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文化的概述(4篇)

时间:2023-07-23 15:24: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述

  

  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作用-体育文化论文-文体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校园体育文化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文章从校园体育文化概述、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三方面进行探析,以凸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增强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文化;促进作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交往能力;个性化发展

  一、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所谓的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是在学校的区域内,师生在实践期间创造的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和,其不仅是体育文化中的一个分支,也是学校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文化色彩和现代教育色彩,这是体育文化在校园中存在的一种状态。基于广义角度而言,校园体育文化重点为师生在体育活动以及

  运动期间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基于狭义角度而言,校园体育文化重点为教师充当主导者、学生充当主体,在学校中逐渐发展的一种文化教育形态,涉及体育文化精神、体育思想、体育思维能力等。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其一,时代性。学校是文化教育的二、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重要场所,肩负着教育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主要的目标是使学校文化教育与时代相契合,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优秀的校园体育文化一定体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体现出时代的精神,所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要具有时代性。其二,导向性。学校是学生

  成长的摇篮,所有的建设都应该以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为中心,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同样如此。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长目标进行定位,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所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要具有导向性。其三,创新性。创新作为新时代的主题,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离开创新,科技生产力就会止步不前,社会各项事业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体育文化建设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具有创新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是最富有创新力的群体,所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性。

  在培育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注重体育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它是校三、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体现在体育精神、体育设施、体育教学以及体育活动的诸多方面,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重要作用。

  体育锻炼具有

  功能,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体质,1.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这是体育运动的本质。学生学习需要大脑的支撑,如果身体不健康,就会影响到大脑的正常发育,进而会影响学生的自主活动。现阶段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害怕吃苦的心理,自主参与体力活动的几率降低,体质比较弱,甚至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患上疾病。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在体育锻炼阶段初期,学生会比较被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不高。但随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他们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会逐渐提高,很快便会适应体育锻炼。此外,校园体育文化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校园体育文化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难免遭遇一些挫折和坎坷。有些学生还会因为父母情感不合,或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产生心理障碍。校园体育文化对应的活动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让学生心情愉悦,调节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让学生变得乐观开朗,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和生活的阴霾。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深刻的影响和教育,有利于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此同时,学生会增强学习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部分学生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存在畏惧交流的心理。这些学生往3.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往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很少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性格孤僻,行为执拗,很难融入群体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校园体育文化便会凸显出应用的教育价值,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在体育运动中,每

  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位置,且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其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会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在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时,学生内心会感到无比喜悦和开心,获得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产生与他人沟通的愿望和动力,还会逐渐增加互动的朋友圈,从而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多样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内容丰富,能适应4.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自主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性格开朗的学生可以选择足球或体操等运动项目,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选择乒乓球或体育舞蹈等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项目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能促进学生个性化特征逐渐显现。此外,校园体育文化还包含创新元素,尤其是一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意志以及情感等。学生在充满体育文化的校园中成长,会不知不觉地加强对体育的认知,增强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便于体

  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学生的体育素质得到提升,综合能力得到培养,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四、结束语

  义,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要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予以高度重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采取科学的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势,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贺.农村小学体育文化在校园中的作用[J].青少年体育,2018(06).

  [2]周志运,李波,陆方中.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吸引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体育教学,2018(12).

  [3]兰林,王仙,陈福梅.学校主题式体育文化节开展的设计构想与案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8(10).

  [4]杨柳青.校园体育文化的特色引领与建设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7).

