常适合呈现时间轴序列,每一页翻开就是一座丰碑。”回忆起制作开篇画面的过程,龙鳞装非遗传承人张晓栋感慨道,在接到节目组的邀请后,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悉心完成这幅长卷。

  作为节目的忠实观众,张晓栋告诉记者:“节目中榜样人物的事迹不断启示我,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过去近15年我只做了8部书,可能我这辈子也只能干非遗传承这一件事,既然做,就要做好。”

  与张晓栋一样,《感动*》总撰稿刘凯也陪伴节目走过多年,在专注于撰写颁奖词的过程中,他收获了更多的感动与温暖。

  20年间,时代发展、社会变迁,颁奖词的写作风格却始终保持稳定,直抵人心。

  “好的文字是锤炼出来的。从最开始每个人1000多字,再精简到几十个字,中间还要经过很多同事的传阅、提意见、修改。颁奖词是仪式的一部分,要尽可能短,和仪式紧密结合,才能起到点睛的作用。”刘凯告诉记者,写作中强调朴实、准确,不堆砌辞藻,不过分华丽,尽量用*人常用的行文习惯,让观众接受起来毫无障碍。

  翻开今年的颁奖词,简单、准确、优美的风格扑面而来:杨振宁的“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彭士禄的“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朱彦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江梦南的“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寥寥数语,感人至深。

  颁奖词为什么总能打动人,是刘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在他看来,获奖人物的事迹是感动的核心,同时观众心中还要存着对*的追求、欣赏,才有可能被感动。“腊梅生得再好,还需要赏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颁奖词打动人心的秘诀,在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的价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综合部制片人孙金岭,贡献了节目的定位语“一部*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认为,《感动*》有两大独特气质,一是节目气质,一是历史气质。通过一年一度的广泛评选,通过庄严仪式,将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声音在时间中定格,在记忆中凝固,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气韵悠长、绵延不绝的历史组成部分。

  记录真实,在20年的岁月中传承发扬*精神力量

  “剧变中的不变,喧扰中的沉寂,疾行中的伫立,眼花缭乱中的凝视。”《感动*》给主持人敬一丹带来了这样的感受。在缺席《感动*2020》后,早已退休的她再度回归。

  “我们对每一个人物表达不过分、不滥情,没有拔高的表述,尽可能介绍一个真实的人,将真正的`好人表现出来。”在敬一丹看来,接近真实就是这档节目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寻找好人”,这是《感动*》的初心,是节目最早的“核”——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

  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从创办初始,《感动*》就聚焦于推动当代*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

  从“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张桂梅,到“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的王继才、王仕花;从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感动*》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的筹备都历时数月,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

  在节目开播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感动*》送来天上的祝福,其中叶光富讲述了他与节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当时我只有23岁,还是一名飞行员,震动环宇的首次飞行给我内心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而那一年度的感动*人物,正有我国第一位飞天的航天员杨利伟。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在一个个“感动人物”故事的讲述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传承发扬。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的脱贫之路。

  伟大时代正孕育着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着伟大事业。“无穷之路”,寓意“没有贫穷的道路”,陈贝儿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

  党的*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样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也诞生了无数的感人故事:有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的黄文秀;有“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承诺的贵州省晴隆县委原*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

  在节目中,苏炳添直言:“一路走来,我最想感谢的是国家。是祖国的帮助,让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

  党的*以来,中华运动健儿一次次突破极限,创造佳绩。2014年仁川亚运会,*队势如破竹,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2016年里约奥运会,*队奋勇拼搏,连续第五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2021年东京奥运会,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第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造“史上最好成绩”。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无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今天,*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发展的伟大历史。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3篇扩展阅读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3篇(扩展1)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3篇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1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我觉得它是净化心灵的仪器,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

  《感动*》有几十位让人们感动到流泪的人,可以说最耀眼的不是明星,而是这几十人纯洁、善良的心。

  这几十人中我每个都觉得让人感动,刘盛兰每天省吃俭用,捐钱给孩子们。他那时月薪才300元,可他却一下子捐了50元,他那时已经73岁了,后来又一场大火烧了他的房子,回到农村生活更辛苦。可他仍在捐钱,10元、20元、30元、40元这位老人吃东西都是吃垃圾里拾来的,还会拿人家扔掉不要的菜叶,而且17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真善心!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正直、善良、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还有一个叫段爱*的。她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可她为村里的"牺牲非常大。我们应该想成为百万富翁吧。这个段爱*就是个百万富翁,可是她却把自己的钱全都捐了出去,而且她有食道癌,最后穷得都没钱看病,而且她还会下雨天帮村民一起修房屋漏洞。我们要学习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崇高精神;学习她真心实意地帮民致富、解民困难、化民恩怨、心系百姓、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她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心中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在荣誉面前不忘本的淳朴本色。

