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7篇

时间:2022-12-02 14:20:08 来源:网友投稿

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7篇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创业情况汇报材料 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创业情况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十三五”时期,我城区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

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7篇

篇一: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

扶贫搬迁户就业创业情况汇报材料

  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创业情况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十三五”时期,我城区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截至 6 月30 日,已实际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按照自治区、南宁市统一部署要求,我城区对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创业和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深入摸底调查,我城区计划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和保障兜底共***户,其中已实现和落实***户,户完成率**%。就业创业方面,我城区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户,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人,其中,已实现稳定就业***户,已实现稳定就业劳动力***人;产业发展方面,我城区继续从事生产农业经营***户,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劳动力***人,其中,已落实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户,已落实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劳动力***人。

  二、推进后续扶持工作主要措施

  良庆区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帮”、“一户一档”的“三个一”帮扶措施,在通过与搬迁户签订后续扶持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协议、培训协议,帮扶人到户帮扶、发放自选产业补助资金、配套产业基础设施等常规动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了《南宁市良庆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并通过实施“六个依托”扶持助力搬迁群众脱贫致富。

  一是依托产业园区扶持。为了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将安置小区选在靠近南宁现代工业园 3 公里的南北二级公路旁,充分利用产业园区用工需求量大的有利条件,便于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确保移民有稳

 定的收入。目前,南宁现代工业园一期土地已有约 200 亩达到出让条件,城区正按照规划要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个环境美好、交通便捷、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工业产业集聚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另外,预计2019年6月开工建设的那马镇易地扶贫产业园(木片晒场)在南宁市南北二级公路 G325 国道 23 公里处西侧,面积约 82.22 亩,总投资**.*万(土地征用**.*万,申请城区补助***万,合作企业支付 70 亩土地租金***万,平整场地***万),目前已制定建设方案并上报城区审定。

  二是依托“扶贫车间”扶持。运用南宁市和城区优惠政策、利用扶贫奖补政策等招商引资。目前已建设“扶贫车间”明营单板厂、联营单板厂、正营单板厂等,已经吸纳搬迁户劳动力***人就业,月工资为 2**元以上。目前计划鼓励和吸纳更多的贫困进入扶贫车间就业,帮助其脱贫致富。

  三是依托产业补助扶持。制定出台《良庆区脱贫攻坚项目管理办法》,引导和鼓励搬迁户发展产业。2019 年二季度,各安置小区共有***户发展种植甘蔗、西瓜、番石榴、百香果、火龙果,养殖鸡、鸭、猪、牛等产业,共发放补助资金**.*万元,助于带动农户实现增收。

  四是依托产业项目扶持。实施“贫困户入股+合作社产业分红”模式,充分利用扶贫贴息贷款政策,鼓励贫困户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以股金的方式注入合作社,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如南晓镇安置小区已有***户贫困户通过小额贴息贷款每户 5万元入股的方式与宜民中华竹鼠养殖合作社开展竹鼠养殖合作,合作社按照协议定期向贫困户发放红利,年均每户 4**元。实施“能源产业+扶贫分红”模式,在那陈镇建设的 3000KW 分布式农光互补光伏扶贫电站,计划投资 2***万元。项目建成后,按照 20 年运营期计算,年均发电收益将达到***万元,部分收益作为产业分红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建设火龙果酒厂,该厂在大塘镇建设总投资***万元,预

 计 2019 年 6 月底企业可以进驻并进行生产,作为优势支撑切入火龙果产业,整合火龙果种植培育、销售、观光等资源,打造火龙果全产业链的商业计划。建厂后可吸纳当地劳动力***人以上,预计年产值 4***万元,务工者月工资收入约 4**元,解决附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另外,预计 2019 年 6 月开工建设的那马镇易地扶贫产业园(木片晒场)在南宁市南北二级公路 G325 国道 23 公里处西侧,面积约82.22 亩,总投资**.*万(土地征用**.*万,申请城区补助***万,合作企业支付70 亩土地租金***万,平整场地***万),目前已制定建设方案并上报城区审定。同时目前还在筹备与南宁交投集团联合建设产业扶贫加油站、那陈镇火龙果加工项目和辣椒加工及冷链物流等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让包括易地搬迁户在内的建档立卡群众拥有长期稳定收入,稳定脱贫。

  五是依托公益性岗位或工程建设扶持。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把各村保洁员岗位安排给易地搬迁群众家庭,解决部分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的需求。目前,已有 4 名搬迁群众的家庭成员担任村级保洁员,每月能领取补贴**元,进一步保障搬迁群众生活。同时通过各镇统筹,据统计由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的各项目中已先后吸纳约***名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临时就业,劳动者日均得到报酬**元以上。

  六是依托技能学习培训扶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搬迁户家庭劳动力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培训需求,全方位、多途径、有计划地免费开展技能培训有力提升搬迁户劳动力就业技能。一方面,各安置小区组织人员参加了政府及镇社保中心开展的就业创业培训,搬迁农户获得了企业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以及企业岗前培训内容。另一方面,依托政策支持,各镇还开展了多种满足需求的技能培训,比如南晓镇安置小区开办了电脑班和家政班,大塘镇安置小区开办了育婴班和面点班,那马镇安置小区开办了家政班和烹饪班,通过培训贫困户提高了劳动技能

 水平和自身素质。目前,我城区已完成劳动技能培训***人,劳务输出***人,计划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争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至少培训一次的目标。

  三、取得成效

  (一)发展特色农林业方面。发展农林业 1004 亩,微田园 20 亩,养殖 6777 头(羽、尾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6 个,建立农林业技术示范点 2 个,选派专业技术指导***人。(二)发展劳务经济方面。劳务输出 205 人,劳动技能技术培训 112 人。(三)实行资产收益方面,发动***户移民户,利用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宜民竹鼠养殖合作社,每户入股金额 5 万元,年均分红**.*万元。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流转困难,产业规模化薄弱。一方面,现阶段搬迁户都是通过小规模种植、养殖,土地分散大,土地经营缺乏规模化。另一方面,部分贫困户在土地上种植速生桉后选择外出务工,更加大了土地流转的困难。

  (二)搬迁户生计重构难。由于“二次搬迁”移民的特殊性,搬迁群众生产用地均为租赁性质,没有自主生产用地,多数以依靠外出务工为主,产业发展支持不足,自身造血能力不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与缺乏生活场景和生产资料的安置中心形成反差,致使大多搬迁户还未从内心接受搬迁,在短期内难以融入周边的社会生产、生活,搬迁群众到达安置小区后,多持观望态度,更难以进行重构生计。另外,大多搬迁户为维持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而务工人员大多数集中在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建筑施工、餐饮服务等行业,面临着收入低和务工不稳定的问题。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六个依托”后续扶持工作力度,鼓励搬迁群众多渠道就业。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搬迁户从事相应的自主产业发展,帮助有资金及技术需求的

 搬迁户享受政策支持,让搬迁群众实现长远稳定增收。二是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扶贫车间”和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实现长远和短期目标相结合,为搬迁群众提供适合的岗位,实现其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三是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新方式,拓宽搬迁对象的增收渠道。充分实施好“能源产业+扶贫分红”的发展模式,通过光伏扶贫项目、扶贫加油站项目等一批村集体项目的分红收益,进一步增加搬迁群众资产性收入。四是解决就业民生大问题。从产业园区和“扶贫车间”发力,做好招商引资的服务工作,壮大第二产业规模,为转移劳动力开辟新途径。以财政补贴方式,加强群众的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劳动力素质。

  (二)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创造更多的就业渠道。一是解决就业民生大问题。从产业园区和“扶贫车间”发力,做好招商引资的服务工作,壮大第二产业规模,为转移劳动力开辟新途径。以财政补贴方式,加强群众的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劳动力素质。二是提升组织化程度。以能人、合作社的营销渠道及生产技术为龙头来引导搬迁户从事相应的自主产业,政府辅之以有资金需求的补贴政策支持,让搬迁群众抱团发展。三是发展集体经济。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新方式,通过光伏扶贫项目、加油站扶贫项目等一批村集体项目的分红收益,实现长远稳定增收。

  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创业情况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创业工作,实现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搬得出、住得下、有就业、能脱贫目标。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桂政办发〔2017〕120 号)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部署,以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地

