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言文常见句式3篇

时间:2023-02-05 13:50:07 来源:网友投稿

古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1  1、判断句式  1)“……者,……也”式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2)“……,……也”式  曹公,豺虎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文言文常见句式3篇,供大家参考。

古代文言文常见句式3篇

古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1

  1、判断句式

  1)“……者,……也”式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2)“……,……也”式

  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3)“者““也“都不用式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屈原列传》)

  4)用“皆、乃、为、即、则”表示判断。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用“是”直接表示判断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2、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就是宾语移置在谓语之前。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有下列五种情况: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沛*在?(《鸿门宴》)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

  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3、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4、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5、介词结构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的现象,一般由“与、以、为、自、于、”等为标志。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6、省略句

  1)主语省略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2)谓语省略

  一鼓作气,再(击鼓)而衰,三(击鼓)竭。(《曹刿论战》)

  3)宾语省略

  动词宾语的省略

  例:屠惧,投(之)以骨。(《狼》)

  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4)介词省略(以省略“于”最为常见)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7、被动句

  1)“……于……”式。例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

  2)“……见……”式。例如: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于……”式。例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为……”式。例如: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5)“……为……所……”式。例如: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高祖本纪》)

  8、固定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常将某些虚词结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这种习惯使用的句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常见的固定句式如下:

  “(其)…之谓也/矣/乎”

  “…(有)无…以…”

  “得无…乎”

  “孰”与“…孰与…”

  “有…者”

  “与其…孰若/岂若…”

  “…有(无)所…”


古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3篇扩展阅读


古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3篇(扩展1)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3篇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

  教学时数:共计8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判断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实施过程: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之人。”(方柯,是*人)

  3.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4.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被动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被动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二)被动句

  什么是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被动句总结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1、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省略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省略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例如(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

  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5、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省略句总结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宾语前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宾语前置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

  沛*在?《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成语)

  惟利是图(成语)

  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主语后置;固定句式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主语后置;固定句式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七、八课时

  教学内容:特殊文言句式的判断及翻译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准确判定不同句式,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特殊文言句式的判断及翻译

  一、请翻译。

  判断句式

  1、有亭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4、臣本布衣。

  5、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6、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7、济北彀城下黄石即我也。

  文言文判断句式常见有3种

  1、①……者……也

  ②……者

  ③……也

  2、句中不用“者”,句末不用“也”。

  3、用“乃”“为”“则”“即”等词表判断

  三、请翻译

  省略句式

  1、(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以钱覆其口。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小惠未遍,民弗从(之)也。

  4、以(之)告富者。

  5、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归纳:

  1、补充省略成分,应结合上下文语境。

  2、省略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①主语省略②谓语省略

  ③宾语(包括介词“以”的宾语)省略④介词省略

  3、译成现代汉语时,为做到语句通顺,该补充的应补充。

  四、请翻译。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2、吾尝疑乎是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以梃与刃,有以异乎5、咨臣以当世之事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7、尝射于家圃

  归纳:

  介宾短语后置句: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往往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前面作状语。

  五、请翻译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提宾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提宾式。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如:“何苦而不*?”(“何”是“苦”的宾语)1、子将安之?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何以战?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

  六、作业:

  自己总结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特点,并能够找出典型例子。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2

  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

  教学时数:共计8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判断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实施过程: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之人。”(方柯,是*人)

  3.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4.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被动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被动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二)被动句

  什么是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被动句总结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1、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省略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省略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例如(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

  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5、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省略句总结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宾语前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宾语前置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

  沛*在?《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成语)

  惟利是图(成语)

  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主语后置;固定句式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主语后置;固定句式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七、八课时

  教学内容:特殊文言句式的判断及翻译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准确判定不同句式,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特殊文言句式的判断及翻译

  一、请翻译。

  判断句式

  1、有亭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4、臣本布衣。

  5、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6、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7、济北彀城下黄石即我也。

  文言文判断句式常见有3种

  1、①……者……也

  ②……者

  ③……也

  2、句中不用“者”,句末不用“也”。

  3、用“乃”“为”“则”“即”等词表判断

  三、请翻译

  省略句式

  1、(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以钱覆其口。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小惠未遍,民弗从(之)也。