  [5]闫伦朋.构建校园体育文化从“五点”抓起[J].中国学校体育,2019(03).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

篇二:校园体育文化的概述

  

  认识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而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它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有机整体。作为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同时它也是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于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校园文化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以及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校园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人么你在时间过程中所创造的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体育文化和四肢学校所有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等活动中所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员工们的体育文化要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即意识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类文化均有助于人们的心里调节,满足师生员工对精神文明生活的需要。

  校园体育文化包括体育教学、健身锻炼、体育竞赛、体育表演、道德行为、制度规范等。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手段和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催人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协调人机关系,消除精神烦恼,给人预约,使人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只是和思维师爷,最终达到培养创造精神,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和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

  从社会角度审视,体育文化的存在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需求。体育已从简单的肌肉运动与文化隔离的状态下解脱出来,成了既是体育又是文化,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既是运动又是教育,既能观赏又能参与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教育与现代体育这两大人类文化体系的教诲处,生存着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它是整个体育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教育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

  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就是校园精神,而校园精神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有人把学术文化比作校园精神文化只收,而把体育文化看做是校园精神文化支取。因此,体育文化最欧威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邢台构成了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题的,以可谓体育文化委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也是在一定深灰政治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对改善大学生的智力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传承、借鉴人类社会的文明,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的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在此总是指导下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奥林匹克旗帜上的五个环象征着五大洲,战士一种世界大团结的精神;奥林匹克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强调拼搏和进取的精神;中国申奥标志中的太极拳形象,战士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容;中国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是在改革开放中富强起来的中国面向世界的宣言;每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多少中国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这下就是体育精神。

  从爱因斯坦坚持体育锻炼、邓亚萍连连获得世界冠军和雷.尤瑞命运改变的故事中,都能体现出体育精神来。邓亚萍克服自身条件的不足,贼赛场上勇敢拼搏的精神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对邓亚萍有着很高的赞赏,他曾说过“邓亚萍是我本世纪见过的最好的运动员,它是奥林匹克精神有力的诠释者”。马燕客服伤病困扰,获得奥运会冠军的故事,也很好的体现了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核心精神。牙买加运动员奥蒂连续多年都没有取得金牌,为什么还坚持不懈?奥蒂被称为“永远的伴娘”,因为她参加了多次奥运会和世界田径锦标赛,获得过三十多块奖牌,却从未获得过金牌,但她坚持不懈,40多岁仍然奔跑在竞技场上。人们称她为“失利者”而不是失败者,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奥运会提倡的“重在参与”、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的精神。

  体育室一种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奥运会承载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等精神内涵,奥林匹克是体育精神的代名词,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神圣休战”、以追求和平与友谊为特征的精神,为我们所向往;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称为人们追求的理想;锻炼体能、展现健与美成为人们追求的咪表。爱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白奇迹。体育精神让人们之间更容易交流沟通,让合作更广泛,让处处出现新的可能性。

  校园体育文化中包含了塑造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自体育从社会生产劳动中剥离出来,人们就不断地利用它向自身极限挑战。每个人在任何一次冲击极限的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非凡的体能和体力,跟需要的是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纵观现代社会,环境的优越、物质条件的改善使广大学沈的身体条件有了较大提高,但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却又滋生了许多负面的东西,诸如“对人生目标追求缺乏信心和耐心而无信仰,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正确对待而怨天尤人”,这些缺少精神和理念的人必然容易受到环境优劣的影响而缺乏主观能动性。有资料表明,大学生30%以下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20%的学生感到烦恼的原因来自于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信息刺激与社会环境,面对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不能用平和的新特去正确对待。实际上校园内的体育竞赛获训练等同于校园体育文化范畴的活动,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和不屈不挠拼搏精神的有效途径。北京大学“山鹰社”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吸引许多青年学子的参与,就是因为他们在参与训练或去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意志的磨练,才敢直面成功或失败;他们在不畏艰辛的奋斗过程中自觉弘扬顽强的拼搏精神,以此养成对真理执着的追求和对人生目标的坚定信念,这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的责任,更是大学体育的任务。