  看完《感动*》之后,我励志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向《感动*》里面的人物学习,帮助、救助需要帮助的人。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3篇(扩展2)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1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我觉得它是净化心灵的仪器,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

  《感动*》有几十位让人们感动到流泪的人,可以说最耀眼的不是明星,而是这几十人纯洁、善良的心。

  这几十人中我每个都觉得让人感动,刘盛兰每天省吃俭用,捐钱给孩子们。他那时月薪才300元,可他却一下子捐了50元,他那时已经73岁了,后来又一场大火烧了他的房子,回到农村生活更辛苦。可他仍在捐钱,10元、20元、30元、40元这位老人吃东西都是吃垃圾里拾来的,还会拿人家扔掉不要的菜叶,而且17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真善心!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正直、善良、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还有一个叫段爱*的。她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可她为村里的"牺牲非常大。我们应该想成为百万富翁吧。这个段爱*就是个百万富翁,可是她却把自己的钱全都捐了出去,而且她有食道癌,最后穷得都没钱看病,而且她还会下雨天帮村民一起修房屋漏洞。我们要学习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崇高精神;学习她真心实意地帮民致富、解民困难、化民恩怨、心系百姓、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她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心中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在荣誉面前不忘本的淳朴本色。

  看完《感动*》之后,我励志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向《感动*》里面的人物学习,帮助、救助需要帮助的人。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3篇(扩展3)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1

  3月3日晚,“*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2021年度人物”荣誉。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和女儿在颁奖现场。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的女儿在颁奖现场展示父亲书写的“光荣属于二连”“感动*”。

  感动*,感动你我。从2003年到2022年,《感动*》已走过20载。20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走过20年,《感动*》为何依然打动人心?颁奖词靠什么征服一批批观众?

  *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被称为“*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之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显著特点。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面对这样的状况,生活该怎样度过?《感动*》讲述了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坚强、自信、乐观的故事,他们依靠仅有的劳动能力,让一儿一女考上大学,让全家人彻底告别了贫困。

  像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这样的,还有被誉为“*的保尔”的朱彦夫,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都书写精彩;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大学生江梦南,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些“*民英雄”彰显的坚强、自信、乐观精神,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1年是*航天的丰收年,本年度《感动*》的特别致敬环节聚焦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航天人。

  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

  颁奖词直抵人心,感动背后是对*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像《感动*》这样走过20年的节目,是不多见的。龙鳞装是一种源于唐代的书籍装帧形式,非常适合呈现时间轴序列,每一页翻开就是一座丰碑。”回忆起制作开篇画面的过程,龙鳞装非遗传承人张晓栋感慨道,在接到节目组的邀请后,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悉心完成这幅长卷。

  作为节目的忠实观众,张晓栋告诉记者:“节目中榜样人物的事迹不断启示我,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过去近15年我只做了8部书,可能我这辈子也只能干非遗传承这一件事,既然做,就要做好。”

  与张晓栋一样,《感动*》总撰稿刘凯也陪伴节目走过多年,在专注于撰写颁奖词的过程中,他收获了更多的感动与温暖。

  20年间,时代发展、社会变迁,颁奖词的写作风格却始终保持稳定,直抵人心。

  “好的文字是锤炼出来的。从最开始每个人1000多字,再精简到几十个字,中间还要经过很多同事的传阅、提意见、修改。颁奖词是仪式的一部分,要尽可能短,和仪式紧密结合,才能起到点睛的作用。”刘凯告诉记者,写作中强调朴实、准确,不堆砌辞藻,不过分华丽,尽量用*人常用的行文习惯,让观众接受起来毫无障碍。

  翻开今年的颁奖词,简单、准确、优美的风格扑面而来:杨振宁的“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彭士禄的“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朱彦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江梦南的“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寥寥数语,感人至深。