  4、以(之)告富者。

  5、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归纳:

  1、补充省略成分,应结合上下文语境。

  2、省略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①主语省略②谓语省略

  ③宾语(包括介词“以”的宾语)省略④介词省略

  3、译成现代汉语时,为做到语句通顺,该补充的应补充。

  四、请翻译。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2、吾尝疑乎是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以梃与刃,有以异乎5、咨臣以当世之事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7、尝射于家圃

  归纳:

  介宾短语后置句: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往往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前面作状语。

  五、请翻译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提宾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提宾式。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如:“何苦而不*?”(“何”是“苦”的宾语)1、子将安之?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何以战?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

  六、作业:

  自己总结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特点,并能够找出典型例子。


古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3篇(扩展2)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特殊句式3篇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特殊句式1

  固定句式又称“固定词组”或“固定结构”。指在句子中,用法和格式比较固定的词组,他的中间有的可以加入词、词组,使得句子结构完整。固定格式往往前后呼应,互相配合。大致可以分为七类:

  1、表达陈述语气的有:“有所、无所、有以、无以”等;

  2、表达疑问语气的有:“何所、安所、何以、奚以、无以”等;

  3、表达反诘语气的有:“何(奚)为、何(奚)……为、何(奚)……以为、何……之有、有何于……、奚有于……、于……何有、何有、不亦……、何用……、焉用、奚用”等;

  4、表达推测语气的有:“得毋、得无、得微、得非、毋乃、无乃”等;

  5、表达感叹语气的有:“何其、何……之、何等”等;

  6、表达否定语气的有:“独唯、唯独、非独、非徒、非直、岂独”等;

  7、表达比较语气的有:“孰与、与……孰、与其……孰若(不若、不如)、与其……宁(抑、亦)”等。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特殊句式2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地,盖上出也.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文言文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被动句 例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常见判断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例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2、“……,……也” 例如:段公,仁信大人也.

  3、“……者,…….” 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

  4、“……者也.” 例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通过句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表判断.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做判断词,在汉以后做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是表示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为表示判断)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为表示判断)

  (二)省略句

  省略句:将句子中某些成分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如下:

  1、省略代词

  例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等.

  例如: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

  (三)被动句

  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常见被动句有两大类,一种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一种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需要结合文意来判断.

  1、有标志的被动句

  ① 而君幸于赵王.(……于……)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④受制于人.(……受……于……)

  ⑤为天下笑,何也?(为)

  ⑥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⑦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2、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用动词直接表示被动意思,结合文意判定.

  例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被……缠绕

  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四)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有两种类型:

  (1)动宾结构(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要前置)

  (2)介宾结构(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

  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

  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前置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古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3篇(扩展3)

——文言文固定句式结构解析

文言文固定句式结构解析1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古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3篇(扩展4)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5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1

  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连词:

  A.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B.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C.表示顺承,相当于“然后”。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D.表修饰,相当于“地”。例: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E.表并列,相当于“并不是……而只是……”。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2

  疑问代词:

  A.代事物,可译为“什么”。例:子何恃而往?(《为学》)

  B.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C.代原因,可译为“何故”“为什么”。例: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3

  语气词:

  A.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B.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C.表示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介词:

  A.表示时间,可译为“在”“从”。例: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B.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4

  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副词:

  A.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B.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却”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5

  副词:

  A.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出现,可译为“已”“已经”等。例:*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B.与“而”组成固定词组,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与前一个动作行为相隔不久,可译为“不久”。例: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古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3篇(扩展5)

——时间的文言文翻译

时间的文言文翻译1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古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3篇(扩展6)

——狐假虎威文言文的翻译

狐假虎威文言文的翻译1

  《狐假虎威》文言文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狐假虎威》翻译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此刻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齐)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明白野兽是害怕自我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狐假虎威》的故事讲完了,是不是对你的学习帮忙呢?期望对您的学习和做人道理能够有所启发哦~多愁善感的句子

推荐访问:句式 文言文 古代 古代文言文常见句式3篇 古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1 古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100个

版权所有:振驰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振驰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振驰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10023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