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振驰文档网 > 疫情防控 >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8篇

时间:2022-12-13 11:00:05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8篇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1- 新冠疫情防控通风消毒制度 为全面落实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切实做好疫情期间教学生活场所通风消毒工作,实现“控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8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8篇

篇一: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1 -

 新冠疫情防控通风消毒制度

 为全面落实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切实做好疫情期间教学生活场所通风消毒工作,实现“控制疫情蔓延,保障师生安全”的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要求

 疫情防控通风消毒工作要根据《XX 高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XX 省中小学幼儿园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机关事业单位新冠防控指南》规定的方法步骤规范操作,达到及时通风,应消尽消,积极防控,安全有效的目的。

 二、工作机构及职责

 在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通风消毒具体事项由后勤保障处牵头,校医院指导,物业、餐饮等外包公司落实,各单位、各二级学院配合开展工作。

 后勤保障处通风消毒工作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组长:XX:负责协调、指挥学校的通风消毒工作。

 副组长:XX:负责全面安排落实、督促检查通风消毒的各项工作。XX:负责通风消毒物资购置配发。

 公共场所通风消毒成员:XX、监督管理科工作人员、各

  - 2 - 外包公司现场经理及工作人员,负责通风消毒区域任务划分、消毒液配比、实施操作、监督检查、人员防护及台账管理等工作。

 食堂通风消毒成员:XX,饮食中心工作人员,餐饮公司经理及工作人员,负责各食堂各项通风消毒工作。

 学生处、国际交流处安排落实公寓学生宿舍内通风工作,公寓公共区域由后勤保障处安排。

 各单位、各二级学院安排专人负责本单位相关的通风消毒工作,倡导本单位职工注意做好家庭通风消毒工作,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三、教学生活场所通风

 (一)物业公司保洁人员要切实做好教室、餐厅、图书馆、公共卫生间、公寓公共区域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工作。

 (二)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所在办公室的通风换气工作。

 (三)各学生宿舍应安排好值日生负责本宿舍的通风换气工作。

 (四)教室、实验室、体育馆等场所在使用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每日通风不少于 3 次,每次 20—30 分钟,同时可根据天气和空气污染程度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如温暖天气(或空气质量较好)可采取延长开窗时间或

  - 3 - 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或空气污染严重)缩短开窗时间或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五)对餐厅、楼道、公共浴室、公共卫生间等应当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公共区域空气流通,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六)电梯在使用期间要打开通风换气设备,保证轿厢空气流通。

 四、教学生活场所清毒

 (一)消毒范围主要是指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宿舍、餐厅、电梯间(含按钮)、楼梯间、楼道、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以及室外关键区域等,其中餐厅、电梯间、楼道、楼梯间、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垃圾收集点等公共重点区域应实施常态化消毒措施。

 (二)消毒工作由学校安排专人进行定时、定点消毒与检查。对进出人员使用频繁的区域,包括餐厅、教室、电梯间、楼道、楼梯间、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垃圾收集点等每天不少于两次消毒,其余区域视使用情况确定消毒次数。

 (三)消毒方法针对区域有所不同。餐厅、教室、电梯间、楼梯、楼道、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垃圾收集点等区域每日使用 250—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 2 次;电梯按

  - 4 - 键、门把手、开关、水龙头等表面每天湿性清洁,必要时可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溶液喷洒、喷雾或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 60 分钟,然后用清水或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

 (四)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常用消毒剂有 84 消毒液、过氧乙酸溶液、75%乙醇消毒液等。75%乙醇消毒液可直接使用,其他含氯消毒剂要严格按使用说明要求的比例配制。含氯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要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75%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五)消毒人员及消毒工作的具体要求 1、所有消毒人员不得有疫情传播风险,工作过程及工作之余减少与他人接触,每日按时测量报告体温,学校安排专人对其进行跟踪督查。

 2、消毒剂溶液配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配制时应穿戴工作服、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消毒液直接与皮肤、黏膜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消毒工作完毕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必要时用 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手部 1 分钟—3 分钟。

 4、实施消毒时,消毒人员须穿戴工作服、橡胶手套、防护口罩等,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5、消毒人员应牢固树立消毒隔离观念,严格执行消毒、