  颁奖词为什么总能打动人,是刘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在他看来,获奖人物的事迹是感动的核心,同时观众心中还要存着对*的追求、欣赏,才有可能被感动。“腊梅生得再好,还需要赏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颁奖词打动人心的秘诀,在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的价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综合部制片人孙金岭,贡献了节目的定位语“一部*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认为,《感动*》有两大独特气质,一是节目气质,一是历史气质。通过一年一度的广泛评选,通过庄严仪式,将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声音在时间中定格,在记忆中凝固,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气韵悠长、绵延不绝的历史组成部分。

  记录真实,在20年的岁月中传承发扬*精神力量

  “剧变中的不变,喧扰中的沉寂,疾行中的伫立,眼花缭乱中的凝视。”《感动*》给主持人敬一丹带来了这样的感受。在缺席《感动*2020》后,早已退休的她再度回归。

  “我们对每一个人物表达不过分、不滥情,没有拔高的表述,尽可能介绍一个真实的人,将真正的`好人表现出来。”在敬一丹看来,接近真实就是这档节目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寻找好人”,这是《感动*》的初心,是节目最早的“核”——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

  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从创办初始,《感动*》就聚焦于推动当代*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

  从“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张桂梅,到“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的王继才、王仕花;从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感动*》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的筹备都历时数月,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

  在节目开播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感动*》送来天上的祝福,其中叶光富讲述了他与节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当时我只有23岁,还是一名飞行员,震动环宇的首次飞行给我内心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而那一年度的感动*人物,正有我国第一位飞天的航天员杨利伟。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在一个个“感动人物”故事的讲述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传承发扬。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的脱贫之路。

  伟大时代正孕育着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着伟大事业。“无穷之路”,寓意“没有贫穷的道路”,陈贝儿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

  党的*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样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也诞生了无数的感人故事:有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的黄文秀;有“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承诺的贵州省晴隆县委原*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

  在节目中,苏炳添直言:“一路走来,我最想感谢的是国家。是祖国的帮助,让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

  党的*以来,中华运动健儿一次次突破极限,创造佳绩。2014年仁川亚运会,*队势如破竹,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2016年里约奥运会,*队奋勇拼搏,连续第五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2021年东京奥运会,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第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造“史上最好成绩”。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无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今天,*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发展的伟大历史。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3篇(扩展4)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5篇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1

  3月3日晚,“*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2021年度人物”荣誉。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和女儿在颁奖现场。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的女儿在颁奖现场展示父亲书写的“光荣属于二连”“感动*”。 (央视直播截图)

  感动*,感动你我。从2003年到2022年,《感动*》已走过20载。20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走过20年,《感动*》为何依然打动人心?颁奖词靠什么征服一批批观众?记者采访了《感动*》总撰稿刘凯等主创人员。

  *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这是《感动*2021》宣传片中的画面。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被称为“*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之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显著特点。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面对这样的状况,生活该怎样度过?《感动*》讲述了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坚强、自信、乐观的故事,他们依靠仅有的劳动能力,让一儿一女考上大学,让全家人彻底告别了贫困。

  像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这样的,还有被誉为“*的保尔”的朱彦夫,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都书写精彩;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大学生江梦南,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些“*民英雄”彰显的坚强、自信、乐观精神,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1年是*航天的丰收年,本年度《感动*》的特别致敬环节聚焦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航天人。

  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

  颁奖词直抵人心,感动背后是对*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像《感动*》这样走过20年的节目,是不多见的。龙鳞装是一种源于唐代的书籍装帧形式,非常适合呈现时间轴序列,每一页翻开就是一座丰碑。”回忆起制作开篇画面的过程,龙鳞装非遗传承人张晓栋感慨道,在接到节目组的邀请后,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悉心完成这幅长卷。

  作为节目的忠实观众,张晓栋告诉记者:“节目中榜样人物的事迹不断启示我,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过去近15年我只做了8部书,可能我这辈子也只能干非遗传承这一件事,既然做,就要做好。”

  与张晓栋一样,《感动*》总撰稿刘凯也陪伴节目走过多年,在专注于撰写颁奖词的过程中,他收获了更多的感动与温暖。

  20年间,时代发展、社会变迁,颁奖词的写作风格却始终保持稳定,直抵人心。

  “好的文字是锤炼出来的。从最开始每个人1000多字,再精简到几十个字,中间还要经过很多同事的传阅、提意见、修改。颁奖词是仪式的一部分,要尽可能短,和仪式紧密结合,才能起到点睛的作用。”刘凯告诉记者,写作中强调朴实、准确,不堆砌辞藻,不过分华丽,尽量用*人常用的行文习惯,让观众接受起来毫无障碍。

