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6篇

时间:2022-12-27 19:50:09 来源:网友投稿

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6篇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  XXX公司  农房风貌管控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1.适用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XXX公司风险识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6篇,供大家参考。

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6篇

篇一: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

  XXX公司

  农房风貌管控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1.适用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XXX公司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令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主席令第8号令

  (3)《山东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修改稿)》(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2022年第303号)

  (4)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22〕10号)

  其他相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文件。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3.1总体要求

  结合本公司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公司风险实施差异化、标准化分级管控。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提升公司安全生产水平。

  3.2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有效受控,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或降低安全风险,防范

  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3.3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导、标杆示范、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持续、有效、稳定、健康。4.组织管理机构4.1机构设置4.1.1XXX公司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在总公司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在各公交营运公司分别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小组,负责安全风险管控的执行、教育、整改、落实等工作。4.1.2总公司建立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领导机构,成员包括总司总经理、副经理、各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安全管理处。4.1.3公交营运公司风险管控工作小组由营运公司负责人任组长,成员至少包括营运公司车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安全员、驾驶员代表、等相关责任人。营运公司各岗位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涉及日常运营的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时

  效性。4.2职责4.2.1公司职责1、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营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小组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2、公司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3、公司应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4、负责公司级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对公司施工活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等工作,及时制定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5、公司负责对一级风险进行管控,对其他级别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4.2.2公交营运公司职责1、公交营运公司风险管控工作小组负责本公司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公交驾驶员的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指导;2、公交营运公司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

  3、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4、负责分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对公司作业活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等工作,及时制定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5、负责落实一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二级风险管控工作,对三、四级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4.2.3驾驶员职责1、负责本人及驾驶的公交运营车辆所涉及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2、掌握本人及所驾驶的公交运营车辆及所属公交线路的风险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3、对于作业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源要及时上报营运公司;4、负责落实一、二、三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四级风险管控工作。5.术语和定义5.1风险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R)=可能性(L)×后果(S)。5.2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

  5.3风险点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5.4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5.5风险评估/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5.6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重大风险(1级)、较大风险(2级)、一般风险(3级)、低风险(4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5.7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5.8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5.9重大风险

  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5.10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或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6.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风险点确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编制清单、制定措施、管控实施、验证效果等关键控制环节。公司应针对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方法、步骤及要求,有组织地有序开展7.风险点识别方法7.1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涵盖公司经营活动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点识别范围以公司各个业务部门为单位组织,以运营作业、办公区域进行划分。其中运营单位将每台运营车辆按照运营车型或者运行线路等不同进行进一步划分,确保风险点识别全覆盖。7.2风险点识别方法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

篇二: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

  按照xx县客家特色农村住宅建筑图集和xx县客家特色建筑立面设计参考图集添加了花窗门头挑托吊柱等xx客家建筑元素的奖励xx五保障机制第十二条日常监督一村委会负责一级巡查监管具体落实巡查报告监控工作监督建房户严格按照审批的客家建筑风貌进行建设并建立工作台帐

  农村村民住宅风貌管理办法

  一、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规划理念,进一步传承与彰显XX地方建筑特色,切实提升乡村建筑文化品位与空间环境品质,按照“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要求,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结合XX县实际情况,编制本办法。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XX县域的乡(镇)和村庄。第三条规划管理本办法应体现在乡村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维护的全过程中。规划管理应以详细规划与本办法为依据,提出规划设计条件与要求,作为乡村建筑普遍性的技术问题进行管理。

  二、基本原则第四条统一协调尊重XX乡村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山水环境,从建筑环境、尺度、形式等方面与地方风貌协调统一。第五条整体提升符合整体氛围要求的前提下,完善与弥补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及现代功能的不足,从功能等方面与现代新农村相匹配。

  1

  第六条文化传承注重地方历史文脉传承,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依托传统建筑和空间场所,提升传统文化品位,增强地方文化识别性。第七条环境融合依托XX山水基调与原生地形地貌,展现依山就势、随意赋形的乡村风貌,通过场景的有机融合,丰富乡村风貌表现。