  - 5 - 灭菌常规操作要求和消毒隔离制度。

 6、全体师生员工要提高安全卫生认识,积极配合消毒工作,教室、宿舍、办公室、室内场馆等,要在消毒之前把门窗关好,以保证消毒效果。

 7、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配制适度剂量使用,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同时注意杜绝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8、消毒工作应建立完整的消毒档案,包括消毒时间、地点、区域、消毒人员姓名、使用消毒剂名称及配制比例。监督管理人员要做好检查记录工作,跟踪检查消毒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消毒人员提出整改意见,必要时可向监督管理单位报告。

篇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镇中心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卫生清洁消毒制度

  一、 个人卫生

 总负责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余军华 教职工个人卫生负责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蔡云娥 学生个人卫生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一)教职员工、学生要做好健康监护。

 (二)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室内会议室、课室内人员密集空间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若使用复用口罩,应勤洗勤换。有咳嗽症状的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三)鼓励学生多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

 (四)加强手卫生。在咳嗽、打喷嚏后,摸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接触宠物后,有分泌物污染手时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六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也可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揉双手。

 (五)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每日清洗,如被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接触食物时应戴口罩和帽子。

 二、环境清洁卫生

 总负责人:后勤处王健 校园环境清洁负责人:后勤处王健 室内场所环境清洁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各功能室负责人 (一)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二)每天应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三)室内场所如教室、寝室、实训室、办公室、图书馆、活动室、休息室等每天坚持开窗开门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开门;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

 (四)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具体操作见以下消毒方法。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五)疫情期间,加强校园各类场所如教室、教师寝室、办公室、图书馆、各功能室等的日常预防性消毒。

 三、日常预防性消毒

 负责人:后勤处全体成员 (一)空气消毒 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1h,每天一次。

 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二)空调滤网 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 mg/L~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三)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 250 mg/L~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 250 mg/L~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四)集体食堂厨房的清洁消毒 每餐工作完毕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各种厨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厨房地面可用含有效氯 250 mg/L~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五)集体食堂餐具消毒 柜和高温加热消毒碗柜等,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 15~30 分钟消毒,或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250 mg/L~500 mg/L)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餐具消毒后应注意保洁。

 (六)手的消毒 学校应在校园内配置足量的洗手设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应配备充足的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

 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含醇类快速手消毒液。

 (七)卫生间的消毒 可用有效氯浓度 250 mg/L~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等待 30 分钟 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四、随时消毒

 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立即上报温岭市疾控中心和市教育局,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1.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 10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对象和方法可参考日常性消毒。

 2.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 10000mg/L 含氯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000 mg/L 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 2 米,作用 30 分钟。建议擦拭 2 遍。

 (三)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 2~3 遍的擦拭消毒。

 (四)消毒人员填写随时消毒处理记录(附表)并及时上报移交资料。

 五、终末消毒

 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医院送院治疗后,学校环境应及时由属地疾控机构组织进行终末消毒。

 六、常见消毒剂及配制

 (一)有效氯浓度 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 消毒液(标识有效氯含量 5%):按消毒液:水为 1:100比例稀释; 2.消毒粉(标识有效氯含量 12%,20 克/包):1 包消毒粉加 4.8 升水; 3.含氯泡腾片(标识有效氯含量 500mg/片):1 片溶于 1 升水。

 (二)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三)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七、注意事项 (一)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应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二)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石塘镇中心小学

  2020 年 3 月 25 日

篇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肺炎疫情期间清洁与消毒制度

 一、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一)感染防控要点 1. 加强日常环境物体表面清洁和消毒工作,消除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的传播隐患。

 2. 严格执行我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应先去污,再实施消毒。消毒剂首选 500mg/L 含氯消毒液。

 3. 强化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增加消毒频次。包括门把手、门帘、电梯扶手、水龙头、坐便器等。

 4. 物体表面擦拭消毒首选消毒湿巾,也可使用反复使用的棉质抹布。清洁工具做到分区使用,标识明确。使用过的或污染的保洁工具未经有效复用处理,不得用于下一个患者区域或诊疗环境,防止发生病原微生物交叉感染。