 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通过就业创业帮扶,引导搬迁贫困户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通过就地就近就业、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获得稳定收入。统筹全县各类培训资源,依托各类职业(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易地扶贫搬迁地“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培训就业创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按照市场需求和个人意愿,精准实施职业培训和帮扶就业创业。通过开展就业创业专项帮扶活动,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户生存与发展问题,最终实现我县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搬得出、住得下、有就业、能脱贫的目标。

  二、工作措施

  (一)设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作服务站,确保工作快速有序开展。(牵头单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八包”工作组;责任单位:各乡(镇)政府、县人社局)

  在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立“安置点工作服务站”,帮助指导安置点搬迁户劳动力,结合本户实际情况、个人能力特点、就业意愿、培训意愿等情况,提供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推介及就业创业咨询、指导、介绍和跟踪服务,确保每户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家庭成员搬迁入住后一年内有 1 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

  (二)建立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需求台账,以户为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因户施策。(牵头单位:各乡镇政府;责任单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八包”工作组、县人社局)

  以国扶系统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动态管理数据为基础,通过帮扶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人员,登门入户了解、电话沟通等方式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各安置点已搬迁贫困劳动力数量、分布、就业意向、培训意愿等情况,建立安置点已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需求台账,定期更新、动态管理。以搬迁户实际需求为基础,由帮扶干部一对一指导帮助搬迁户,以户为单位制定《马山县

 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后续扶持就业创业工作方案》,将后续扶持就业创业工作细化到户到人。

  (三)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促进转移就业。(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八包”工作组,各乡镇政府)

  送岗位上门,促进就近就地就业。按照宜工则工原则,收集各安置点周边企业以及苏博工业园区、百龙滩片区工业园及周边县市等企业招工岗位信息,印制《企业用工需求宣传手册》,发放到每户搬迁贫困户手中。同时,筛选合适岗位,采取张贴宣传海报、上门发动等方式,开展送岗位送就业上门活动,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上岗就业的搬迁贫困劳动力与企业对接,促使其就近就地就业。

  举办专场招聘会,发展劳务输出。根据全县各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搬迁户入住情况,以及搬迁户劳动力务工就业需求,适时组织县内外优质用工企业到各个安置点举办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向搬迁户劳动力推荐就业岗位,促进其转移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同时,积极协助用工企业在人员入职前组织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等;落实好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稳岗奖励政策,鼓励用工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特别是易地搬迁户贫困劳动力入职就业,促进搬迁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四)开发社区协理公益性岗位,拓宽搬迁户劳动力就业渠道。(牵头单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八包”工作组、县人社局及安置点所在乡镇政府;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各乡镇政府)

  结合全县各个搬迁安置点搬迁户入住情况,以及安置小区日常管理需要,由县财政投入资金并统筹分解各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数量指标,由易地搬迁安置点所在乡镇负责组织开发安置点社区管理公益性岗位(如:社区协理员、卫生保洁员、楼栋管理员、治安巡防员等),安置那些有就业需求,有协助管理能力的搬迁户劳

 动力(特别是那些无产业经营项目,无法外出务工的就业困难搬迁户劳动力),在安置社区内协助社区管理,实现就近就地安置就业,增加家庭收入。

  (五)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搬迁户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水平。(责任单位:各乡镇政府,县人社局、县扶贫办、县农林局、县发改科技局、县教育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八包”工作组)

  各乡镇政府要组织各村工作队、村“两委”、村第一书记、扶贫专干、帮扶干部等开展培训意愿调查,并以乡镇或村(社区)为单位,组织易地搬迁劳动力结合自身培训意愿和需求,联合县人社局、扶贫办、农林局、发改和科技局等,在乡(镇)或村(社区)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提高搬迁户劳动力技能素质。如果安置点入住率较高,报名参加培训人员达到开班条件,可在安置点开班培训。

  1.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各乡镇结合调查...

篇二: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

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创业经验材料

 XX 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围绕“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指导方向,不断开拓创新,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要想搬迁群众安心生活,就业是关键,只有稳定的收入才能让搬迁群众融入新市民生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基本情况 XX 县搬迁实际规模 368 户 1519 人,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 343 户 671 人,已就业 343 户 636 人,实现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抓好培训和就业服务 (1)加强失业预警监测。建立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预警监测机制,精准摸排出失业人员就业需求和技能水平,为开展就业帮扶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2)帮助返乡搬迁劳动力就业。连续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迎新春稳岗留工送培训”“春风行动”等专项行动,积极促进返乡搬迁劳动力返岗就业。搬迁以来,累计举办招聘会 30 余场,提供就业岗位 5 万余个,其中 2021 年举办招聘活动 15 场,提供就业岗位 4 万余个。2021 年返乡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 93 人,已实现全部就业。

 (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实施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抢抓农民工返乡有利时期,启动实施“冬季充

 电”全员培训,通过开展“短平快”短期培训班,为广大农民工外出务工、就近就地就业“蓄能充电”。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涉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404 人次。

 (4)强化政策落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符合条件的搬迁劳动力申领补贴,加快申请资料审核速度,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补贴。累计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131 人10.45 万元,其中 2021 年 41 人 3.7 万元。

 (5)加大兜底安置保障。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作用,及时将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畴,对通过市场难以就业的就业困难群众进行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2021 年 12 月 31 日,已开发公益性岗位 126 个用于安置搬迁劳动力 126 人。

 (二)抓好产业就业 1.大力推进扶贫产业,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结合我县 XX 镇产业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际,整合资源,积极谋划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截止 2021 年 12 月 31日,整合扶贫资金、乡村振兴中央衔接资金共 675 万元,用于发展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打造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园。(1)建安置点育苗产业大棚,占地 1280 平方米,于 2020 年 11 月底建设完成,投产后开展莲花白、辣椒、白菜、茄子、中药材、玉米、黄瓜、苦瓜、西瓜育苗,在产业大棚建设及育苗期间,带动安置点群众约 40 人就业,月收入约 3000 元。(2)整合资源新建易地扶贫搬迁菊花产业园,建成菊花种植示范园一个,种植菊花 20 亩。(3)拟建菊花产业园销售中心,

 配套建成菊花深加工生产线一条,占地 5 亩,鲜花加工生产能力为1200 吨/年,含包装生产线、库房、销售中心和花卉种植游客体验互动区等,将我县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打造成集作物育苗、花卉种植、农产品加工等多业态产业,观赏菊园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达 6000 余人,已成 XX 新晋网红打卡点。

 2.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带动搬迁群众就业。鼓励搬迁党员群众和年轻搬迁群众共 5 人谋划发展养蜂产业,成立贵州省团圆蜂股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 2021 年春天迎来第一批蜂蜜收割,首批产出蜂蜜产量达 600 斤,XX 镇干部职工主动帮忙宣传,帮助搬迁户卖出蜂蜜 56斤,销售金额 3808 元,目前蜂蜜正在陆续产出,下一步公司将不断扩大规模,设置就业岗位 30 余个,面向团圆小区搬迁群众进行招工,带动小区更多搬迁群众一起创业增收致富。

  3.盘活资源招商引企,带动搬迁群众就业。招商引企引进XX 雨泽服装厂作为扶贫车间入驻团圆小区,解决小区搬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问题,特别是对因照顾老人、照顾小孩而不能出远门务工的劳动力开启了灵活上班时间的“绿灯”,按照能哪时来就哪时来、能上多少小时就上多少小时的灵活上班模式,扶贫车间可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20余个,目前技术骨干人员中已有搬迁群众10余人。

篇三: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

/p>

 CM

 KCHINACOLLECTIVEECONOMY摘要 :

 国家重要扶贫开发计划之一就

 是易地扶贫搬迁 , 工程量巨大且涉及的人

 数众多 , , 随着易地扶贫搬迁的不断推进 , , 一

 些贫困且落后的农村为确保推动脱贫致富

 得以良好实现 、 促进自身生活得以有效改

 善 , , 也开始重视易地扶贫搬迁 , , 纷纷投身其

 中 , 但从现阶段一些农村移民实际情况来

 看 , , 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 , 如因保守的移民观

 念和外出就业积极性较低 、 政府重视拆迁

 且忽视拆迁之后发展政策影响 、 移民专业

 技能缺乏等就业影响因素而造成的低就业

 率 、 低收入 、 不合理就业结构等问题 , 使易

 地扶贫搬迁在推动搬迁移民脱贫致富方面

 的作用难以良好实现 , 基于此 , , 就应该实际

 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 , 进而

 , 助力易地扶贫搬迁中搬迁移民就业 。

 。关键词 :