  三、设计导则第八条空间布局(一)肌理。尊重现有格局,在乡村现有布局和格局的基础上,协调与延续乡村现状肌理,避免新村的肌理与旧村的肌理生硬衔接。通过完善肌理布局、设置开放空间等形式,达到空间肌理的自然过渡。(二)场地。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与场地环境资源,避开有地质灾害的区域,宜采取沿河、沿山、分台等结合等高线布局的形式,避免大挖大填及破坏空间场景识别性的建设方式。(三)布局。建筑布局应结合地形地貌、山体、水系等自然环境条件,处理好山形、水体、道路、建筑的关系,因地制宜采用多样化的组织方式,避免阵列式单调布局。第九条建筑设计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的功能应符合乡村整体氛围要求,完善与弥补乡村基础配套设施不足的现状,增设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满足乡村生产生活需求,合理集中布置农村附属建筑,家庭散养禽畜应人畜分离,确保环境卫生。

  2

  (一)乡村整治保护村庄传统街巷格局、山水格局、村庄肌理、空间尺度等,并保持与乡土特色风貌的和谐。保护与修缮乡村古道、古街古巷、古宅古院、古寺古祠、古树名木、古桥古井、古碑、古墓葬、古遗址等历史建筑(构筑)物和环境要素。乡村历史建筑或传统风貌建筑类既有农房,按相关要求进行整修,在基本保持原有形式与风格的前提下,允许进行功能与内部格局的调整。一般既有建筑改造应避免过度装饰,色彩、风格与乡村整体风貌达到协调统一。装饰内容体现当地民俗文化,切忌西化洋化。(二)新建、改建、扩建建筑乡村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应延续原有肌理,建筑高度、色彩、形态与原村落建筑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大体量建筑。采用“青砖、灰瓦、悬山顶、花窗、门头、穿斗架”的客家特色元素,在造型上采用灰瓦悬山顶坡屋面(设有屋脊和封檐板)、木色穿斗架;在建筑外墙色彩上采用青灰色系面砖或土黄色系涂料饰面。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应按照《XX县客家特色农村住宅建筑图集》和《XX县客家特色建筑立面设计参考图集》要求建设。第十条景观环境营造与乡村有关的人文景观,拆除违章建筑及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破旧建筑。增设具有特色的配套与服务设施、指示系统等,增强乡村风貌识别性,烘托乡村整体氛围。

  3

  强化公共设施周边绿化水平,公共绿地应考虑村民休闲活动设施,充实人性化的小品设施,提升公共设施的舒适性。

  保护古树名木和村庄风水林,严禁乱砍滥伐。绿化树种选择应有别于城市绿化,突出乡村地方特色,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便于管护或不要管护的适生作物和植物。

  充分利用闲置地和不宜建设用地美化宅前屋后,可结合实际情况,以易养护乡土植物为主,铺以菜地,配植适宜的果树,达到绿化美化效果的同时,提高实用性。围墙可种植爬藤植物或作物,增加垂直绿化,彰显乡村特色的美好家园。

  四、奖惩政策第十一条奖惩分明各乡(镇)在审批农村新建、改建、扩建房屋时,应要求村民签订建设XX客家风格房屋承诺书,采用XX客家风格建筑通用图,收取保证金XXX元/户。房屋竣工后,由乡(镇)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组织对建筑风格进行专项验收。验收合格的全额退还保证金(不支付利息),并视立面建筑情况予以奖励(仅做灰瓦悬山顶坡屋面、木色穿斗架的奖励XXX元/户;按照《XX县客家特色农村住宅建筑图集》和《XX县客家特色建筑立面设计参考图集》添加了花窗、门头、挑托、吊柱等XX客家建筑元素的奖励XX元/户)。对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不予验收。

  五、保障机制第十二条日常监督

  4

  (一)村委会负责一级巡查监管,具体落实巡查、报告、监控工作,监督建房户严格按照审批的客家建筑风貌进行建设,并建立工作台帐。

  (二)乡(镇)负责二级巡查监管,是农房建设管理单位责任主体。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对接到举报或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不按照客家建筑风格施工的房屋,应及时劝阻,督促整改。