  翻开今年的颁奖词,简单、准确、优美的风格扑面而来:杨振宁的“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彭士禄的“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朱彦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江梦南的“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寥寥数语,感人至深。

  颁奖词为什么总能打动人,是刘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在他看来,获奖人物的事迹是感动的核心,同时观众心中还要存着对*的追求、欣赏,才有可能被感动。“腊梅生得再好,还需要赏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颁奖词打动人心的秘诀,在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的价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综合部制片人孙金岭,贡献了节目的定位语“一部*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认为,《感动*》有两大独特气质,一是节目气质,一是历史气质。通过一年一度的广泛评选,通过庄严仪式,将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声音在时间中定格,在记忆中凝固,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气韵悠长、绵延不绝的历史组成部分。

  记录真实,在20年的岁月中传承发扬*精神力量

  “剧变中的不变,喧扰中的沉寂,疾行中的伫立,眼花缭乱中的凝视。”《感动*》给主持人敬一丹带来了这样的感受。在缺席《感动*2020》后,早已退休的她再度回归。

  “我们对每一个人物表达不过分、不滥情,没有拔高的表述,尽可能介绍一个真实的人,将真正的好人表现出来。”在敬一丹看来,接近真实就是这档节目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寻找好人”,这是《感动*》的初心,是节目最早的“核”——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

  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从创办初始,《感动*》就聚焦于推动当代*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

  从“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张桂梅,到“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的王继才、王仕花;从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感动*》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的筹备都历时数月,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

  在节目开播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感动*》送来天上的祝福,其中叶光富讲述了他与节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当时我只有23岁,还是一名飞行员,震动环宇的首次飞行给我内心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而那一年度的感动*人物,正有我国第一位飞天的航天员杨利伟。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在一个个“感动人物”故事的讲述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传承发扬。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的脱贫之路。

  伟大时期孕育着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着伟大事业。“无穷之路”,寓意“没有贫穷的道路”,陈贝儿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

  党的*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样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也诞生了无数的感人故事:有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的黄文秀;有“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承诺的贵州省晴隆县委原*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

  在节目中,苏炳添直言:“一路走来,我最想感谢的是国家。是祖国的帮助,让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

  党的*以来,中华运动健儿一次次突破极限,创造佳绩。2014年仁川亚运会,*队势如破竹,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2016年里约奥运会,*队奋勇拼搏,连续第五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2021年东京奥运会,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第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造“史上最好成绩”。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无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今天,*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发展的伟大历史。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2

  3月1日夜晚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砍人事件,我为死伤者表示悲痛。我也深思:祖国自古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一直是一个团结、上进的大家庭。而在前天,却发生了这样不可饶恕的事情。

  但是在悲痛中也有一丝温暖留在了我的心中。2013年的感动*的人物中出现了这样两个让我铭刻在心的人。

  第一位是黄旭华爷爷。他青年、中年时期都奉献给了祖国。他三十年没有回家,直到他父亲、二哥去世时也没能回家看看。他忙了三十年,可谁也不知他忙了些什么,直到今天他才能说出他的工作是什么。后来,他来到父亲的墓前说了这样一句话:父亲,对不起,我希望您能像母亲一样谅解我。黄旭华爷爷就是这样一位无名英雄。

  第二个让我感动的是刘盛兰爷爷。你们肯定认为他是女的吧?!他的一生都在为别人服务。他自己住的是破房,穿的是破衣。他每天吃的是垃圾桶里捡的烂菜叶。每天去捡水瓶卖,可是这些水瓶在乡下只卖3分钱,有时还根本卖不出去。他从没有吃过肉,他把节省下来的钱都捐给了贫困的学生。直到他九十岁高龄时,孩子们凑钱请他吃饭,给他买了生日蛋糕和礼物。刘爷爷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的饭菜。看到这里,我热泪眼眶,我哭了……

  如今,九十岁高龄的他在敬老院里安度晚年。

  这些为人民服务的人,将永远留在我心中!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3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几乎瘫痪。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无论是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在一起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摔断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吃饭、跑步、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她把自己的*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础、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4