 易地扶贫搬迁 ; ; 搬迁移民 ; ; 就

 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生活在缺乏生

 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脫贫致富 、 改变生

 活的重要工程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在易地

 扶贫搬迁中 , 如何解决搬迁移民的就业问

 题是值得深思的 。

 本文以移民就业影响因

 素分析为出发 _ , 进而阐述了易地扶贫搬

 迁中搬迁移民的就业建议 , 希望能够为易

 地扶贫搬迁中搬迁移民就业问题良好解

 决提供帮助 , 进而促进搬迁移民群众的脫

 贫致富得以良好实现 。

 搬迁移民生计中就

 业问题的良好解决 , 确保易地扶贫搬迁人

 员 “ 搬得来 、 稳得住 、 有事 、 能

 ” , 在

 移民

 问

 题的

 解决

 能

 得以

 实现 。- 、 移民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 一 )

 )

 保守的移民观念 、 外出就业积极

 性较低移民实际情况来看 , 劳动力

 素质整体偏低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

 是

 ,

 移

 民

 现

 业、

 业能以良好

 ,

 以

 思

 为

 ,

 出

 工以

 力

 缺乏 ,

 迁

 的民

 的

 地

 移

 ,以

 业

 为

 要

 生

 活

 生。

 , 在迁的移民中 ,

 移民文

 程

 ,

 是

 中

 中

 以文程 , 在民

 素

 整的

 ,

 移

 民

 出

 工

 缺的

 ,

 的

 意,

 因

 移

 民重

 要

 ,

 促

 的力

 提咼 。( 二 )

 政府重拆迁 、 轻安置后发展政策

 的易地扶贫搬迁实际情况来看 , 从

 来 , 重

 迁 、的现象为严重 。

 迁的期

 易地扶贫迁宣力

 ,

 在引导群众搬迁方面的积极组织

 强 ,区良好的生活环境如道路建设 、 子

 女

 、 医疗条件等 , 得迁

 工

 顺利实施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移

 民搬迁

 就业以增收问题的解决效果

 良好 ,

 地的劳务输出

 政策空泛 , 部

 策甚至不具备可执行,

 劳

 输出仅仅是短期现象 , 忽

 了输出去 、 收入稳定 、 能长期留得住 ,

 因而得移民就业以收入问题难以

 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 。( 三 )

 移民专业技能缺乏且培训资源

 不我国职业

 情况

 良好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扶贫搬迁职业教育资源仍稀缺 , 移民中仅有一小部

 了驾驶以电工等方面职业培训内容 , 且培 间

 短 , 因

 突出了移民所

 的职

 业教育以及专业技能

 缺乏问题 , 之移民中

 人几乎未

 或仅

 短短

 几个小

 能

 的现象 , 以保障迁移民就业问题得以良好解决 , 在移民缺乏

 足够专业技能的情况下 , 会得 :

 与

 就业的信息和动力 、 能力等为缺乏 ,

 以

 能等因素影响 , 移民

 出就业缺乏

 的

 ,

 的工也具有

 的流

 。掌握着大量

 资源 , 而这一现

 象

 得专业

 以

 的

 以良好实现 , 混乱的 、 向城市倾斜的职业培训现象等因素 , 都得不平等的城

 乡就业

 问题凸显 , 很

 只是为了完成

 ,

 的人学不或能 , 成了城市就业

 中

 :移民的

 成 ,

 所以移民

 能足完善的

 ,

 间的缺少得移民再就业

 了严重

 。( 四 )

 不完善的就业信息 、 不健全的保

 系作为殊群的移民 , 在社会中所

 处的地位为弱势 ,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中 , 为直的益者就是

 ,时检

 策实施成

 的

 是

 ,因而

 移民就业

 。

 为确保移民就业得以有效解决 ,

 要就业

 息

 提供

 移民 ,

 但在移民

 息掌握能力较为有的情况下 , 就业

 I-

 中

 会

 在

 利位

 ,

 在移民就业

 缺乏重

 ,

 得移民就业保障

 缺乏完

 ,

 移民就业进行引导主要是短期劳务输出 , 长期且系统化

 中国集体经济

 3

 C M Y K城乡建设 ----------------------------------------------------------------------------------移民就业解决方面以及相关政策的缺

 乏 , 难以保障移民后续的就业和收入保

 障 " 因此在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居民就业

 问题研究中 , 针对不完善的就业信息 、 不

 健全的保障体系这一影响因素应引起高

 度重视 "二 、 易地扶贫搬迁中农村居民的就业

 建议( 一 )

 加强宣传力度并对移民就业进

 行积极引导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多数移民在经历

 搬迁后往往会远离原居住地 , 因此不可

 避免的就会逐渐减少农业种植作业 、 或

 放弃农业种植这一生活生产方 " (

 的 , 这一

 经历逐步实现 , 而从一些易地扶贫搬

 迁移民实际况

 , 多数

 搬迁之

 的移民

 对农业生产

 的, 因而不

 就业方式并固守农

 , 此就会对移民收入长以生活

 善

 重影响 "此 , 政府就应在移民引

 方面

 度 ,

 保护以、

 入

 中的生活

 、 就业

 方面

 和!

 保移民离开农

 会就业的

 以及信息得以

 , 力引导搬迁后经

 地

 这一分移民的早就业 ,

 度 , 对

 I中的就业

 , 孚早就业的一移民 , 以对

 移民就

 业进行示范和

 , 逐步实现整体移民的就业 , 保障易地扶贫搬迁中农村居民

 就业问题得以良好解决 "( 二 )

 政府积极转变思路兼顾搬迁和

 就业的重视民生

 就在于就业 , 并且就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以及发展方面的现实意义

 都十分重要 " 从家庭以及劳者个体角

 度

 析 , 劳动者个体和家庭生计维持的

 方就劳动 , 同时劳动者个

 体以家庭在会中融入与否以人生

 尊严获

 况的必前提都劳动 ,

 因此在易地扶贫搬迁中 , 针对农村居民

 就业问题进行解决时 , 应从劳

 场求方面

 ,

 移民劳得以积极树立 " 这一

 就需要政府给予极大的帮助 , 在政府对移民搬迁和安

 置

 的过程中 , 也应该重视搬迁的这一思路理念运用在移民就

 业问题解决和

 方面 , 虽然说搬迁之

 后

 谈到就业问题 , 但

 的是 , 搬迁之后移民政策成功与否的直接

 体现就在于就业方面 , 在不

 解决移民就业问题的情况下 , 也难以充分体

 现移民政策扶贫

 应 , 因在政府

 具备高

 对移民搬迁

 的同时 , 也应该在移民就业帮助方面不断加

 度 ,

 政府

 转变路 、 对搬

 迁和就业

 同重视 , 才能保障后续

 搬迁政策推广和广泛实施顺利

 "( 三 )

 加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

 业的竞争力从现阶段劳务输出实际况

 ,

 已经由以往的无序状态逐渐

 序方

 转变 , 在劳输出竞争的这一大

 环境背景下 , 虽说

 管理尤为重

 要 , 但劳者自身素质更关键 " 从一

 些地区移民职业培训实际情况

 , 多

 数

 十小时及以下

 状态 , :重制约移民就业 , 因

 将移民就业

 力差这一问题

 解决 , 应在短期与长期结合的

 方面

 度 ,就业

 信息

 制度的有效建立 , 促进移民就业竞争

 以逐

 渐提升 " 立

 短期角度来说 , 可以以

 简单且实用

 ,

 移民在

 和

 会中

 到

 应的作 ; 以期角度

 析 , 应在

 的中保障系统化以全方位輕以

 实现 , 借助此种培训促进移民就

 业竞争

 提升的同时 , 也

 f 助移民在工作中的

 余地逐渐拓宽 , 为

 移民获更好工作创

 利

 " 因, 政府门应在移民就业

 计划方

 面

 制定 , 在搬迁的同时移!