  (三)县政府负责整合现有执法队伍,建立完善“乡呼县应”的监管执法协同机制,确保农村村民住宅客家建筑风貌得到有效管控。

  第十三条经费保障奖励资金从旧村复垦指标交易资金列支,由县、乡(镇)财政各负担50%;工作经费从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对客家建筑风格验收合格的住宅补贴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村委会各XX元/户,村委会工作经费可作为巡查人员误工补贴。奖励资金和工作经费每半年向县财政申请一次。第十四条督查考核农村村民住宅建筑风貌管控管理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考评内容,由县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组织人员进行督查考核。

  六、附则第十五条本办法由XXXX负责解释。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

篇三: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

  附件1

  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2020年实施方案

  (下划线部分为结合南宁市实际增加内容)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现制定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2020年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一)完成1254个基本整治型、62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建设,推进12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二)推动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实施全域整治,按照“基本整治+示范带”模式,全力推进马山县环弄拉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武鸣区环大明山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示范带、青秀区“田园青秀”田园综合体示范带、良庆区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邕宁区乡悦四季示范带、江南区江韵扬美示范带等6条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巩固提升宾阳县“宾阳漫城”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示范带建设成效。(三)完成145个村屯公共照明项目建设、2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9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开展16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开工建设20个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完成17个村屯道路硬化、横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

  源化利用示范县创建、1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一批“七改造、十完善”项目(具体项目由各职能部门另行公布)。

  二、工作任务(一)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切实发挥我市各级干部和乡贤的模范带动作用,动员引导农村群众参与村庄建设,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结推广马山县林圩镇、良庆区那陈镇等地区“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主体、乡贤助力”的好经验好做法,指导村民自治,鼓励群众投工投劳自愿参与家园建设。(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市乡村办根据职能分别牵头)(二)开展村庄“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按照“三年扫一遍”的总体目标,坚持将“三清三拆”环境整治作为乡村风貌提升的重要基础,作为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举措,加强政府引导、基层党组织引领,充分组织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三清三拆”,以房前屋后、村头村尾和村屯内零星空地等为重点区域,以排水沟、池塘等为重点对象,大力推进庭院杂物、乱堆乱放处和池塘沟渠垃圾淤泥、漂浮物、障碍物等清理,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牵头单位:市乡村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市政园林局、市住建局根据职能分别牵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严厉查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部署要求,大力开展私搭乱建、违章建筑和残垣断壁等拆除整治,积极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将村庄拆通透、整干净。(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根据职能分别牵头)(三)开展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导各县区、开发区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开展村庄布局,优先在全市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产业基础较好、急需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潜力较大、积极性高且工作组织得力的区域中确定2020年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清单,年内开展并完成24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各地在编制村庄规划时,应组织规

  划设计人员深入村庄,了解村庄生产生活条件、历史文化和群众诉求等,合理确定村庄用地布局、产业发展、设施配套、风貌选型等内容,同时,加强村庄规划宣传引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村庄规划布局研究和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开展村庄规划成果编制。2020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示范带所在的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四)推动村庄特色风貌改造。依据资源禀赋、建设特色等,重点打造6条示范带项目,以示范带为中心辐射周边,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示范品牌,以点带面促进全面提升。保护乡村景观、乡土文化、传统肌理、空间形态;结合山形水势、自然风光,充分挖掘村庄文化内涵,开展景观绿化、雕塑小品、水岸步道等景观设施建设,塑造特色环境。精心打造示范村,突出抓好特色风貌、精致环境、文化挖掘、产业发展,积极引入新业态,大力培育发展产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推动建设运营一体化,促进示范村成为乡村振兴新载体。(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五)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继续开展村庄基础设施“七改造”和公共服务“十完善”行动,加快补齐农村建设短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推进“厕所革命”行动,加大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力度,推进行政村所在自然村或集中连片300户以上的自然村、集贸市场、中小学校、乡村旅游景区等人群聚集地区公共厕所的建设或改造。深入实施户用厕所改造,推进农村新建住房全面配套无害化卫生厕所,确保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保持在90%以上。完成17个屯内道路硬化和145个村屯公共照明试点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根据职能分别牵头)