  危急时刻,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的挺身而出,展现着军人的责任和担当!演绎着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品质,铁骨铮铮,以血肉之躯挡住危险,我们同时也作为滚雷英雄的一员,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使得我们练就过硬本领,随时为人民,为祖国牺牲一切,牢记军人的使命永葆军人铁血担当和英雄本色”深刻的感悟,时刻激励着官兵们向“雷神”同志看齐。

  观看后心情久久不能*静,“雷神”,你是好样儿的!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你虽然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但请让我们来做你的眼睛和拐杖,让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守纪,恪己奉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再一次看到扫雷英雄杜富国时,我的内心深处深深的被触动,在*凡之中看出英雄的可贵,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英雄的挺身而出,双目失明不能阻挡你为国奉献的热情,失去双手你还能勇当排头兵!让我们为这个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献上一个军礼,英雄的事迹将永远激励我们在强军路上砥砺前行。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5

  为大力弘扬张桂梅同志的崇高精神,营造对标先进比实干、争创一流比贡献的浓厚氛围,近日,丽江市开展“六个一”活动,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坚守初心使命,为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组织开展一次专题集中学习活动。各级党组织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座谈交流、听取报告、专题培训、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一次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集中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通过对标学、深入学,讲感想、谈体会、话心得,教育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找准差距,自觉对标,不忘初心、埋头苦干,立足岗位、勇担使命,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对标一流、争先进位,真正把感动变为心动,把心动变为行动,把行动变为带动。

  组织开展一次“开学第一课”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开学第一课”活动。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以“我向张桂梅同志学什么、怎么做”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并将“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列为本学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举办新学期第一次主题班会,将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以及华坪女高精神播种到学生的心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组织开展一次“党课开讲啦”活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学习身边榜样”,把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列入党课内容,组织开展一次“党课开讲啦”活动。进一步深入挖掘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特邀张桂梅同志现身讲述感人故事传说和感人事迹,制作反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专题片,层层推荐报送省委组织部和中央组织部,进一步深化学习成效、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推动在全省乃至全国各级党组织中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热潮。

  组织开展一次帮扶慰问活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结合推进脱贫攻坚百日提升巩固行动,带着任务、带着问题深入“挂包帮、转走访”挂钩联系点开展一次遍访走访帮扶慰问活动,实地了解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倡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一次自愿向张桂梅助学会捐款活动,帮助华坪县女高解决实际困难。

  组织开展一次“抓党建促创文”主题月活动。以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大力弘扬“张桂梅精神”,在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一次“抓党建促创文”主题月活动,各级各部门以系统行业领域为单位组建创文“党员攻坚队”“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深化共创共建共治,助力文明城市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好网格阵地,深入社区、走进街头,紧盯创文测评指标短板弱项,广泛开展疫情防控、文明交通、扶老助残、环境整治、秩序维护、文明餐饮、文明宣传等文明创建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带动形*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凝聚创建文明城市的强大力量。

  组织开展一次深度宣传活动。组织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宣讲报告团,持续在全省、全市范围内开展宣讲报告,深入广泛传播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邀请组织中央、省、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分批次开展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并开设专栏进一步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加大中央和省级媒体*台推送宣传力度,推出一批关注度高、阅读量高、点赞数高的重点稿件。深入挖掘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梳理完善张桂梅的100个典型故事传说,制作推出一部党员教育视频片和一部VR网上展馆。精心策划组织,创作推出文学、歌曲、广播剧、舞蹈、曲艺、美术、摄影、电影等一批以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张桂梅精神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持续扩大宣传面、提升影响力,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掀起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热潮。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3篇(扩展5)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直播优秀心得体会3篇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直播优秀心得体会1

  十二月中旬,*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褒扬她是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号召全社会向她学习。

  分公司号召全体职工进行观看,该节目用长达一个小时的篇幅详细报道了张桂梅校长的先进事迹。张桂梅和1804个贫困女孩的故事再一次走进千家万户,传遍大街小巷。张桂梅故事的背后是所有基层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扎根教育事业,不计回报挥洒生命热忱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位职工,张桂梅坚守初心、扎根大山教育的先进事迹令无数人泪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张桂梅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孑然一身,以爱为教,富教于爱,每天五时起,一时眠,帮助那些大山中的少数民族孩子们真正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和价值,为祖国的各行各业输送人才。其中有教师、医生、律师、人民警察……让无数懵懂的女孩真正明白“走出大山”的含义,无数的女孩忠心地感谢“张妈妈”无私的付出,她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和继承她身上那种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韧执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恪尽职守、爱岗教业的务实作风,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立足于各行各业,回报“张妈妈”的一片深情厚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张妈妈”最真实的写照,一个用自己的生命在教书育人的老师,她只是一个*凡的人,但她用她的对教育的那份挚爱成就了一份伟大的事业,真正把职业当事业来对待,用珍爱孕育着每一位莘莘学子,永远成为孩子成才路上的贵人,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燃灯者”、“引路人”!