 与移民求相符这一

 II

 计划的

 制 , 确保

 一化的专

 业

 置和

 , 让移民对培训的好实体会 , 而

 移民与

 训积极性得以全面调动 , 对移民市场就

 业竞争力的不断提

 °( 四 )

 提供就业咨询和服务有效保障

 移民的权益易地扶贫搬迁

 的期阶段 ,政府应

 在

 关移民短期与

 期就业

 细计划方面

 立 , 而为移民产业转移及搬迁后生计问题的

 解决

 提

 , 计划立

 中 , 政府应充

 统计移民

 以及就业意向 、 受教况

 , 保

 对目前移民个人素质状况

 充

 解 , 以后续针对性的移民职业

 以及劳动输出得以

 实现 " 以劳动输出为主的就业现状为例 , 此时当地政府就应该在劳

 务

 以劳务

 备

 制方面立力度 , 确保劳务输出制得以

 效完善 , 同

 应该在劳

 信息系统以劳务信息

 方面加强健全立力度 , 为移民就业工作提供基础

 保障 " 易地扶贫搬迁中 , 政府的一项主

 职就推移民就业 ,

 就业保障

 体系的完善 、 移民就业保障

 制的

 立等逐渐实现 ,

 移民就业社会化发展 "三 、 结语易地扶贫搬迁

 中 , 在针对移民

 地域性搬迁的同时 , 搬迁

 后的安置与发也十重 ,

 对于安置及发展来说 , 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

 移民就业问题 , 其与移民

 利具关系 , 同扶贫

 功与否关键之处在于移民就业问题解决方面 , 因

 政府应在移民就业方面

 重视

 度 ,

 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入分析 ,

 而针对性解决就业问题 , 保障易地扶

 贫 , 搬出以

 住和

 路的

 实现

 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婕 . 易地扶贫搬迁助力乡村振兴

 的衔接效用 [J]. 产业创新研究 & 2020

 (06) :

 73 — 75.[2]

 李哲 , 王丽娟 , 赵荣格 , 张敏 , 张伟 • 后搬迁时代贫困

 对策研究 ---- 以陕西白河县易地搬迁扶贫为例[J]. 北方经济 , 2020(02)

 :61 — 64,[3]

 胡闻宇 • 易地扶贫安置区移民就业

 问题研究 [ D]

 •西安:西北大学 ,2019.[4]

 & 李雅琳.

 乡易地扶

 搬迁

 的

 [J].保障世界, 2019(21):64 — 66.⑸李东 $

 扶贫中易地搬迁贫困

 研究 [D]

 •西安 :

 西安理工大

 学 ,2019.[6]

 田原 , 陈晨 , 丁波 , 刘虹雨•河北省金

 易地搬迁移民后续脱贫问题与对策研究 — — 以可持续生计视角分析 [J]. 现

 业 ,2019,40(21):19 — 20.[7]

 王

 • 易地扶贫搬迁与反贫困 :

 广西模式研究 [J]. 西部论坛 ,2019,29(04):1 -

 13.[4] 李柔•社会工作助推易地扶贫搬迁

 置

 和

 [D].

 :,2019.( 作者单位 :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发

 展和改革局 )4

 \

 2020

 年

 35

 期 ( 12

 月 )

篇四: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

dquo;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民生工程,关系到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国家发改委、国扶办、财政部、国土部、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现就做好我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方针,统筹规划,精确瞄准,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创新方式,完善政策,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整体易地扶贫搬迁,做到安居与乐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易地扶贫搬迁实行省负总责,县级政府是实施搬迁安置的责任主体。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政府组织、政策组合、资金整合、资源聚合、社会帮扶等搬迁安置工作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防止以易地扶贫搬迁为名搞强迫命令和“运动式”搬迁。

  2、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在县域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立足长远,科学制定搬迁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搬迁安置的总体目标,确定搬迁的范围、对象及安置的方式,确保搬迁安置有序进行。

  3、坚持量力而行,保障基本。严格控制安置住房面积,根据安置点实际,同步配套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搬迁对象生产生活基本需要,既要防止出现因搬迁建房致贫返贫,又不搞政府大包大揽。

  4、坚持精确瞄准,整体搬迁。瞄准纳入国务院扶贫办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确定的规划数分年度下达搬迁计划任务。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以居住点、自然村或行政村为整体搬迁单元,努力做到应搬尽搬。不能整体搬迁的,优先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5、坚持梯度安置,差别扶持。根据群众意愿和自身条件,

 实行进城进园、乡镇和中心村三级梯度集中安置。确需分散安置的,需引导好插花、投亲靠友等多途径安置。对搬迁群众采取“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扶持政策。对无经济能力自建(购)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政府统一建设保障性住房安置,确保其搬得起、搬得出。

  6、坚持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县级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拼盘整合、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相关部门单位(包括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国土、建设、金融、旅游、民政、教育、文卫等)涉农惠农政策和资金,在确保资金性质、用途不变的前提下,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建设。建立省、县级投融资平台,积极探索财政扶贫与金融扶贫的有效对接,通过承接专项基金、项目资本金以及金融机构的长期低息贷款,拓展搬迁安置的筹资渠道。

  二、主要目标

  “十三五”我省完成 50 万人左右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其中 2016-2018 年完成国务院扶贫办核准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0 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至 2020 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确保他们不掉队,与全国全省人民一道同步进小康。

  三、范围与对象

  易地扶贫搬迁的范围和对象是:居住在深山、库区和地

 质灾害、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的农村自然村或居住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同步搬迁人口。优先安排位于地震活跃带及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村自然村或居住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同步搬迁人口。

  四、安置方式

  (一)集中安置

  1、县城(工业园区)安置。引导有劳动能力,尤其是已有家庭成员在县城或工业园区务工的,在县城或工业园区统建的安置点安置。

  2、乡镇安置。自身条件稍差或要求留在乡镇生产生活的,在乡镇所在地建设安置点安置。

  3、中心村安置。对没有离乡意愿和条件较差的,在中心村(旅游村)建设安置点安置。

  对需搬迁的五保贫困移民对象,符合入院供养规定的,全部纳入敬老院集中供养安置。对无经济能力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身患精神病、传染病等不符合入院集中安置的五保对象,在由户主申请,村委会初审、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公示后并与乡(镇)政府签订保障房安置协议的,按其家庭人口数制定不同住房面积标准,由县统筹安排,在村建设保障性安置住房,实施交钥匙工程。安置房产权公有,周转使用。此外,各地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回购空置商品房和其

 他空置房等多种形式的安置方式,优化搬迁安置的投资性价比。

  (二)分散安置

  1、依托安置区已有基础设施、空置房屋等资源,鼓励支持搬迁对象购买安置区内闲置的二手房;

  2、引导搬迁对象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方式自主进城购房安置;

  3、在乡镇和村组支持下,由规划、国土等部门引导分散安置户,按照村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选址易地分散建房。

  分散安置对象限于纳入当年搬迁计划中的搬迁户,须由户主申请,村委会初审、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公示后并与乡(镇)政府签订自主分散安置协议,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补助(不包含基础设施)政策。迁出地和迁入地政府应在户籍转移、社会保障、房屋产权、就业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建设内容与补助标准

  (一)建设内容。安置点建设要围绕改善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建设住房和必要的水、电、路、气、网等基本生产生活附属设施,根据安置区实际需要,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二)建设标准。安置住房建设要按照“保障基本”的原

 则,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 25 平米(宅基地严格按照当地标准执行)。建设的贫困户保障性住房,以砖混结构的小户型为主,并搞好简单装修、水电设施等,保证基本入住条件。

  对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各地可根据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结合地方财力和农户自筹能力,自行确定住房控制面积的标准,但要坚决防止盲目扩大住房面积。

  (三)补助标准。

  1、移民建(购)房补助

  (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补助 0.8 万元(其中,在敬老院集中安置的,其补助资金拨付所在敬老院;无经济能力自建(购)房并在保障房安置的,其补助资金用于置办简单的家具、生活用品等),由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安排,不足部分由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助。在此基础上,县级政府可根据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困难程度,分类再给予增加补助。补助标准由县级自行确定,其资金由县级从投融资平台的信贷资金中安排。

  (2)同步搬迁的移民人口每人补助 0.6 万元,由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

  2、安置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

  根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年度计划,各地可结合自身

 实际和安置点建设需要,在整合有关部门资金的基础上,县级按每人不超过 5 万元的标准,在用于增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购)房补助后,剩余部分再统筹用于全县规划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同步搬迁人口安置点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通过项目资本金和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筹措。

  六、资金筹措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资金,按人均 6 万元测算,“十三五”全省将搬迁安置 50 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0 万人),约需投入资金 300 亿元,通过以下渠道筹措:

  (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资金筹措

  1、建(购)房直补资金,按人均 0.8 万元计算,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 16 亿元;

  2、建(购)房补助信贷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按人均约 5万元计算。

  (1)发行地方政府债 19.5 亿元,人均 9750 元,向省级投融资主体注入项目资本金;

  (2)申请专项建设基金 10 亿元,人均 5000 元,向省级投融资主体注入项目资本金;