  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分析各地工作进展情况。继续抓好垃圾收运、处置设施的更新改造,完成20个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经开区、高新区、东盟经开区等8个所辖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100%的村庄;武鸣区、邕宁区、横县、宾阳县等4个所辖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

  化片区县所辖贫困地区,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村庄。继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深入实施。大力抓好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回头看”,对整治不规范、产生新的污染或安全隐患的坚决予以整改。对各地推动排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实地抽查,并通报有关情况,对工作落后的地方进行约谈,确保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治任务。(牵头单位:市市政园林局、市住建局根据职能分别牵头)

  (六)加强农房建设和风貌管控。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自治区加强农房管控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严格实施“带图报建”和“按图验收”制度,切实将农房风貌管控起来。乡(镇)“四所合一”机构要按照一次性告知、先收件后补充、“最多跑一次”等要求简化审批流程,将办证时间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同时,对农房建设全部落实现场踏勘、批后放线、基槽验收、竣工验收“四到场”和审批程序、申请条件、建房名单、审批结果“四公开”制度。2020年6月1日,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制定和公布农村住房建设层数和面积标准,并基本完成本地区农房建设图集编制(市辖区可由设区市统一编制),供村民选用。(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根据职能分别牵头)

篇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工作心得体会

  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工作心得体会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工作心得体会龙游县全面开展的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工作,通过专班运作、试点先行,项目推进、长效管控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涌现出一批典型。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工作既是建设宜居生态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文明乡风,让百姓过上生活富裕的理想田园生活的必然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张晓峰书记在推进会上明确指出的农房管控风貌提升领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三是党建统领不到位。出现的这些问题,更是验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要推进好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工作,就要从“认清大势”上打好基础。这既是由省委、省政府对衢州、对龙游的定位所决定的。更是由县里“创建营商环境最佳县、基层治理最佳县和最有礼县城”的目标取向决定的。

  要推进好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工作,就要从“精心组织”上加倍努力。交通铁军团结群众工作法。对于拆违攻坚县交通运输局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团结一户拆除一户,拆除一户团结一片,边团结边拆除,越拆越团结,全力助推党建治理大花园凝聚民心。

  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工作,是贯彻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龙游实践,每个龙游人都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这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2

篇五: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

  新农村背景乡村风貌管控思考——以

  广西南宁地区农村为例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在新农村风貌规划建设中,进行专项村庄风貌管控设计,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专业的设计指导与设计图纸的支持,引导广大农民科学合理建设住宅,提高农房质量安全,彰显本土特色文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经济、适用、有当地乡土气息的现代化宜居农村住宅。

  关键词:乡村、新农村住宅

  1、乡村风貌管控的背景

  广西是少数民居聚居区之一,村落自带地域特点。但落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广大农村住宅有了显著改善。但随着乡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传统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村民日渐增长的现代化生产生活需求,城市化生活理念影响,乡村出现新老建筑风格“对撞”,一些具地域特色建筑特征日渐消逝。而农村住宅大多以村民自筹自建为主,由于长期缺乏相关专业人员设计指导与设计图纸支持,无论在平面或外立面因循守旧或盲目追随城市住宅。近些年来,通过政府层面组织编制了相关风貌管控导则与方案,以此建立乡村风貌管控机制,对村落风貌进行管控,引导建设具有广西地域特点与乡土特色的新农村民居,逐步实现乡村振兴与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

  2.村庄风貌管控的思路

  村庄的风貌管控的涵盖问题较为广泛,通过对南宁周边一些乡村的调研、分析进行风貌整治村落案例分析、以及以其他风貌管控导则分析,明确乡村风貌管控的措施应当具有适宜性、指导性与技术性。