  校园体育文化中包含了塑造“公平”的竞争意识和精神。公平竞争是所有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公平竞争精神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不畏强者、敢于竞争、敢于胜利、善于竞争、善于胜利的优秀品格;另一方面,贡品竞争精神倡导“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规范,以此表现出良好的竞争道德。任何一项体育赛事都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进行的,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才有规范的行为方式,使体育的魅力深入人心,这与倡导“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光明磊落”的人格具有一致性。今天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使社会各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人由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大锅饭、铁饭碗”的思维模式,面对现实表现出极不适应,往往利用一些不正当手段来谋取私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社会,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参与和适应“公开、公平、公正”的大学体育比赛,有助于大学生体验和时间“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规则,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篇三:校园体育文化的概述

  

  探析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及其内涵

  以现代体育教育的基本观点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及其内涵进行探索分析,认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功能表现在教育培养功能、激励凝聚功能、健身娱乐功能和导向功能等方面,并指出校园体育文化的独特内涵,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

  标签:校园文化;体育文化;功能;内涵

  体育文化是体育运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具备文化的各种功能与特征。作为体育文化组成部分的校园体育文化,旨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它是体育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目前,面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必然引起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需求的深刻变化,因此,在不断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及其内涵应该得到正确的理解与运用。

  一、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功能主要表现在传承体育文化,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等方面。另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学校在长期的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育下发展起来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并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对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有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体育文化,对低俗的文化和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从体育教学理论来看,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都起着显性和隐性的重要作用。

  1.教育培养和完善学生个性的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的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隐性的教育形式上,在具体的体育活动中,通过有组织的统一安排,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公平竞争,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校园体育文化特有的教育功能,就是把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完善学生健康向上的个性与形象。

  2.激励凝聚的功能

篇四:校园体育文化的概述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

  摘要: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接触最为广泛,最有活力,最富创意的一种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对广大师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发展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健身,健心,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体育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完善心理特质;从教养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体育参与态度,动机,兴趣和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从社会学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开展以竞技体育,传统保健体育,现代健身体育和娱乐体育为内容的体育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而且营造了高校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人人参与体育,显示出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人才塑造所起的积极作用,赋予了体育以新的意义。本文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从四各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概述。了解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结构及特征。第二部是介绍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第三部分是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存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完善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文化;

  价值;

  对策

  目

  录

  一、简述校园体育文化的概述..........................................3(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3(二)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

  ........................................3二、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4(一)教育价值

  ..................................................5(二)激励价值

  ..................................................5(三)增进体质健康

  ..............................................5三、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存的问题分析..................................5(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没有得到重视

  ..............................5(二)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认识局限性

  ............................6(三)缺乏政策引导

  ..............................................6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6(一)管理者要更新观念,优化管理理念和手段

  ......................6(二)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建立良好的校园体育教学环境

  ..............7(三)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8(四)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8结语................................................................8参考文献............................................................一、简述校园体育文化的概述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的交叉点,它既是校园文化主要的形式和内容,也是体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对于丰富校园的课余生活、正确引导在校师生的价值观、增强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在校学生的的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非常现实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有着很多的版本。杨文轩、曲宗湖在《课余体育新视野》中将校园体育文化定义为:“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任塘珂、周明华则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就是指一间学校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所养成并流传的带有连续性、普遍性并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有着浓厚体育特色氛围气息的环境,它是以校园作为空间基础的,以师生员工为共同参与的主体的,以体育活动为手段的,以各种体育比赛为主要内容的,是具有独特表现力的一种文化形式。

  结借助学者张岱年老师的观点,校园体育文化就是在校园范围内发生的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一种文化现象,是指以校园为空间,师生员工所共同采取的实践活动方式、及其信奉的体育精神的总和。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

  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是保持校园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完整性,并具有强

  大功能的内在依据,它同时又决定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校园体育文化构成要素的研究者持有基本相同的观点,但却有着各不相同的要素组合方式,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校园体育文化结构。

  本文认为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结构,和相对开放的系统。它同样由四个方面构成:

  第一是体育物质方面,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满足主体,也是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基本保障,它包括了设施、器材、体育装备及各种体育形态等。第二是体育制度方面,指对体育有规范作用的学校的各种体育的法规、条例,学校制定的有关体育的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各种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则等,它们对于在一定范围内对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体育行为,有着一定的强制性,除此之外,还包括学校的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运动队、体育部等体育类社团组织(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制度方面是关键,对于其它的三个方面起着联系作用,它是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中最具权威的因素,并规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整体性质。第三是体育行为方面,指师生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用约定的方式形成的体育行为规范,主要是用体育习惯来体现,另外还包括体育风尚、体育情趣等。第四是体育精神方面,起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体育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其中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是体育的价值观念。它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目标。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

  我国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以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发展起来的。早年毛泽东主席曾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是载知识之车?,德智皆寄予体,无体则无德,智也。”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指出:“所谓体育的价值即健全的人格,分四育,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因此体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体育文化的价值就从不同的视角展现出来,体育文化的价值不存在于直接提高物质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而在于提高人的人文素质,思想道德和审美素质。因此,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现在:教育价值、激励价值、增进体制健康价值、社会价值、校园体育文化对建设校园文化的价值等。我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

  (一)教育价值

  校园体育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校园,并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校园的每一个人。校园体育文化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最终目标中负有不可替代的责任,主要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训练、竞技比赛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等使得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变的有意义。在校园体育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一直都是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园文化主体,获得摄取“传道、授业、解惑”和“训练、健体、获知”这一文化价值的人生意蕴的全面的体验。校园体育文化充分发挥体育文化所包含的教育功能,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并为创造和发展人类优秀体育文化成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激励价值

  体育的激励价值常常表现在人的精神、信仰和情感情绪的爆发。体育的剧烈对抗和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产生许多因素能刺激人的情感,而使人心理平衡发生变化。积极的影响能使人得到满足,振奋人心,而消极的影响会使人产生颓丧、气愤情绪。无论中国女排取得“五连冠“的辉煌,还是雅典奥运会上刘翔的历史性的突破,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极大地激励了广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

  (三)增进体质健康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必定是人格健全、有着健康体魄的人。今天,人们享受着工业文明创造的日益优越的物质生活。脑力劳动的增加、体力活动的减少、长期伏案学习所导致的运动不足、肌肉饥饿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因此,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已得到蓬勃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而且能保持清醒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人们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使自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功能提高,呼吸功能增强,对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能防治疾病,延缓衰老。

  三、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存的问题分析

  (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没有得到重视

  目前,在我国很多学校都是重视文化学科的教育,而忽视了体育文化建设,甚至有些学校的体育课,都被其他的学科占用,或者是上体育课,自由活动等等问题,致使学生体质下降。

  (二)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认识局限性

  近二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不断提高,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这种提高与转变往往只停留在体育理论界的学术层面,尚未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的重要性。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对校园体育文化深层次的认识还微乎其微。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缺少了学校的政策优势。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由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复杂的、有机的开放的文化系统。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绝大部分人只是把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认为是多办上几会体育竞赛,在比赛中获得更多奖牌。这一认识的局限结果,只是对校园体育文化在形式上的重视,反而忽略了体育在精神层面的文化,特别是隐性的体育制度文化的建立和体育精神文化的构建,这一认识局限,也导致了对体育文化建设的困难性、长期性估计不足,系统性认识不够,从而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无法向高层次、纵深化的方向发展,也最终导致了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简单化和弱化。

  (三)缺乏政策引导

  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不会自发产生,需要通过行政力量来引发。宏观上,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要在国家进行政策引导的前提下开展。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是决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否可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微观上,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受到学校自身在管理,财政等相关政策上的扶植与引导力度的影响。如果学校有建设其校园体育文化的愿望,却无法在保障校园体育固有属性和功能的前提下,对自己做出特色性,针对性等的调整,那么进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就毫干章义。