 5. 预防消毒与随时消毒相结合。医疗区域预防消毒至少1 次/天,中高风险区域(发热门诊、急诊科、ICU、血液透析科、肺病科、儿科等)至少 2 次/天;有明显污染随时消毒。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门把手、门帘、电梯扶手、水龙头、坐便器等)应增加消毒频次。

 (二)终末清洁与消毒 1. 患者一旦出院或转科,应立即对病房或患者区域进行终末清洁与消毒工作,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传播。

 2. 终末清洁与消毒工作要以“床单元”为单位进行,从医用织物到环境物体表面,先清洁、后消毒,从上到下,从相对清洁的物体表面到污染的物体表面,清除所有污染与垃

 圾。可搬离的医疗设备和家具,应在原地实施有效清洁消毒后,方可搬离。

 3. 首选 500mg/L 含氯消毒液作为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剂,有明显污染时,遵循“先去污,再消毒”原则。

 4. 必要时可采取强化终末消毒措施,即在上述清洁消毒措施基础上,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不少于 1 小时。

 (三)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接触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1. 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时,在患者离开该环境后,应对患者所处周围环境物体表面、地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消毒液首选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不少于 30 分钟再用清水擦拭干净。如为留观病房,消毒不少于 2 次/日。

 2. 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卫生纸、抹布等)清除污染物,用后丢入感染医疗垃圾桶内,再用1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3. 保持环境清洁、整齐。

 (四)注意事项 1. 遵循“五要、六不”原则。

 “五要”,即:①隔离病区要进行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②医院人群密集场所(如门诊、CT 室、检验科采血窗口等)要增加消毒频次;③高频接触部位,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水龙头、坐便器、门帘等要加强清洁消毒;④垃圾、粪便、污水要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⑤要做好个人手卫生。

 “六不”,即:①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消毒;②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③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④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⑤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⑥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进行预防性消毒。

 2. 使用的消毒剂须合法有效,证件齐全,采购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3. 消毒剂对人体有刺激,对金属腐蚀性较强,在配制、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和对金属物品的保护。

 二、医用织物的清洁与消毒 (一)遵循原则 应严格遵循《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的要求 (二)感染防控要点 1. 应保持清洁卫生。

 2. 医用织物(被褥、窗帘等)应可水洗,床垫可擦拭。

 3. 住院患者、急诊患者被褥、床单等织物一人一套一更换,病人服、床单、枕套、被套未被污染时至少一周更换一次,遇污染随时更换;更换的织物及时回收处置;枕芯、被褥、床垫无污染时定期清洁、消毒(擦拭、紫外线照射),遇污染时随时更换、拆洗、清洁消毒。

 4. 门诊诊间、治疗间的床单至少每天更换,如就诊人数较多,每半天更换。门诊诊室检查床面可不铺床单,每日擦

 拭消毒,或铺一次性中单,一人一用一更换。针推科门诊等科室可由患者自带床单,用后患者带走,不得在诊室内存放。妇科门诊等可能接触患者粘膜的,应使用一次性垫单,一人一用一丢弃。

 5. 医务人员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时更换,如遇污染随时更换;专用工作服专区专用(如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手术室、血液透析科等),至少每日更换,遇污染随时更换。

 6. 各科室需配备收集脏污被服专用周转箱,有标识,保持密闭。

 7. 有明显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被服,多重耐药菌或传染病患者使用的被服应视为感染性织物,由产生科室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闭封口并做标识,注明感染病原微生物,与被服站做好交接。

 8. 明显污染且无法清洗的织物,按医疗废物处理。

 9. 脏污被服手机车辆与干净被服发放车辆应分开,有明显标识,专车专用,密闭运送。

 10. 被服站应有相对独立的使用后织物接收区域和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域,标识明确,避免交叉感染。

 (三)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接触织物的清洁与消毒 1. 隔离观察室应使用可水洗的医用织物,可擦拭的床垫。

 2. 发现有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应尽快上报、转送至定点医院。

 3. 患者离开后,使用过的床单、被套等立即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严密封口,贴警示标识,注明“新冠”,与被服