  (3)按人均 3.5 万元,通过省农发行、省国开行提供的中央贴息 90%的长期低息贷款 70 亿元。

  (二)同步搬迁人口建(购)房直补资金,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 18 亿元。

 (三)农户建(购)房自筹、整合各有关部门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166.5 亿元。

  省级投融资主体和省农发行、省国开行要加强与省扶贫和移民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的沟通协调,按照确定的易地扶贫搬迁年度计划,下达项目资本金和发放贷款及贴息。

  七、信贷资金使用和运作

  1、信贷资金来源。由省农发行、省国开行根据国家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规模和期限等政策,按照我省实际需求,分别向其总行申报专项资金支持解决。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利用自有资金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并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代理金融服务。

  2、实施主体与方式。省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省级扶贫搬迁投融资主体。县级政府要根据需要,确定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实施主体。融资信贷要根据省政府的扶贫搬迁年度安排计划,采取政府购买市场服务的形式,按照统贷统还与分贷分还相结合的方式,由省、县分别注入项目资本金,并依据县级政府购买服务协议进行融资(乡镇和中心村安置点,要实行项目打包融资)。

  3、贷款形式与期限。统贷统还的,由省农发行、省国开行按有关要求与省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统贷统还协议,省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县级投融资实施主体签订统贷统还协议;已实施分贷分还的,由贷款金融机构与县级投

 融资实施主体签订信贷还贷协议。贷款期限根据还贷能力、工程建设进度等确定,一般不超过 20 年。

  4、贷款利率。按微利或保本原则,由省农发行、省国开行与实施主体确定贷款利率。中央财政对统贷统还贷款给予90%贴息。

  5、贷款用途。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严格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和安置区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以及集中安置点原居住地的土地复垦、整理,搬迁过程中发生的搬迁补偿、临时过渡费用等。

  6、还贷来源。由省级和县级投融资实施主体还贷,不纳入地方政府债务。各级要统筹可支配财力(含土地出让形成的纯收益),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市场化运作的实施主体还本付息。

  具体的融资还贷办法,由省农发行、省国开行会同省、县级投融资实施主体制定。

  八、政策保障

  1、注重政策整合。以县为平台,加大统筹整合多种涉农惠农政策,在指标安排上向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县倾斜。搬迁对象在符合政策条件的前提下,进城进园区安置的,可享受城镇保障性住房政策;在乡镇和农村中心村安置的,可享受农村危旧房改造政策。整体搬迁移民安置点道路建设,同等

 享受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意见》(赣府发〔2013〕10 号)所明确的 25 户以上自然村通村水泥路和村内道路建设补助政策。将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灾害防治、农网改造、新农村点建设和农村敬老院、社区居家服务中心建设等涉农惠农资金,在确保资金性质、用途不变的前提下,用于安置点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强化用地保障。鼓励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优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所需建设用地。对符合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立项条件的,优先安排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对不具备开展增减挂钩条件的,根据扶贫、发改部门下达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数,据实由省、县两级按照各 50%的原则优先安排安置所需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县依法依规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调整。在满足城镇化需要的基础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将部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全省范围内使用。

  3、加大金融支持。充分利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金融信贷资金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及基础设施建设;灵活运用支农惠农再贷款、再贴现、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等工具,引导辖内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持续加大扶贫搬迁移民产业担保贷款、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以及创业担保贷款等信贷投放,有效支持安置区

 后续产业发展和搬迁移民创业就业。

  4、落实社会保障。进县城安置的,社会保障可实行“二转一选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险互转、农村和城镇低保互转、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自由选择。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可以直接办理城镇居民户口,也可以保留农村户籍办理城镇居住证,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各种强农惠农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不变。

  5、促进就业创业。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转移就业培训支持力度,“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资金安排向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县倾斜。优先扶助搬迁移民小额贴息贷款、子女免费就读职高、免费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优先安排搬迁移民在工业园、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或产业基地就业,确保有就业需求的家庭有一人实现就业。

  6、加强产业扶持。重点扶持符合...

篇五: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

16 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等地方贫困农户生存发展问题,确保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现制定我省 2016 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如下。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抢抓中央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搬迁为手段,以脱贫为目的,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发展为主战场,以建档立卡搬迁对象的搬迁脱贫为主攻方向,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加大政府投入,创新投融资方式,完善后续扶持,强化搬迁成效监督考核,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把握对象识别、易地建房、建新拆旧、配套保障、就业发展、

 退出销号六个关键环节,实施“交钥匙工程”,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二、指导原则

  坚持“保基本、促脱贫”的目标要求,省统筹制定相关政策控制标准,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责任“五个到县”要求,细化政策措施,做到“两公开”(公开评定搬迁对象、公开搬迁政策)、“两不准”(不准超面积建设、不准搬迁户因建房增贫)、“两配套”(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脱贫项目)、“一统配”(政府统一建设,实行“交钥匙工程”,即房子竣工验收后直接分配给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着力解决搬迁后的脱贫问题,防止住房一建了之,贫困人口一搬了之,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三、搬迁对象

  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主要是:

  ——生存环境差、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且水土、光热条件难以满足日常生活生产需要,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工程措施解决难度大,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的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划定的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及地方病严重、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大中型水库(大型湖区)和“以水为生、以船为家”缺乏生产生活资料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其他确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上述搬迁对象需在进一步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的基础上,聚焦聚焦再聚焦,经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愿申请、本村群众评议认可后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锁定。

  四、目标任务

  2016 年,全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8   39 万户、26   47 万人(各县、市、区年度计划附后)。此次下达的任

 务为年度考核目标。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处理好搬迁任务与脱贫目标的关系,可根据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责任状时间安排的实际情况和建设条件等,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加快搬迁进度。

  五、安置方式

  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就近就地,适度规模,实行“五靠近”(靠近中心村、靠近集镇、靠近生态旅游区、靠近产业园区、靠近城区)。也可以通过分散建房安置、插花和投亲靠友安置、进城及进镇购房安置等,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满足搬迁对象多元化需求。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均实行“交钥匙工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质量安全监管、统一分配。

  (一)集中安置。

  ——中心村(含农民新村)安置。依托交通便利的中心村,既靠近生产资料便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也方便贫困户在合作经济组织务工,引导周围的村(组)搬迁户集中建房安置。

 ——城镇安置。主要依托交通便利、商贸活跃的县城和小集镇建设搬迁居民安置点。

  ——生态旅游区安置。主要依托山水风光、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能够提供旅游服务就业岗位的服务区建设安置点。

  ——产业园区安置。主要依托工业园区、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等,根据园区用工需求确定搬迁安置规模,以利于解决搬迁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建设安置点。

  ——“五保”集中安置。属农村“五保”对象的,根据本人意愿,由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安排到福利院或建设农村公租房集中安置。

  (二)分散安置。

  ——分散建房安置。由乡镇统筹,以村为单位,统一规划安置地。

  ——插花和投亲靠友安置。依托安置区已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土地、空置房屋等资源,由当地政府采取回购空置房屋或由搬迁农户自主协商进行安置。

 ——进城及进镇购房安置。优先采购存量保障房安置。采购价格由相关部门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严格控制在搬迁群众的承受能力以内。严格控制贫困户向他人借款购房,严禁向商业银行贷款购房。

  六、主要建设内容

  (一)住房建设。

  1.建房标准。建设保基本的脱贫安全保障房,住房设计、建设要经济、安全、实用,具备基本入住条件。不得随意提高建房标准。

  2.建设面积和户型。严格执行国家五部委规定,无论是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包括自主购房),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均不得超过 25 平方米。按照 50、75、100、125 平方米4种户型进行建设。户型要精准对应到户,至少一个乡或村要统一一个房型设计。单人户建设公租房,以集中居住为主,分散居住者建设面积不超过 40 平方米。对于暂时因条件限制只能建一层但有后续建房需要的,可以适当提高地基等级,为将来加层预留空间,但在未验收销号、稳定脱贫前,不得自主举债扩建。

 3.建房成本和奖励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建房成本按每平方米800元左右掌握(各地可据实核定)。对于进城入镇的搬迁户,各地结合实际,资金补助比照当地集中安置建房的标准执行。建新必须拆旧,旧房拆除的按人均 0   25 万元标准进行奖励,每户最高奖励 1 万元。

  (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集中安置点红线范围内征地、场平以及配套建设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据实测算,统筹安排。

  (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配套建设学校及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据实测算,统筹安排。

  (四)后续帮扶脱贫。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资产收益和社保兜底等帮扶脱贫。每个集中安置点应重点突出一个以上脱贫项