  张桂梅的事迹感天动地,震撼人心,看了影片后,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深深共鸣。如何才能在*凡的岗位,做出不*凡的成绩呢?这就需要我们把“张妈妈”的精神牢记心中,不忘初心,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爱岗敬业的作风,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立足本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携手,创建美好的未来!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直播优秀心得体会2

  “陈陆告诉我,他愿意在一线成长,锻炼。他始终扎实干事、努力工作、带领队伍冲锋陷阵,而对自己个人名利看的却很淡。”

  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王劲峰这样评价自己的兵。

  2018年3月21日,按照*改革决策部署,原*消防部队、*森林部队转制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由应急管理部领导管理。

  王劲峰说,改革难免会有个别人产生迷茫。然而陈陆像绝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坚定地留下来。

  “陈陆曾告诉我,在救援现场取得胜利,透过人民群众赞许的目光,我获得了成就感,真正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所以陈陆不是在为自己工作,消防部队改制,但他始终也不曾忘记作为一名*员的初心使命。”王劲峰说道。

  陈陆牺牲后,被应急管理部评定为烈士、追记一等功,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党委追授“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员”,被安徽省委追授“安徽省优秀*员”称号,被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追授“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被安徽省总工会追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被合肥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市总工会追授“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

  陈陆身穿“火焰蓝”,踏出了一条新时代的英雄路。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直播优秀心得体会3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几乎瘫痪。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无论是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在一起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摔断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吃饭、跑步、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她把自己的*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础、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3篇(扩展6)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观后感3篇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观后感1

  也许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好事有坏事。人也一样,当人“穿上”好的衣服时,他是好人;“穿上”坏的衣服时,他是坏人。而《感动*》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世界的“温暖”。它是*力量,*脊梁。

  今年的《感动*》十分精彩。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张桂梅,他用自己所有的钱,盖了个女子高中。

  她当了校长后,像位母亲。她在学生们面前是严厉的女校长。她一直隐藏着自己得了23种疾病,上午吃10多种药物,中午还要吃西药,喝中药,这该有多痛苦啊!

  看到这我非常生气,心想:她为什么不去治病?治好了,就可以健康的给姐妹们传授知识了啊?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她是为了女学生们,不为她担心呀!

  此刻我泪流满面,她就是风中的桂,雪中的梅,顽强的令人佩服!

  她还把自己获得的几百万元都捐给了山中贫困的人们,我觉得她不仅顽强,还很善良!

  除了张桂梅,还有舍己为人的陈陆、温暖了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战功赫赫的王海、战护医护的汪勇……

  他们都是*力量,*脊梁的榜样、是我们的榜样、是社会独一无二的榜样!

  如果你也想去了解这些好人,就去看看这部节目吧!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观后感2

  在学校里,老师给我们看了感动*,一开头就说了“年度颁奖盛典”,这我就不懂了,为什么颁奖盛典会很感动呢?

  看到后面,我才明白为什么要叫感动*了,因为里面的每一件事都很伟大,都值得我们永远的记住,其中我最喜欢“抗癌厨房”这个故事。虽然是个厨房,还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美味的饭菜,却有着像家一样的温暖。

  一日三餐,炉火熊熊,人流熙攘,这个专为病人提供炉火的厨房,厨房的主人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他们原本的小巷里租几间房,炸油条卖早点,勤劳人家小本生意,可它是如何变成了今天的模样,18年前,2003年的"一天,铺里来了一家人,父母带着生病的儿子问他们是不是有火,借他们做个菜,做个饭,儿子在这里治病,说要吃妈妈在家亲手做的菜,外面的都吃腻了,万佐成夫妇就用做早点剩下的余火借他们做个饭菜,一家人又问要不要钱,万佐成夫妇,一下子就说不用钱,反正就是剩下来的余火没关系的,这个意外的收获也让万佐成夫妇俩感到格外欣慰。