 站回收人员做好交接,单独处理。

 4. 一次性中单等,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严密封口,标签注明“新冠”。

 5. 明显污染且无法清洗的织物,按医疗废物处理。

 (四)注意事项 1. 床单元整理、床单等织物更换、交接时,注意个人防护。戴外科口罩,戴乳胶手套。

 2. 医用织物回收过程避免扬尘和二次污染。

 三、室内空气清洁与消毒 (一)感染防控要点 1. 尽量采取自然通风。夏季、秋冬季使用中央空调时,普通门诊诊室需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每日 2-3 次,每次 15-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自然通风不良的房间,如骨科门诊、急诊心病科门诊、部分检查科室等,应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不少于 2 次,每次不少于 1 小时。注意在无人情况下使用。

 3. 有循环风消毒机的科室,可在有人状况下开机使用,注意日常维护,保证消毒效果。

 4. 中央空调应合理配置新风系统、回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建立“上送风,下回风”的气流组织,有效降低诊疗场所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

 5. 原则上不使用化学消毒剂喷洒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6. 中央空调系统的日常管理应按照《医院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要求进行,安全有效使用。

 (二)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所处室内的空气清洁与消毒 1. 当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时,立即关闭中央空调送、回风。朝向走廊的一侧门窗关闭,朝向室外的窗户打开。

 2. 疑似或留观患者应单人单间隔离,保持良好通风。不可使用中央空调。

 3. 患者转走后,要进行终末消毒。先使用紫外线灯照射1 小时,再开窗充分通风。

 (三)注意事项 1. 注意诊疗场所的空气流向,应从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发热门诊应设有机械排风装置,保证空气单一流向。

 2. 人员注意保暖。

 四、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与消毒 (一)遵循原则 严格遵循《消毒供应中心 第 1 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16)、《消毒供应中心 第 2 部分:清洁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2016)、《消毒供应中心 第 3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规范》 (WS310.3-2016)、《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等文件的要求。

 (二)感染防控要点 1. 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我院相关制度做好复用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收集、清洗、包装、灭菌或消毒、储存、运送的

 全流程工作,确保复用器械的使用安全。

 2. 采取集中管理方式,所有复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须由供应室负责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胃肠镜、纤支镜复用器械的处理,可按相关标准自行处理。其余各科室均不得自行处理上述物品。

 3. 使用后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在使用部门应先就地预处理,去除肉眼可见的污染物,及时送供应室处理;无法及时送供应室的器械和物品,可保湿处理或初步处理。供应室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选热力消毒或灭菌方法。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

 4. 新使用的医疗器械与物品,应先了解材质与性能,选择合适的灭菌或消毒方法。

 5. 血压计、听诊器、输液泵等医疗用品处理同物体表面。

 (三)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与消毒 1. 可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用后取出可见污染物后立即采用双层黄色塑料袋逐密闭包装,做好标识,密闭运送至供应室集中处理;可先消毒,再处理。

 2. 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等离子进行消毒或灭菌。

 3. 尽量使用一次性餐(饮)具。如非一次性餐具,清除

 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 30 分钟,也可用有效氯 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后清水冲净备用。

 (四)注意事项 1. 首选机械清洗、消毒,手工清洗注意个人防护。

 2. 注意医疗器械处理间环境通风、清洁与消毒。

 3. 防止运送途中再次污染。

篇四: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XX 医院 新冠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制度

 一、适用范围 二、规范性文件 三、术语和定义 四、评价原则 五、消毒过程评价 六、消毒效果评价 七、注意事项

 一、适用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原则、消毒过程评价、消毒效果评价以及注意事项。本制度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现场消毒评价。

 二、 规范性 文件

 本制度内容通过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制度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制度,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制度;不注日期的引用制度,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制度。

 GB/T38502 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检验方法 WS/T683 消毒试验用微生物要求 三、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制度。

 3.1.预防性消毒

 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

 3.2.疫源地消毒 对疫源地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消毒。疫源地是传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所能波及的范围。

 3.3.终末消毒 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3.4.随时消毒 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3.5.过程评价 针对现场消毒各环节进行的评价,通过核查消毒工作方案、消毒产品、消毒操作等关键因素,评价现场消毒工作是否合格。