 目类型。所需资金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据实测算,统筹安排。

  七、资金筹措及使用

  2016 年实施搬迁 8   39 万户、26   47万人,按照每户 20 万元匡算到县(市、区),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统筹安排,总投资需 168 亿元。

  2016 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主要来源: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群众自筹(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自筹资金 0   25 万元,户均最高不超过 1 万元。鳏寡孤独残等特殊困难群体,不要求自筹资金)、地方政府债券、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银行长期贷款。

  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做好年度相关资金使用计划,按下达的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及时组织资金到位。省财政与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协议,并给予长期贷款 90%贴息。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农发行省分行、国开行省分行以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信贷等相关协议。农发行省分

 行、国开行省分行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实施主体,配合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做好资金调配工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与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借款协议,明确借款用途和还款方案,以及资金管理的相关权利义务。同时,指定一家实施主体承接项目资金,根据工程建设进度保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八、配套政策

  (一)住房政策。国有土地安置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房屋产权,5 年内不能进行交易;集体土地安置的,按照农村宅基地进行登记管理。拓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源,允许地方政府购买存量保障房和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村空置房安置搬迁群众。提倡与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房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各地要落实减免相关税费政策,采取政府主导代建企业微利建设等措施降低建房成本。

  (二)土地政策。各地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用地需求,在安排年度新增

 建设用地指标时计划单列。县乡人民政府要及时组织拆除旧房,复垦旧宅基地、旧村庄。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交易,纯收益部分用于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新房产权办理与拆除旧房挂钩,搬进新房后允许有过渡期,但不超过 1 年。

  (三)帮扶政策。各地要处理好搬迁安置与后续发展、稳定脱贫的关系。搬迁后,脱贫攻坚的其他措施要继续惠及搬迁贫困户。

  1  就业。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尽快实现就业。加强就业培训,大力实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强化工业园区定向培训,促进搬迁户转移就业;对于吸纳一定比例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的企业,地方税和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予以适当减免;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户务工情况摸底调查,掌握外出打工人员从业情况,各级政府积极与务工地政府和企业建立联动机制,支持务工人员长期稳定就业,公益性岗位重点向搬迁群众倾斜;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就业信息专项统计制度,把

 易地扶贫搬迁就业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

  2  产业。各地要制定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在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引导和扶持搬迁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和资产收益等脱贫致富。

  (1)发展特色产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加大农业产业化建设力度,积极发展特色种养农业,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机制,使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增收;

  (2)发展劳务经济,通过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等提高搬迁群众收入;

  (3)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商贸物流、租赁、农家乐及“互联网+”等;

  (4)资产收益,拓宽增收脱贫渠道,通过光伏发电、土地(林地)流转、股份分红等,盘活农村资源,在不改变扶贫资金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在县城、集镇、中心村及产业园区、生态旅游区集中建设商业门店摊点

 或部分标准化厂房集中出租和扶贫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折股分红保底到户机制,租金及折股分红收入量化分配到搬迁贫困户。

  (四)社会保障政策。切实做好搬迁群众的社会保障关系接续工作,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搬迁群众与安置地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政策。搬迁群众原享有的各项惠农政策不变。凡符合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必须做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负总责、市州主导、县抓落实”的工作体制,全省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勇于担当,亲自挂帅亲自抓。省人民政府对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负总责,加强工作统筹领导,组织制定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导检查及政策宣讲等。各级组织编制完善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制订资金筹措方案,

 开展检查指导、绩效考核等工作。市(州)人民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县(市、区)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任务重的地方要建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扎实有序推进工程建设。要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人,确保每个安置点、每个迁出村、每个农户都有县级领导、乡镇领导、村干部对应负责,既要搬得出,又要稳得住、能脱贫,全程负责,不脱贫、不脱钩。

  (二)落实部门职责。各有关部门按照“服务、监管、督导”的要求,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将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纳入年度重要工作计划,纳入资金安排计划,纳入年度项目计划,同时按照“要件齐全、简化程序”和“五个到县”的要求,开辟绿色通道,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顺利实施。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编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制定实施方案,负责争取中央预算内易地扶贫搬迁投资计划和专项建设基金,下达中央预算内易地扶贫搬迁投资计划,协调解决好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重大事项及时

 报领导小组。会同扶贫部门拟订年度实施计划、开展监督考核评估等工作。会同财政部门监管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基金的使用。

  扶贫部门负责提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搬迁规模及分布、精准确认年度搬迁对象,负责搬迁人口脱贫相关工作,并对脱贫的贫困人口进行销号管理。

  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筹措方案,筹措、拨付、监管地方政府债务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对接,落实地方债务额度,研究提出政府购买易地扶贫搬迁服务方案,负责制定并落实《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加强经常性监管。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研究制定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土地政策,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安排好易地扶贫搬迁用地指标、积极组织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等政策措施,负责督促指导搬迁群众旧宅基地、旧村庄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

 教育部门负责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规划,优先安排安置点中小学、幼儿园项目,保障搬迁户子女就近方便入学。

  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及社区建设管理有关工作,将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搬迁群众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指导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规划、房型设计、工程质...

篇六: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

隆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武隆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增强融资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在易地扶贫搬迁助农增收的重要作用,根据市级有关文件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围绕全区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聚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充分发挥融资资金杠杆作用,撬动和引导社会和工商资本投入。坚持搬迁安置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实施,加强后续产业发展扶持,多渠道、多形式帮助搬迁农户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产业,确保每个搬迁户有 1-2个增收项目,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标。

 二、资金分配

 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融资资金 3000 万元,融资资金的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分配参照原武隆府办发〔 〕99 号文件下达的“十三五”时期建卡贫困人口为基数进行套算。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主体三年内生产经营活动无违法经营记录、无审计重大违规记录、无不诚信经营记录。

 (二)达到扶持标准所列的规模标准和产业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技术标准。畜禽养殖类项目选址在适养区内,畜禽生产符合环保要求。

 (三)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注册时间一年以上的,必须有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注册时间一年以内的,必须有完善的财务资料。家庭农场、规模种养殖户、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有完善的财务资料。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的融资资金补助,必须提供正规发票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及转账依据、合同等资料。自筹部分原则上要求提供正规发票,考虑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若无法提供正规发票,必须有转账依据、合同、图片资料等,以证明其经济往来的真实性,严防虚报支出。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扶持:

 1. 生产产品不符合我区农业发展方向,用地不符合规划要求。

 2. 弄虚作假、恶意套(骗)取财政资金。

 3. 发生扰乱社会稳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群体性事件等,造成严重后果并影响恶劣。

 4. 同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完成上一个财政补助项目建设任务。

 5. 严重违法、违纪、违规被相关部门查处。

 6. 其它情形和规定不得申报的项目。

 (六)本次申报以公开竞争立项方式选定支持项目,项目采取先建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后补。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项目扶持标准和项目管理办法按照武隆府办发〔 〕26号规定执行。

 四、支持对象及范围

 (一)支持对象。重点支持全区各乡镇(街道)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范围内从事“产加销”、农旅融合发展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乡村旅游经营户、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支持涉及易地扶贫搬迁行政村内从事产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

 (二)支持范围。围绕全区“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重点支持高山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林果、有机茶叶、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优势产业建设及中药材、生态渔业、调味品等地方性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种养殖繁育基地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和整选、冷链、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包装、初加工等直接设施设备及厂房建设;新建、改扩建种养殖基地建设和农田、农业生产作业便道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融资资金,严禁将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建造住房和公路、购置办公车辆和设备以及发放人员工资津补贴(绩效工资)等支出,严禁列支“三公”经费、办公费、会议费、劳务补助和以学习考察为名的参观旅游支出以及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产业发展无关的其它支出。

 五、重点工作任务

 (一)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引导集中安置点所在村发展 1—2个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主多业”的发展格局。一是支持和指导搬迁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及二、三产业,并主动融入到当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地产业布局中来。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服务力度,对耕地距离较远的农户,引导其发展劳动投入不大、管护相对容易的核桃、板栗、茶叶、猕猴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二是引导有条件的集中点农户,依托特色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宽增收渠道。三是对安置在城镇附近的集中居住农户,引导其围绕城镇功能配套发展菜园子、果盘子、民宿等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运销、加工和商贸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过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切实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产业发展不充分、收入水平不高的问题。