  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管理者要更新观念,优化管理理念和手段

  新中国成立

  50多年来,我国已经制定了很多体育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

  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校园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了保障作用。但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一些校园体育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式下的要求,因此,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高校的体育制度,用规范化、法制化的制度确保校园体育文化的整合顺利进行。

  由于受“重文轻武”传统文化思想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真正确立校园体育的合理地位,这种现象就算在高等学府中也不罕见。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中央国提出了加强进行素质教育,并强调了校园体育活动在学生素质的教育中所处的基础地位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己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学校要构建自己的校园体育文化,首先是要贯彻落实各种体育法规,改边管理手段和更新管理理念,并依据本校具体的情况,有的放矢的制定有关的政策和实行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建立良好的校园体育教学环境

  学校体育的教学方式在现在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考试评分为主。尽管研究对象在某些方面的边革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成果,比如利用体育俱乐部进行教学活动,专业技术教学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单一的量化评价已开始向综合评价过渡,但真正的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的校园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仍不够理想。

  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应采用打破年级、班级的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育方式,倡导学生的参与度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在改变阶段评价和考核的基础上,实施整体评价和考核。使所有的学生能够在整个的受阶段始终如一地坚持体育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体育活动的参与。

  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地位,忽略学生在上课时的主要地位,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意愿,容易使出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心理隔阂。学与教的兴趣、动机、意向总会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无论是认知能力的提高,还是技能的增加,又或者是良好的体育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都能在体育课的教学的心理环境中默默地进行,其中心理环境决定了学习的效果、总量、接受程度以及集体的情绪,这种心理环境在同学们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体育教学利用设施以及场地的变化,创造协调、合理、适合运动、有创意项目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最佳情绪,达到最好的心理效应。

  (三)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校的领导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他们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行政决策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体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营造。学校中主管体育方面的领导应当采取经常和体育教师开研讨会,并身体力行的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组织阅读体育方面的文献等方式以提高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改变他们的办学思路。利用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经验,做出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利的行政决策,有了学校主管领导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提倡,为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提供保正。

  (四)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体育教研部应积极主动地协助学校的主管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长远规划;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档案,学生的体育考核成绩也应当建立档案。这些制度除了教育部下发的学生课堂常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外,还应当把学校体育的教学活动、运动场馆、运动器材、竞技比赛管理等都制度化,并且保证严格实施,有效进行,进一步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这些规章制度,由他律过渡为自律。从而使学校体育工作得以广泛开展,运动水平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校园体育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重视,体育锻炼不仅是国家和单位的事,更是个体追求幸福生活的大事,学校领导和各级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在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利用高校资源,积极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运动健身价值,激励价值,体育教育价值,人文价值,竞技和竞争价值和审美价值等。

  参考文献

  [1]徐伟.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其育人的内在机理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1:94-99.

  [2]胡启良,兰自力,王云玲.论校园体育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2:70-73+89.[3]龚建林.我国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转型与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10,02:223-226.[4]梁培根,蒋琴华.江苏省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3:92-96.[5]姜志明,刘甄悦.中外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09:105-108.[6]顾春先,何文涛,胡波.我国普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8:19-22.[7]程一辉,庄志勇,苏振南.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价值取向与建设性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7,03:91-93+96.[8]傅强,金林群.校园体育文化提高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在机制[J].体育学刊,2014,01:73-76.[9]胥万兵.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07:83-85.[10]梁培根,林虹.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论建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05:83-85.[11]何文涛.校园体育文化对和谐校园构建的作用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72-75.[12]王艳云,左成.探析我国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9:1177-1178+1184.[13]张天峰.试论高校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的隐性课程价值——以隐性课程的课程、文化要素为切入点[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92-95.[14]张红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对策探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05:117-119.[15]马梁.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3,06:81+168.

推荐访问:校园体育文化的概述 概述 校园 体育

版权所有:振驰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振驰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振驰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10023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