 3.6.消毒效果评价 针对现场消毒效果进行的评价,通过测试消毒前后微生物的减少量,评价现场消毒工作质量是否合格。

 3.7.低温消毒 对温度在 0℃以下的环境或物品进行的消毒。低温消毒需使用在该温度下被证明有效的消毒因子。

 3.8.责任单位 现场消毒时,对开展的现场消毒工作负有主体责任的单位或机构。

 3.9.实施单位

 责任单位或由责任单位委托负责具体实施消毒操作的单位或机构。

 3.10.评价单位 受消毒责任单位委托,负责具体开展现场消毒过程评价和消毒效果评价的单位或机构。

 四、 评价原则

 4.1 现场消毒责任单位应负责确定实施单位和评价单位并督促落实现场消毒和评价工作,实施单位应负责落实现场消毒工作,评价单位应具备过程评价和消毒效果评价相应能力。

 4.2 现场消毒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消毒效果评价。

 4.3 所有现场消毒均应进行过程评价,按要求做好记录并保存。

 4.4 有下列六种情况之一的应进行消毒效果评价:

 a)消毒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预防性消毒; b)社会影响大的疫源地终末消毒; c)消毒实施单位首次开展现场消毒工作; d)用低温消毒技术首次进行现场低温消毒; e)用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首次进行现场消毒; f)现场有需求等。

 五、 消毒过程评价

 5.1 评价内容 消毒过程评价主要包括消毒产品、消毒操作、消毒工作方案等环节。

 5.1.1 消毒产品

 所用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规范要求,卫生安全评价合格。消毒剂评价信息包括消毒剂名称、主要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有效期、配制方法、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等。消毒器械评价信息包括器械名称、主要杀菌因子及其强度、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等。

 5.1.2 消毒操作 评价整个消毒操作是否按照消毒工作方案执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消毒范围、消毒程序、消毒剂配制、消毒器械使用、个人防护等。同时检查消毒记录是否规范,包括消毒日期、消毒地点、消毒对象、消毒剂浓度和用量、作用时间、消毒方式等,记录表参照消毒过程记录表。

 5.2 评价方法 评价人员全程参与现场消毒过程,查看现场消毒的操作和相关消毒记录。

 5.3 结果判定 消毒过程评价内容均符合相关法规、标准、指南或方案要求,方能判定消毒过程合格。

 六、 消毒效果评价

 6.1 评价对象 消毒效果评价对象包括物体表面和空气。对环境或/和物品消毒时,应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对空气消毒时应进行空气消毒效果评价。

 6.2 评价指标 6.2.1 物体表面现场消毒效果用自然菌或指示微生物杀灭率进行评价,空气现场消毒效果用自然菌杀灭率进行评价。

 6.2.2 指示微生物抵抗力应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当或更高、易于培养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和 WS/T683 的要求。根据新型冠状病毒对消毒因子的抗力选择指示微生物,化学消毒时,可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和大肠杆菌(8099);如有特殊要求,也可选用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poliovirus-Ⅰ,PV-Ⅰ)疫苗株作为指示微生物。物理消毒时,应根据消毒因子特性,选择符合上述要求的指示微生物。

 6.2.3 常温现场消毒时,预防性消毒效果评价选用自然菌;疫源地空气消毒效果评价选用自然菌,疫源地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选用指示微生物。低温现场消毒时,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选用指示微生物。具体见表 1。

 6.3 评价方法 6.3.1 物体表面 以地面、墙面、桌面、床头柜、便器、门把手、按钮等为重点采样对象,在消毒因子难以达到的地方如抽屉、地毯、墙角等可增加采样点或指示微生物载体,每类采样对象不少于 2 个样本。以自然菌评价时,消毒前后采样点应成对设置在同一物体表面或在同类型物体表面,不得

 在同一区内采集两次。试验样本总数不少于 30 个。

 常温现场消毒时,采样和培养方法按《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执行。低温现场消毒时,消毒前将指示微生物放入相应低温环境至少 30min,确保指示微生物达到相同低温后,方可进行消毒操作,采样和培养方法按《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执行。