  南宁周边村落多以壮族或汉族,及多民族混居为主,传统民居中既有山地民居干栏建筑,又有岭南汉式建筑,以及晚晴民国时期欧式建筑特征等。乡村风貌

  管控导则从对不同风格、不同时期地域建筑的建筑特征与色彩进行提取、地域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选用、新农村住宅户型设计、结构选型等角度出发,对村落中既有住宅建筑立面改造、修缮;新建住宅在户型、结构设备及建材施工指导与管控;并改造提升乡村道路;开放空间及乡村绿化景观整治,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农村,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更契合村民现代生产生活需求。

  3.乡村风貌管控策略

  因各新农村建设的地域特点与经济发展与文化特色不尽相同,因此在风貌管的导则具有适宜性,同时以指导性为主。管控整治的策略应该因地制宜,依据村落自身的特质与条件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实施。在具体的风貌管控中,应对对建筑进行分类整理,实行分级管控。

  3.1分类整理与分级管控

  首先根据地形地貌、民族聚居特点进行分类。南宁地处丘陵盆地,地形涵盖了山地、丘陵、平地三种类型。通过对现状地形分类,风貌管控中能快速有效分析村落基本的村落形态特征、建筑选址、建筑风貌特征等。其次,一般村落可以借鉴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做法进行分区,划定村落核心区与一般区域:核心区的民居应更为严格按照风貌导则方案进行建设改造,一般区域的则旨在建筑风貌上协调,弹性控制。风貌管控实施应预留余地,为乡村的经济转型创造条件,而非生搬硬套导则方案。例如一些村落自身自然环境优越,部分居民住宅改造作为民宿或者农家乐,其功能需求不再局限传统住宅布局。

  3.2村落景观营造

  村落景观与城镇小区景观设计思路是不同的。各个村落应该根据自身自然景观特点,实行差异化的整治,这也是有效避免“千村一面”的有效措施之一。村落内景观整治应该根据各村现状与经济条件,绿化植被选择上尽量采用当地的农业作物和果树,地面铺装应根据道路等级与实际实用需求进行硬化适当处理。村落内公共空间是村落重要的文化景观节点,是展示乡村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及田园乐趣的重要窗口。

  3.3建筑风貌管控

  3.3.1平面设计

  住宅的功能分区应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平面布局应契合现代农民生产生活切实需求。主要包括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基本住宅功能模块,以及符合农村生产需求的农具房、牲畜房、晾晒空间及贮藏间等附属功能用房。主要功能模块采光通风良好,尤其需要考虑适老化的设计需求。厨卫的排烟排气也要有适宜有效措施。

  3.3.2建筑风貌控制要点

  通过南宁周边传统民居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元素提炼和现代建造工艺特征,在风貌管控导则的设计方案中在民族、现代、简洁、精致四个维度,根据实用、美观、经济等原则,提炼出具有乡土特色的建筑元素,同时也是风貌管控的主要要点。

  1.建筑的材料和形式

  建筑材料的选择宜因地制宜,在不破坏当地生态条件前期下,就地取材,或者是当地建材市场长期供应且符合节能、环保、防火要求的材料,同时兼顾经济性。考虑当地的环境、气候、性能需求,符合住宅建筑节能计算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1.建筑体量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广西南宁地方性法规政策要求,对农村地区居民宅基用地及住宅建筑面积进行了限制,防止宅基地侵占生态红线、耕地及其他用地。在管控的设计方案中,住宅多以2-3层为主,避免过高过大的建筑体量对村落景观视廊造成遮挡。

  1.

  建筑色彩

  通常传统民居建筑色彩元素质朴,以突出材料机理体与色彩。因此通常单栋建筑总色彩不宜超过三种,充分利用乡土材料,控制外立面材料使用及比例。此外,也应考虑建筑色彩与村落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以实现建筑群体在形态与空间层次有张有弛,避免建筑与环境生硬过渡。

  1.建筑屋面及构架

  南宁地处我国南部,常年多雨,屋面形式以坡屋面为主。但同时考虑到当地居民晾晒需求,适宜以平坡结合的屋面形式,增加建筑空间变化,利用地形更易于营造建筑群的高低错落的空间形态。