 (二)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支持集中安置点所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支持农业生产作业便道。加大对集中安置点所在村“一事一议”政策支持力度,推进产业园作业便道硬化。二是支持标准农田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集中安置点所在村高标准农田、标准果园、标准菜园、设施农业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进所在村农业生产条件。三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开展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及面源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美化环境。

 (三)推进农产品加工销售。引导集中安置点所在村,发展经果、水产、茶叶和鲜销蔬菜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农业企业改进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推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引导发展订单农业,开展农产品直销。支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认证,塑造地域品牌,培育营销队伍,拓展销售市场,切实改变千家万户提篮小卖式的流通。

 (四)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引导搬迁农户依法、自愿、有偿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种养效益。对集中安置点所在村,围绕其产业发展,积极支持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发展“一村一品”“一主多业”的村,引导和支持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发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展股份合作社;对有条件、有技术、有意愿的搬迁农户,积极支持其创办农业微型企业、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促进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和购销等多种服务。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基地农户入股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抱团发展。

 (五)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服务体系长期联系和服务“三农”的优势,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技术指导、培训与服务。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与搬迁工作结合起来,优先安排搬迁农户参加培训,传授种养技术、市场知识和营销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念。有条件的集中安置点所在村,可支持其创办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民田间学校。同时,积极开展卫生常识、邻里关系、生活习惯等知识讲座,帮助搬迁农户尽快适应新环境、开始新生活。

 六、具体要求

 (一)各乡镇(街道)要积极组织所辖范围内的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心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可对原申报的项目方案进行优化并优先安排),同时对方案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负责。所申报项目原则上按照武隆委办发〔 〕165号文件要求开展股权化改革试点。

 (二)同一农业经营主体同一项目的建设内容、同一环节,不得重复申报、多头申报、重复享受财政补助资金。

 (三)融资资金参照原武隆府办发〔 〕98号有关规定执行。

 (四)项目申报受理单位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蔬菜类项目:区蔬菜产业发展办公室,联系人:杨忠武,联系电话:77728717,邮箱:。

 2.林果类项目:区林业局产业科,联系人:李

 静,联系电话:77711313,邮箱:。

 3.草食牲畜类项目:区畜牧兽医局,联系人:邱四海,联系电话:77725850,邮箱:。

 4.茶叶类和中药材类: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人:廖江,联系电话:77722237,邮箱:。

 5.渔业类项目:区水产站,联系人:凌锡跃,联系电话:77721136,邮箱:。

 6.农旅融合及其它类:区农委新农村工作办公室,联系人:胡明桢,联系电话:77725568,邮箱:。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申报要求:项目申报材料请于 5 月 18 日前将纸质材料(一式 3 份)报送对应主管部门(科室),同时报送电子文本,逾期不予受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武隆区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

 产业扶持资金分配计划表

 单单位:人、万元

 序号 乡镇 搬迁安置点名称 建设年限 “十三五”时期搬迁建卡贫困人口 融资 资金 备注 合计

  13500 3000.00

 1 凤山街道 凤山等安置点

 12月 1200 100

 2 芙蓉街道 东山等安置点

 12月 100

 3 白马镇 天池坪等安置点

 12月 548 150

 4 仙女山镇 核桃等安置点

 12月 100 60

 5 江口镇 天子坟等安置点

 12月 671 150

 6 平桥镇 大枞树等安置点

 12月 650 180

 7 火炉镇 回龙湾等安置点

 12月 1010 200

 8 鸭江镇 纪家湾等安置点

 12月 525 120

 9 长坝镇 茶园村等安置点

 12月 620 140

 10 羊角镇 永隆村等安置点

 12月 1684 250

 11 土坎镇 清水村等安置点

 12月 100 60

 12 桐梓镇 天台寺等安置点

 12月 515 120

 13 和顺镇 和泓山水等安置点

 12月 60 60

 14 双河镇 木根铺等安置点

 12月 135 60

 15 凤来乡 檬子树等安置点

 12月 350 80

 16 庙垭乡 叶家弯安置点

 12月 366 80

 17 石桥乡 天池等安置点

 12月 358 80

 18 黄莺乡 新树村大屋基等安置点 12月 536 120

 19 沧沟乡 河坝等安置点

 12月 500 110

 20 文复乡 马厂坝等安置点

 12月 1194 200

 21 土地乡 大坪等安置点

 12月 230 60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2 白云乡 周家坪等安置点

 12月 263 60

 23 后坪乡 天池坝等安置点

 12月 811 200

 24 浩口乡 田家寨等安置点

 12月 300 70

 25 接龙乡 接龙场等安置点

 12月 254 60

 26 赵家乡 青龙嘴等安置点

 12月 340 80

 27 大洞河乡 茶元堡等安置点

 12月 180 60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项目汇总表(格式)

  序号 乡镇 名称 安 置 点 所在地址 项目实施 单

 位 项目总投入 补助 金额 财政支持环节 和补助标准 绩效目标 联系人及电话 备注

  说明:本表内容与实施方案保持一致。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项目实施方案(格式)

  (产)业分类:____________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

 产业扶持项目实施方案

 (申请财政补助资金 20万元以上的项目适用此方案)

 项目名称:

 项目实施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

  职务/职称:

 办公电话:

  手机: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项目主管部门:

 联 系 人:

 职务/职称:

 办公电话:

 手机:

 填制日期: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制

 一、项目基本情况(或工作开展情况)

 二、市场需求分析

 三、项目任务计划

 (一)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含项目带动能力、直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效益目标等)

 (二)建设地点及规模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项目内容(分项具体说明,既要有定性表述,又要有定量数据)

 (四)建设进度

 四、投资构成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二)资金具体用途和标准

 (三)申请项目资金及资金使用环节(要具体说明每一个支持环节、补助标准和额度)

 五、组织管理制度

 六、项目实施单位情况

 (一)单位性质、隶属关系、职能(业务)范围

 (二)财务收支和资产状况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有无不良记录(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

 (四)申报实施该项目现有条件

 七、项目支撑单位情况及参与事项

 表一

 项目主要人员与任务分工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项目任务分工 备注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

 产业扶持项目实施方案

 (申请财政补助资金 20万元以下的项目适用此方案)

  行(产)业分类:____________

 填报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实施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 姓名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项目主管部门

 联系人 姓名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项目建设地点

 项 目 建 设 内容及规模 例:新栽种脆桃 1000 亩,投资**元(其中:种苗投资*元,人工*元,肥料*元);硬化 1000 米长、1 米宽、10 厘米厚采摘便道 1 条,投资**元;新建加工厂房主体工程 200 平方米投资**元;装修加工厂房 200平方米投资**元;购买加工机器设备 1 套投资**元(含**型号**机器**台*元,**型号**机器**台*元)

 项目总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例:项目总投资 30 万元,其中业主自筹 15 万元,申请财政资金补助 15 万元。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表二

  项目评审表

 评审类别 评审 内容 评审标准 评审结果 备注 业务 评审 现有条件 是否符合项...

篇七: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

2022 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X 省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省市 2022 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要求,结合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细化年度目标任务,持续推动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更加有效开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中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议精神和 XX 省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以“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为主线,以“双示范”体系为牵引,以“三问三解三促进”为抓手,以搬迁群众生活重心转移和生计转型为重心,紧盯实际入住率、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宅基地腾退率和群众融入度提升,推进整村搬迁试点,持续做好各级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全面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主要目标

 围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和“两推进、两完善”工作要求,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方案,协调落实相关部门工作责任,2022年上半年集中安置社区全面达标,建档立卡搬迁户实际入住率达到 100%;搬迁群众就业、产业等脱贫措施有效稳定;2022年底前“双示范”社区和“五星社区”创建率达到标准,建档立卡搬迁户旧宅基地腾退率达到 100%,复垦工作达到 6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达到 100%;群众融入度大幅提升。2016、2017 年度避灾生态搬迁户实际入住率达到 100%;2018 年度避灾生态搬迁安置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际入住率达到 6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提升公共设施“大配套”工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完善各安置点绿化、亮化、美化,加快推进各安置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以及商业网点、便民超市、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大配套”工程建设,在政策框架内积极探索放置农用机具辅助设施,保障搬迁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打造美丽乡村、宜居社区。2022 年 6 月底前,全县集中安置点“大配套”项目完成竣工验收,配套率达到 100%,相关部门、镇街 1 月底前制定配套计划,每月底前将配套完成情况报送县移民办。