 6.3.2 空气 用平板暴露法进行空气消毒效果评价。室内面积≤30m2 ,设内、中、外对角线共 3 点,内、外点应距墙壁 1m 处;若室内面积>30m2 ,设 4 角及中央共 5 点,4 角布点部位应距墙壁 1m 处。较大空间(室内面积>60m2 )布点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采样点,布点数按照公式(1)计算,最多设 30 个点。采样和培养方法按《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执行。

 式中:

 X—布点数(个),四舍五入取整数; Y—室内面积(m2 )。

 6.4 结果判定 物体表面自然菌平均杀灭率≥90%,且杀灭率≥90%的样本数占 90%以上,判为消毒合格;物体表面指示微生物平均杀灭率≥99.9%,且杀灭率≥99.9%的样本数占 90%以上,判为消毒合格。

 空气自然菌平均杀灭率≥90%,判为消毒合格;消毒前空气自然菌平均菌落数≤10CFU/(皿•15min)时,可不计算杀灭率,消毒后空气自然菌平均菌落数≤4CFU/(皿•15min),判为消毒合格。

 七、 注意事项

 7.1 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标准要求,选择合法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

 7.2 新型冠状病毒分离培养较为困难,一般不用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消毒后若分离到活病毒,则判为消毒不合格。

 7.3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无法指示其存活与否,核酸检测结果不可用于消毒效果评价。

 7.4 疫源地消毒效果评价时,在试管架、酒精灯等现场实验器材底部铺垫一层无菌垫布/纸,采样完成后,所有器材消毒处理,方可带回实验室。

 7.5 试验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健康损害。

篇五: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肺炎疫情期间入户终末消毒知情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一、入户终末消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GB27953-2011)等方案和标准执行。

 二、冰箱内和厨房、卫生间死角等区域存在类似冷链环境,病毒能够长时间存活,所以康复者返家前必须对住所进行终末消毒。入户开展终末消毒前告知户主,由社区人员取得房门钥匙或密码开锁入内;无法通过正常开锁方式入户的,由专业人员采取技术开锁的方式入户,消毒完成后重新关门上锁。入户消毒工作全程由公安人员和社区人员监督。

 三、户主在获知入户终末消毒通知时,有义务提供开门条件,并主动告知屋内有哪些贵重物品,如珍贵书籍、字画等需要特别保护的物品,便于消毒人员在作业时选取更有针对性的终末消毒方法,减少因终末消毒过程造成的损失。

 四、入户终末消毒范围包括:室内空气,地面、墙壁等环境表面,桌、椅等家具表面,玩具,电器特别是冰箱及其冷冻食品,开关、门

 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患者使用的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卫生间等。

 五、消毒人员对床单、被套、枕套等个人生活物品进行专业消毒,并征求户主意见,或作为医疗垃圾处理,或留存待业主返家后清洗留存。冰箱内未开封的食品消毒后予以保留,其余食品按照医疗垃圾处理。

 消毒前会将宠物临时安放在安全处,待消毒完成并达到作用时间后将宠物带回家中妥善安置。

 六、康复者返家时应第一时间开窗通风 30 分钟,然后将行李物品放置在阳台通风处,沐浴更衣。由于住所已经开展了终末消毒,回家后只需对家里进行较为全面的清洁,并注重物品的日常消毒。

 XXX 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毒消杀专班 202x 年 xx 月 xx 日

篇六: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2022 年学校疫情期间消毒通风制度

 2022 年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我校指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为了提高我校预防控和应对制疫情突发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开窗通风制度

  1.按照《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每小时需要通风与换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2.各班级设立卫生委员,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每周交校医室检查。

  3.食堂、专用实验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开窗通风工作,并做好记录。

  4.学校每天对各班教室、各专用教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做好记录,并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2

  二、消毒制度

  1.学校应根据需要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84 消毒液等,配齐脸盆、水桶、抹布等工具。

  2.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向学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3.发现一例传染或疑似病人,根据具体情况让其回家休息、治疗或直接送往医院。病人所在教室用 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呼吸道传染病,可采取紫外线照射对空气进行消毒。