  1.其他细部做法

  传统民居中一些建筑符号或图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或民族代表性。在新的农村住宅中适时表达这些建筑元素,更容易渲染出当地浓郁的历史人文氛围。例如窗花、山墙壁画等。

  4.风貌规划的实施机制

  新农村的风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更新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管控成果的落实需要行之有效的实施机制来保障。

  4.1公众参与性

  村庄风貌管控工作虽是地方政府推动和实施,但村民作为村庄风貌管控的最终受益人,在实际管控工作中需要处理好政府与村民的利益关系,明确各方的责任与职权,建立一种村民参与并监督的长效管控机制。村落的风貌管控组织实施者、相关职能部门也应给予相应的引导或技术支持。

  4.2“点—面”示范推动

  农村风貌整治试点对全面推动风貌管控作用非常重要。初期以一至两个单位的改造作为示范,从施工到最后建成,既可让村民看到建造工序,对最终成果也有更直观感受。通过点带面的方式,更有以利于推动村域内风貌管控治理工作。

  4.3建筑使用后评估

  乡村风貌管机制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建筑使用后评估上。在住宅建成(改造)后一年,回访居民、风貌管控实施部门等,调研居民及管理者对管控方案方案及其成果的使用后意见,进行使用后评估。可以以面谈、问卷调查等调查形式,充分体现公众参与性。

  参考文献:

  1.左力.村庄风貌整治规划设计的思考——以重庆市北碚区五新村为例[J].南方建筑,2009,(4):80-83.

  2.朱宇恒,吴锐.和而不同:新农村风貌规划建设的方针和原则——以长兴县五个乡村更新实践为例[J].城市问题,2010,(09):91-97.

  3.赵晓婷.新型城镇化下的冀中南地区农村自建住宅户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4.蔡嘉璐,赵波,魏文,黄祺炜,夏晨阳,李雯紫萍.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房风貌引导路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美丽乡村农民建房设计导则》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9:980-990.

  5.

  王轶伦.新农村住宅设计的批判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篇六: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

  2021年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实施方案

  2021年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实施方案为改善我市农村面貌和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根据《__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的指导意见》(_府〔2021〕__号)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书记__莅揭指示要求和市委_届_次、_次全会精神,将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农村优化发展,由表及里提升乡村风貌颜值、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振兴动力,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二、总体目标(一)

  “四小园”建设,沿主干道、公共活动场所周边等核心区域率先完成存量农房、公共建筑微改造。

  (三)

  2.严格落实“一户一宅”等宅基地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法律规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按照《__市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指引(试行)》要求,规范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村民建房应向具有宅基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自治组织提出申请,经公示和村级组织审核,符合资格条件的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批,禁止未批先建、超面积占用宅基地。经批准易地建住宅的,要将原宅基地退还村集体。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可以通过建设农民公寓、农民住宅小区等方式,满足农民居住需要。

  3.加强农村建房全程监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结合机构改革完善“一个窗口受理、一支队伍执法”的工作机制,推行村庄规划、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审批结果、投诉举报方式“五公开”制度,全面落实申请审查到场、批准后丈量批放到场、住宅建成后核查到场的“三到场”要求,规范有效管理村民住房建设。加强执法监管,涉及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行政执法权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__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行政执法权的公告》行使,依法组织开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涉及农村建房、宅基地使用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加强对历史遗留问题的研究处置,按照“依法依规、尊重历史、分类指导、逐步化解”的原则分步妥善解决。

  4.盘活农村土地资。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尊重村民意愿和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通过有偿转让、有偿调剂、有偿收回等方式,引导村民有序规范退出宅基地。拆旧复垦腾退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应优先保障所在村村民新增宅基地需求、村庄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需要。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除依法需上缴的外,全部用于农业农村发展。鼓励宅基地使用权人经本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后,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符合条件的村民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收储再利用机制,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盘活农村土地资。

  (二)因地制宜提升乡村风貌1.全面摸查、有序推进。一是以县(市、区)为单位,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摸清各地风貌提升需求和沿机场、高铁、高速公路、景区周边村庄数量,按照整