  《感动*》把这一年的特别致谢献给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的抗疫英雄致敬。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观后感3

  通过观看《2020年感动*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孩子们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其实我们无需伟大,我们只需付出一点责任之心、一点关爱之心、一点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就足够了。

  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感动*》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就如“与时间赛跑的人”钟扬、“见义勇为心”吕保明等等感动*人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3篇(扩展7)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3篇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

  今晚,《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台播出。盛典以“*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21年。其中,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当选2021感动*年度人物。

  顾诵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现任*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1991年当选*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工程院院士,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顾诵芬院士是著名的飞机空气动力学家,是我国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他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歼击机的历史,顾诵芬院士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曾任歼8副总设计师、歼8Ⅱ总设计师。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院士被誉为“歼8之父”。1991年,他当选为*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顾诵芬父亲顾廷龙和母亲潘承圭都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旧居在望星桥。顾廷龙逝世后,顾诵芬按照父亲临终前“将藏书一部分捐赠母校”的嘱托,分两次从北京专程到苏州,把父亲生前收藏的4000册(套)珍本、孤本、善本藏书捐赠给苏州一中。为此,苏州一中专设“顾廷龙赠书珍藏室”。2019年8月,“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展在苏州美术馆举办,展出了顾廷龙、顾诵芬两代名人的手迹、图纸手稿、工具仪器等90件实物原件,以及成绩单、珍贵照片等66件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顾诵芬院士从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国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砺行程。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2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就像早春的约会在中央电视台如期播出。通过投票等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评出的年度人物事迹,在晚会现场陆续与观众见面,分别用他们不同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感动*的真实故事,用感动的力量再次唤醒了心灵的春天。

  感动是人类最直接的一种情感。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时时感动着我们。他们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群人;他们是一种精神的代表,他们在用一种心灵的力量,唤醒沉睡的春天。

  我们常说,好人就在身边。“感动*”的人物也都来自我们的身边。它传递出了*人的好人观,行善观。“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者必成大德。在生活里,我们与往年一样,感动*总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在这些感动人物中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民族的人民。又是一年《感动*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3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结束后,我几乎可以泪流满面了,一个个感动人物,一件件感动的事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一个总为他人着想,又十分仔细细心、批改文件时总是一丝不苟,他对科学的热爱,他就是朱光亚。他对以前充满遗憾,对未来充满向往。当我看到朱光亚的一幕情景之后,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直流着。

  一个肝胆医生,不畏手术的风险,执意的来策划手术计划。当一个女孩生命垂危时,众多医生都不敢为她医治,而他却不管如何都要试试,进行了9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女孩已经好了起来;他还常常为别人着想,为病人们摆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时找不到鞋。他就是吴孟超,把病人当做是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而且他要求的手术费是十分便宜的。

  刘伟对未来的向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击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难。他这种向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后用脚弹出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钢琴曲。

  这三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们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感动人物。不论是残疾人还是四肢完好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为别人所着想、为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吴孟超和朱光亚。而刘伟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坚持不懈闯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想。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3篇(扩展8)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直播观后感3篇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直播观后感1

  满含热泪看完了《感动*十大人物事迹》,那一个个使人热泪盈眶的画面,让我掩面深思,他们那种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深深打动着我。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是一群生活中的普通人。在2014年的感动*节目中,有隐姓埋名30年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他开始了助学之路。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看过《感动*》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了很多,我们也不能只沉浸在感动的时光里,我们应该让自己*淡无奇的生活多一抹亮丽的色彩。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帮助弱者、专心工作等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虽然是一些微薄的行为,但是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还是可以感动世界的。

  能感动他人的人,是高尚的;懂得感动的人,是幸福的。学习他人的无私,传递爱的宣言,践行爱的承诺,奉献自己的力量,让爱充满人间,让感动长存人间!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3篇(扩展9)

——2022央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

2022央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1

  3月3日晚,“*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2021年度人物”荣誉。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和女儿在颁奖现场。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的女儿在颁奖现场展示父亲书写的“光荣属于二连”“感动*”。

  感动*,感动你我。从2003年到2022年,《感动*》已走过20载。20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走过20年,《感动*》为何依然打动人心?颁奖词靠什么征服一批批观众?