  4.学生及教师患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要进行彻底消毒。如各种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湿物品要用日光曝晒,加强室内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在经学校保健教师同意后方可回校。

  5.对患者(传染病)所在班级和与患者接触过的学生要进行检疫。隔离和观察检疫期间学生不许串班 ,取消大型集会活动,检疫期满后方可解除隔离。

  6.对原因不明的高热、腹泻的学生,在隔离室或卫生室内等待医院来接诊。

  3

  7.教师员工在家中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卫生室,以便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一、学校教室、宿舍要保证每日至少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公共场所以自然通风为主。室内外空气不建议使用化学消毒液进行消毒。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

  二、学校要严格教室、宿舍通风制度,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通风记录,通风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通风时间、执行人。

  三、加强教室、宿舍、室外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消毒类

  一、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二、消毒方法和时间

  (一)一般预防性消毒为主

  4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 30 分钟,每天一次。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一般每 2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

  2.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师生离校后,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mg/L ~ 500 mg/L 的消毒剂拖拭, 再用清水拖拭干净;物体表面使用喷雾消毒剂消毒或使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15 分钟。

  (二)异常情况消毒

  如发现校外、社区有类似“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病例时,按照相关要求配合卫生疾控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如校内出现疫情,学校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在相关卫生部门的指导要求下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对患传染病学生所在的教室、宿舍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含氯消毒液(有效含氯量为 500mg/L)擦拭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

  三、疫情期不同场所的消毒方式

  (一)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师生离校后,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mg/L-500 mg/L的消毒剂拖拭,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

  5 mg/L -500 mg/L 的消毒剂擦拭,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两次。

  (二)集体食堂厨房餐具消毒(民办寄宿制学校、幼儿园)

  首选餐具消毒器消毒,常用的消毒碗柜有紫外线臭氧消毒碗柜和高温加热消毒碗柜等,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 15?30 分钟消毒,或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 的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三)卫生间消毒

  师生离校后,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 mg/L-500 mg/L 的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将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作用 30 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拖把、抹布等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每天两次。

  (四)手部消毒

  应配备充足的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含醇类快速手消毒液。

  (五)校车消毒

  6

  无空调的校车应开窗通风,有空调的校车到终点后应开窗通风;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可参考物体表面的消毒;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 250 mg/L - 500 mg/L 的消毒剂 30 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1 小时,或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 mg/L - 500 mg/L 的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 30 分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四、应急消毒( ( 新冠肺炎) )

  学校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保健医生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 500 mg/L - 1000 mg/L 的消毒剂消毒。

  7

  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 10000mg/L 的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1000 mg/L-2000 mg/L 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 2 米,作用 30 分钟。建议擦拭 2 遍。

  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浓度为 1000mg/L-2000mg/L 的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 2 - 3 遍擦拭消毒。

  五、注意事项

  师生离校后,室内消毒时,应先关闭门窗,在密闭的环境内进行消毒,作用时间 30 分钟以上,进行通风换气。学生进入室内,要先开窗通风 20 分钟。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消毒记录,消毒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消毒时间、执行人。

 学校食堂消毒制度

  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

  1、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 10—20 分钟。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8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面用漂白粉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应保持清洁,并加盖。

  3、每餐前食堂工人用消毒水洗手,再上岗。

  4、学生每次打饭前在厨房水池处洗手再打饭。

  5、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场所。

  6、饮事员的鞋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洗。

  7、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

篇七: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值班值守制度

  根据上级部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工作要求。为科学有效地应对疫情,坚决杜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校园的发生和蔓延,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值班值守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新冠肺炎疫情值班值守制度。

 一、值班人员 学校每天安排一名带班领导、两名值班教师、一名保安值班值守。实行轮流值班,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值班任务。

 二、值班地点 校门口、校园及校园周边。

 三、值班时间 上午 8:00—下午 5:30。值班人员保持通信正常,遇到突发事件迅速赶往现场处理并报告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安全保卫值班人员实行 24 小时在岗值班。

 四、值班要求:

 1.值班值守人员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肃性,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2.值班值守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等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其他传染病防控知识,熟练掌握传染病诊断、报告、隔离消毒及疫情处理的程序。