  治提升类、保护修复类、地域特色类等3个类型进行归类。同时,摸清存量农房和具有历史价值的祠堂、传统民居、历史文化建筑和古驿道、遗址等历史文化资,登记造册、建立台账,为推进一体化整治和风貌提升打好基础。

  二是在全面摸清村庄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梯次提升的要求,以县(市、区)为责任主体,乡镇(街道、场)、村(社区)为实施主体,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范围、工作目标、年度计划、激励政策、保障机制等,以各类示范村和沿边沿线村庄为重点,务实有序提升乡村风貌。

  2.分类提升乡村风貌。一是整治提升类村庄,要巩固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重点清理整治破旧泥砖房、削坡建房、危房和违法建筑,推进基础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和农房立面改造等,充分体现乡土气息和良好生态环境。二是保护修复类村庄,结合全市传统古村落保护活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安排,重点保护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和活化利用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红色遗址以及古驿道等,修缮和改造要严格审批、科学实施,确保修旧如旧;要注重挖掘其背后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名人轶事,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农村历史故事,为乡村风貌提升注入历史文化内涵。三是地域特色类村庄,对具有山区、平原、水乡、滨海等不同地域特色的村庄,要合理定位村庄主题特色,重点挖掘其地域特征和传统文化习俗,做到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体现人文个性特色。3.推进农房微改造。各县(市、区)要对存量农房依据安全性能、建筑风格、住房用途、历史价值、是否合规合法等因素,分类施策统筹组织进行微改造或保护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村推进农房外立面改造,但不得过度装饰和大拆大建。对结构完整、风貌和谐、质量完好、合规合法的传统民居等存量农房应保持现状;严重危及安全、无纪念价值的要清拆整治;对年代久远、局部破损、有地方特色和使用价值的传统民居等建构筑物可加固修缮、活化利用;对无乡村风貌特色、水泥框架结构为主、“火柴盒”式的新屋,要突出潮汕、客家等地方特色,结合当地实际,统一风格、统一色调、统一规范进行外立面整饰或局部改造。农房微改造

  要注重乡土味道,强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保护乡情美景。鼓励采用传统建材或新型轻质环保建材,对屋顶铺瓦戴帽,有条件地要安装山墙、翘脊;对进村大道、主干道、公共场所的临街建筑门头、楼层界线等加装斜坡式屋檐;窗户加装窗棂;墙边、门前铺设人行道,有条件的植树绿化、安装路灯,形成风格统一、错落有致、新旧协调的村庄风貌。

  4.开展特色景观微塑造。各地要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地、清拆形成的空地,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丰富乡村形态,形成兼具生产性和观赏性的特色景观。

  一是通过小品配置、植物造景等塑造村口景观,体现村庄特色与标志风貌。二是结合农村“水岸同治”,推动生态驳岸、亲水平台建设,加强河岸绿化,塑造滨水景观。三是实行清旧补绿、拆旧建绿、积极选用乡土树种,对村房前屋后、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闲地进行规整植绿、建栅栏圈围,塑造乡村森林美景。四是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参与路灯建设,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灯具,提升村居亮化率,塑造亮化景观。五是注重围墙、绿篱等围合构筑物和庭院出入口的美化处理,营造户户皆美景的环境效果。5.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四个一”示范行动。一是省定美丽乡村示范县揭西县要以县为单位整县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率先示范带动。二是示范县以外其他县(市、区)每年各打造_个以上示范片(带)示范带动。三是示范县所辖镇(街)和示范镇(街)整体推进以外,其他镇(街)每年各打造_个以上示范村示范带动。四是2021年以后新创建的美丽宜居村各打造_个以上自然村(或片区)示范带动。各地示范片(带)建设要以沿机场、高铁、高速公路、重要景区周边的村庄为重点,开展沿线一体化整治、农房微改造和绿化美化;要以各类示范村、历史文