 (二)加快搬迁群众实际入住。借鉴相关县(市、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落实镇街政府主体责任,把工作做细做扎实,抓住春节期间这一黄金时节,结合“一补两送一议”活动,加强思想动员和政策宣传,落实各类措施加快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重心转移和生计转型,消除群众搬迁的后顾之忧,切实破解不住新房住旧房、两头跑、搬少不搬老、未整户搬迁等问题,促进搬迁群众早日搬入新居。2022 年 3 月底前“十三五”建档立卡搬迁户实际入住率必须达到 100%,各镇街每月底前将实际入住情况报送县移民办。

 推进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和增减挂钩指标交易。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搬新腾旧”的原则和公平性原则,加快实施旧宅基地腾退工作。按照“腾空、收回、拆旧、复垦、交易”分步走的工作思路,对居住在灾害隐患点和住房不安全的搬迁户,要切实做到即搬家即拆除旧宅,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其他搬迁户从实际入住到拆旧腾退,过渡期最长不超过 6 个月。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加快推进旧宅基地复垦、生态修复。坚持“双挂钩”,落实“两优先”,实施“双考核”,切实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促进指标交易,助力脱贫攻坚。2022 年 6 月底前,完成 2018 年底前已实际入住的搬迁群众的旧宅基地腾退;12 月底前全县旧宅基地腾退率达到 100%,复垦率达到 60%以上。

 (四)促进后续帮扶措施落实。把《XX 省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的稳定脱贫率具体细化为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以安置地为重心,紧盯后续产业就业帮扶措施落实,进一步弄清底子,摸清搬迁群众需求,落实好“三单一卡”,促进人岗精准对接,施策到户到人,因地制宜,多元化、多方式促进搬迁群众重心转移和生计转型。按照《关于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脱贫的意见》(陕脱贫发〔2017〕43 号),夯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脱贫工作的主体责任,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职责,推动产业就业创业脱贫项目、苏陕协作和国企合力团项目优先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布局,资金和帮扶措施优先向搬迁群众倾斜,各有关部门各尽其责,共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产业发展、就业扶持、教育、医疗、兜底保障和资产收益等衔接落实工作,做到搬迁贫困群众后续帮扶无盲点、全覆盖。2022 年底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在安置区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达到 100%。

 (五)提升搬迁群众的融入度。对照脱贫条件,逐步完善搬迁安置社区治理体系,按照 XX 省委组织部、民政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移民搬迁社区自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协调落实镇街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围绕社区后续管理,加快健全配齐安置社区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以搬迁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应该而又能办到的事为抓手,积极协调落实社

 会保障政策,妥善解决搬迁群众在居住地社区便捷享受户籍、社保、教育、卫计、优抚、救助、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保障问题。加快推进安置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强搬迁群众各类权益保障。强化新民风建设,开展“搬新家、立新业、树新风、迈进新生活”等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促进搬迁群众尽快的适应新生活,融入新生活,实现安居乐业。以“双示范”社区建设和打造“五星社区”为目标导向,以加强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水平为主要切入点,积极破解群众搬迁后适应难、融入难的问题,提高搬迁群众的有效融入度,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六)稳步推进整村搬迁试点工作。对于自然条件和发展环境较差、地方病严重、地质灾害频发、空心村严重、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的地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对具备成熟条件的自然村组实施村庄搬迁撤并,要统筹运用现有生态搬迁和避灾搬迁政策,稳步开展整村搬迁试点工作,从源头上斩断贫穷代际传递,解决区域性群众脱贫和发展问题,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效。学习借鉴白水、澄城两县试点的经验,根据群众意愿按照“先易后难、先远后近、先小后大、先穷后富”的原则分步分批启动整村搬迁试点,甘井镇、金峪镇、同家庄镇各开展一个试点项目。

 (七)狠抓问题整改。始终坚持并不断强化正确的问题导向,多渠道、全方位的了解发现问题,汇聚各类问题反馈,对

 照检查,剖析原因,特别是对中央扶贫攻坚专项巡视及国家开展的各类调研、巡查,各类审计、监察以及媒体监督和社会各界方方面面发现指出的问题,通过问题透视认识差距、工作不足和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举一反三,深挖根源,真改彻改,通过整改解决问题,提升水平,保证效果。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1 月 1 日—2 月 28 日)。对标“十三五”任务标准和时间节点,重点围绕脱贫摘帽、围绕减贫计划、“三率一度”提升,科学研判工作质量和进度情况,各镇街结合实际制定 2022 年易地扶贫搬迁年度实施方案,并于 1 月 26日前将方案上报县政府办和移民办。利用春节“当家人”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三问三解三促进”活动,结合“一补两送一议”活动,补正、更新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相关信息,加深搬迁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摸清困扰群众“搬新、拆旧、帮扶、融入”等具体问题,分类统计建立到镇到点的问题台账,以镇为单位形成综合报告于 2 月 20 日前报县移民办;进一步更新完善“三单一卡”,对已经实际入住对象,明白卡必须进户上墙;春节前,利用板报、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安置社区开展用水、用电、卫生习惯、防火防盗安全等方面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培养群众的市民意识,确保群众度过安全祥和的新年;完

 善旧宅基地腾退台账、腾退复垦方案和增减挂钩相关资料,做好群众腾退思想动员,对条件成熟的,群众已经实际入住的迁出区域启动旧宅基地腾退工作。

 (二)启动实施阶段(3 月 1 日—3 月 31 日)。根据各安置点配套计划和施工条件,启动安置点公共服务设大配套工程。完成旧宅基地腾退复垦项目区规划,旧宅基地腾空、拆除工作完成 10%以上;所有安置小区社区和物业管理机构、人员、制度必须全部到位运行;3 月底前,“十三五”建档立卡搬迁户实际入住率必须达到 100%;按照陕自然资发[2018]3 号文件要求,由住建部门牵头,国土资源、发改、扶贫等相关部门配合,开展安置房建设工程事中事后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三)全面推进阶段(4 月 1 日—6 月 30 日)。对 2018 年度避灾生态搬迁安置房力促早竣工、抓配套、促完善,尽快向搬迁群众交付钥匙。2022 年 6 月底前对已实际入住群众,推进重心转移和生计转型,促进稳定脱贫,确保每户至少有一项脱贫产业、有一人稳定就业、有一人掌握一至两项脱贫发展技能;加快旧宅基地腾退,6 月底前,旧宅基地腾退拆除率要达到 40%以上,逐步推进项目区复垦工作;安置点的社区和物业管理服务稳步提升,持续开展“搬新家、立新业、树新风、迈进新生活”四新创建活动,促进已搬迁群众尽快的适应融入新生活。同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审计决算。

  (四)巩固提升阶段(7 月 1 日—9 月 30 日)。2018 年度避灾生态搬迁安置房达到交钥匙条件,完成竣工验收,并向群众交付钥匙;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达到 60%以上;旧宅基地腾退拆除率要达到 80%以上,项目区复垦工作有序开展;实际入住群众,生活重心转移和生计转型基本实现,社区和物业管理服务到位,群众满意,全县“双示范”社区体系建立完善。

 (五)收尾完善阶段(10 月 1 日—12 月 31 日)。2016、2017年度避灾生态搬迁户实际入住率达到 100%;2018 年度避灾生态搬迁户实际入住率达到 6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达到 100%以上;旧宅基地腾退拆除率要达到 100%,项目区复垦率要达到 60%以上;社区和物业管理服务更加深入具体,群众融入度和满意度有效提升,打造完成三个“五星社区”。同时,集中精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巩固提升工作,完善各类资料,总结成果,推广示范经验,开展年度工作综合评价,全面检验工作成效。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上将定期不定期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和移民(脱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各部

 门、镇街工作汇报,及时协调处理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镇街要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各类具体工作推进方案,进一步细化任务,夯实责任,统筹安排,把握好工作节奏和方法,及时调整工作重心,聚焦“三率一度”,确保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达标。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凝聚工作合力,推进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持续向好。

 (二)确保工作成效。以扎实开展“三问三解三促进”活动为抓手,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动员“四支力量”,逐户了解民生、民忧和民意,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疑惑、困惑和后顾之忧,积极稳妥解决制约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发展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补齐工作短板,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三)持续转变作风。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的根本保障,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和为民服务宗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搬迁群众权益保障,在易地扶贫搬迁领域开展“学论述、学政策、学先进,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促平衡”活动。通过全面系统学习习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和国家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各类政策,进一步落实精准要义,对标标准,确保政策不走偏,落实不走样。

推荐访问: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方案 易地 扶贫 搬迁

版权所有:振驰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振驰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振驰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10023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