 3.值班值守人员要认真做好信息登记、上报,坚决避免出现重要电话漏接、重要信息漏报、重要时刻脱岗的情况。

 4.值班值守人员要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做好值班记录,加强校园巡查,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5.出现重大、紧急事件或疑难问题时,值班值守人员要及时报告带班领导。

 6.值班值守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要注重疫情变化,持续跟进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的情况,按时统计、上报疫情防控信息数据。

 7.值班值守人员要保持手机 24 小时畅通,保持微信、钉钉等在线。

 8.值班值守人员来校值班要合理规划路线,尽量乘坐私家车或步行上下班,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9.值班值守人员确因事不能正常值班应向带班领导请假,经批准同意后方可调整或请人代班,调整或代班的人员必须承担同样的值班责任。

 五、学校加大违纪现象督查力度。

 学校将加大督查力度,采取定时或不定时的方式抽查值班值守情况,对发现有值班值守工作责任不落实、人员不到位、电话不畅通、工作安排落实不及时等问题的,将予以全校通报。若因值班值守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从严追究责任人责任。上级部门督查发现的失职行为,交由上级部门从重处理。

篇八: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学校疫情期间消毒通风制度

 健全校园内安全防范机制,加强对校园治安巡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我校的安全管理,保证我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相关制度。

 序号

 地点

 消毒时间

 通风时间

 消毒方式

 负责人员

 1

 门卫室 6:30-7:30

 7:30-8:00

 地板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拖地

  2

 活动室 8:00-17:00

 保证每天一次琴键消毒

 酒精擦拭

  3

 科技管

 6:30-7:00

 7:00-7:30

 地板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拖地

  4

 教学楼

 8:00-10:00

 10:00-10:30

 地板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拖地

  5

 办公楼

 6:30-7:00

 7:00-7:30

 地板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拖地

 6

 运动馆及

 户外公共区域

 6:30-8:00

 运动馆7:30-8:00

 地板用含氯消毒液喷洒

 一、消毒制度:

  1.根据需要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84 消毒液(泡腾片)、75%医用酒精、漂白粉精片等消毒药(水)品等,配齐喷雾消毒器、简易喷洒壶、水桶、拖把等消毒工具。

  2

 2.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特点向学生宣传预防相关知识。

  3.加强教室、寝室、图书馆、食堂环境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各班按照清洁区的划分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4.加强对教室、寝室、图书馆、实训(实验)室、食堂、商店、办公楼、公共厕所的消毒, 每天上午对寝室、办公楼用 84 消毒液消毒,每天中午午休时间对教室、图书馆用84消毒液消毒,每天下午对学校公共区域用84消毒液消毒,每天晚上对学生(教工)食堂、商店用紫外线消毒设备、84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学生寝室、公共厕所消毒由物业公司负责,办公楼、教师办公室、图书馆、实训(实验)室消毒由总务处指派专人负责,学生(教工)食堂、商店由各承包人负责,并做消毒记录及消毒药品使用记录。

  5.若每日晨检发现学生有体温超过 37.3 度、腹泻、乏力症状,应通知家长直接送往定点医院检查。病人所在教室、寝室用 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根据需要采取紫外线照射对空气进行消毒。

  6.若学生及教师检测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所在班级寝

  3 室要进行彻底消毒。如各种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湿物品要用日光曝晒,加强室内通风,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在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回校。

  7.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察检疫期间学生不许串班 ,取消各种集会活动。

  8.做好全校 12 口水井及屋顶水箱的消毒,总务处指派专人负责,每周定期投放漂白粉精片对口水井及水箱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

  二、开窗通风制度

  1.按照《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每小时需要通风与换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各班级设立卫生(生活)委员,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每周交总务外检查。

  2.实训(实验)室、图书馆、教师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每天按时(或按实际需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由各管理人员负责开窗通风工作,并做好记录。

  3.食堂、商店非营业时间做好开窗通风与换气,每次保证半小时以上,由各承包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4

 4.总务处每天对各班教室、各专用教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做好记录,并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推荐访问: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肺炎 疫情 通风

版权所有:振驰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振驰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振驰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10023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