  化村、旅游景区等为主要节点,塑造节点景观,规范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指引牌等,建设美丽驿站和风景长廊。要结合“四好农村路”和村内道路硬化、古驿道保护修复利用、万里碧道建设等工程,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草和路桥、水利等设施对乡村风貌塑造提升的重要作用。示范村建设要围绕村庄自然肌理、建筑传统、历史文化等要素,对重要节点、公共设施和标识、主干道路以及河流岸线等环境设施进行系统构建和整治提升,整村打造乡村风貌特色村。

  五、强化保障机制(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农房建设管控、乡村风貌提升和宅基地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统筹谋划全市乡村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和宅基地管理工作,指导督促各地各单位推进落实相关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作为此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将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建立定期通报、函询约谈、追究问责等制度机制,压实县级主体责任,确保镇、村实施到位。各地要结合实际建立工作机制,推动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二)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地市统筹、县为主体、镇村实施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协调推动市有关部门制定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检查指导和工作调度;会同市司法局、自然资局等部门拟订宅基地管理的有关政策措施,并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市自然资局指导各地落实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制度,做好村庄规划评估和优化提升试点工作,贯彻落实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相关政策。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制定农村住房建设管控和风貌提升指引及负面清单,指导推动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编制农房设计图集;会同市人力资社会保障局制定发挥乡村建筑工匠作用的政策措施。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制定以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风貌提升的相关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各地开展保护和活化利用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红色遗址以及古驿道等工作。市水利局组织开展河湖整治,推动生态驳岸建设,指导各地做好水利设施与乡村风貌提升的对接。市林业局组织指导各地开展乡村美化绿化工作。市交通运输局组织指导各地做好“四好农

  村路”、村内道路硬化,做好道路、桥梁与乡村风貌提升的对接。市金融工作局会同__银保监分局指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农房风貌管控工作。市发改局、民政、财政、国资、档案、文史、地方志等部门要围绕部门职能强化支持保障。各县(市、区)要参照市的做法,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各项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

  (三)加强资金保障。各县(市、区)要统筹用好省、市涉农资金,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引导发动金融、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强化资金保障。要发挥金融支农作用,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各县(市、区)可在省、市涉农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贴息,支持村民或企业贷款,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参与新建、改造农房和乡村风貌提升。各地要持续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发挥乡贤作用,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四)强化激励机制。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制定出台优化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流程、奖补激励等政策措施。要做实做细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库,采取竞争性分配等方式,将财政资金优先投向群众积极性高、项目储备好、工作推进快的村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要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对依照统一风貌指引积极申报新建、改造农房的村庄和村民给予适当补贴支持。

  (五)强化用地保障。对符合要求的村民住房建设用地应保尽保,保障村民“一户一宅”和“住有所居”。积极盘活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低效建设用地开展拆旧复垦,为村庄发展腾出建设空间。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不得违法违规买卖或变相买卖宅基地,严禁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在优化提升村庄规划时应加强对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的空间保障。

  (六)加强人才和技术支持。各县(市、区)住建部门、自然资部门要牵头成立县级农村风貌提升专家指导组,加强对存量农房改造、新农房建设和乡村风貌提升的技术指导。深入推进“三师下乡”“大师小筑”、专业志愿者等设计下乡专业技术服务,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鼓励建立驻镇(村)设计师制度。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扶贫干部、乡镇村干部和建设管理人员培训,充实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队伍,为工作开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七)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乡镇(街道、场)要成立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的工作机构,积极配合做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开展设计和施工指导;要建立乡村建设协管员机制,参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监管和后期管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务监督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发动村民投工投劳、积极参与;要积极推行“农民工匠”模式,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动村民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建设成果。

  (八)加强督查督导。将农房建设管控、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房建设管控、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建立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制度,扎实推动工作开展。

  (九)营造良好氛围。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农房管控、乡村风貌提升的宣传引导,开展进村入户、进田间地头宣讲活动,广泛动员、争取农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组织开展美丽乡村、线路、特色村评选和现场交流会等活动,通过“现场比武”“打擂台”等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宣传,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推荐访问: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 风貌 乡村 房管

版权所有:振驰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振驰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振驰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10023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