  *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被称为“*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之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显著特点。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面对这样的状况,生活该怎样度过?《感动*》讲述了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坚强、自信、乐观的故事,他们依靠仅有的劳动能力,让一儿一女考上大学,让全家人彻底告别了贫困。

  像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这样的,还有被誉为“*的保尔”的朱彦夫,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都书写精彩;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大学生江梦南,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些“*民英雄”彰显的坚强、自信、乐观精神,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1年是*航天的丰收年,本年度《感动*》的特别致敬环节聚焦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航天人。

  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

  颁奖词直抵人心,感动背后是对*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像《感动*》这样走过20年的节目,是不多见的。龙鳞装是一种源于唐代的书籍装帧形式,非常适合呈现时间轴序列,每一页翻开就是一座丰碑。”回忆起制作开篇画面的过程,龙鳞装非遗传承人张晓栋感慨道,在接到节目组的邀请后,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悉心完成这幅长卷。

  作为节目的忠实观众,张晓栋告诉记者:“节目中榜样人物的事迹不断启示我,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过去近15年我只做了8部书,可能我这辈子也只能干非遗传承这一件事,既然做,就要做好。”

  与张晓栋一样,《感动*》总撰稿刘凯也陪伴节目走过多年,在专注于撰写颁奖词的过程中,他收获了更多的感动与温暖。

  20年间,时代发展、社会变迁,颁奖词的写作风格却始终保持稳定,直抵人心。

  “好的文字是锤炼出来的。从最开始每个人1000多字,再精简到几十个字,中间还要经过很多同事的传阅、提意见、修改。颁奖词是仪式的一部分,要尽可能短,和仪式紧密结合,才能起到点睛的作用。”刘凯告诉记者,写作中强调朴实、准确,不堆砌辞藻,不过分华丽,尽量用*人常用的行文习惯,让观众接受起来毫无障碍。

  翻开今年的颁奖词,简单、准确、优美的风格扑面而来:杨振宁的“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彭士禄的“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朱彦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江梦南的“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寥寥数语,感人至深。

  颁奖词为什么总能打动人,是刘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在他看来,获奖人物的事迹是感动的核心,同时观众心中还要存着对*的追求、欣赏,才有可能被感动。“腊梅生得再好,还需要赏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颁奖词打动人心的秘诀,在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的价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综合部制片人孙金岭,贡献了节目的定位语“一部*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认为,《感动*》有两大独特气质,一是节目气质,一是历史气质。通过一年一度的广泛评选,通过庄严仪式,将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声音在时间中定格,在记忆中凝固,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气韵悠长、绵延不绝的历史组成部分。

  记录真实,在20年的岁月中传承发扬*精神力量

  “剧变中的不变,喧扰中的沉寂,疾行中的伫立,眼花缭乱中的凝视。”《感动*》给主持人敬一丹带来了这样的感受。在缺席《感动*2020》后,早已退休的她再度回归。

  “我们对每一个人物表达不过分、不滥情,没有拔高的表述,尽可能介绍一个真实的人,将真正的好人表现出来。”在敬一丹看来,接近真实就是这档节目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寻找好人”,这是《感动*》的初心,是节目最早的“核”——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

  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从创办初始,《感动*》就聚焦于推动当代*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

  从“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张桂梅,到“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的王继才、王仕花;从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感动*》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的筹备都历时数月,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

  在节目开播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感动*》送来天上的祝福,其中叶光富讲述了他与节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当时我只有23岁,还是一名飞行员,震动环宇的首次飞行给我内心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而那一年度的感动*人物,正有我国第一位飞天的航天员杨利伟。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在一个个“感动人物”故事的讲述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传承发扬。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的脱贫之路。

  伟大时代正孕育着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着伟大事业。“无穷之路”,寓意“没有贫穷的道路”,陈贝儿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

  党的*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样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也诞生了无数的感人故事:有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的黄文秀;有“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承诺的贵州省晴隆县委原*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

  在节目中,苏炳添直言:“一路走来,我最想感谢的是国家。是祖国的帮助,让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

  党的*以来,中华运动健儿一次次突破极限,创造佳绩。2014年仁川亚运会,*队势如破竹,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2016年里约奥运会,*队奋勇拼搏,连续第五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2021年东京奥运会,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第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造“史上最好成绩”。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无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今天,*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发展的伟大历史。

推荐访问:感动 心得 人物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版权所有:振驰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振驰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振驰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10023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