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基础信息平台6篇

时间:2023-08-01 16:12: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基础信息平台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0.09.08?

  【字

  号】川办发〔2020〕56号

  【施行日期】2020.09.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本建设

  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川办发〔2020〕56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9月8日

  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服务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促进我省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坚持“创新引领、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安全高效”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加快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实施一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项目,进一步增强网络基础资源支撑能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经过3年努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基本建成技术先进、高效协同、天地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打造全国核心通信网络枢纽;信息技术深度融入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总量达到12万个,在用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10万架,设备联网数量达到1000万台,建设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场景20个以上,打造车路协同示范线路3条以上,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万个以上,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0个、产业技术创新设施600个以上。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40%。

  二、加快建设先进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

  (三)通信网络设施规模化组网工程。

  全域部署建设5G网络。加快建设5G和光纤超宽带“双千兆”网络,推进跨行业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优先实现5G网络在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热门景区、核心商圈等热点区域深度覆盖,加快实现各市(州)主城区连续覆盖,到2022年底实现县级以上城区全面覆盖。加快推进5G独立组网(SA)建设,力争率先建成SA

  核心网。解决好5G干扰协调。积极推行“微基站+智慧杆塔”“5G+WiFi6”等新型网络部署方式。支持在工业制造、交通物流、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安全应急、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5G+”融合应用示范。〔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中心,四川电信、四川移动、四川联通、四川铁塔,各市(州)人民政府。责任单位中第一个逗号前为牵头单位〕

  谋划打造新型卫星互联网。探索建设天基智能卫星互联网,拓展“卫星+智慧城市”“卫星+安全服务”等应用服务能力。实施“星河”智能卫星互联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人工智能(AI)卫星总装工厂、地基AI卫星运控网、卫星网络应用服务平台等,构建支持巨型星座式星群管控任务的地面测运控网络,打造通导遥一体化空间信息大数据中心,具备提供覆盖全球的分钟级对地观测和影像数据安全共享能力。〔责任单位: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省大数据中心,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络基础设施,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争创成渝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加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及行业(区域)二级节点建设,培育一批面向重点产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建立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建设,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深入实施“万家企业上云”行动,到2022年底实现上云企业超过25万家。〔责任单位:经济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人民政府〕

  推广建设物联网。推动建设窄带物联网(NB-IoT)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系统,提升终端开发、过程管理和垂直应用能力,促进跨行业跨领域共享。加强智能停车场、智能仓储、综合管廊等新型物联网集成载体建设。支持企业

  探索构建跨行业物联网运营和支撑公共平台。实施产业功能区物联网全覆盖工程,推动智慧园区建设。〔责任单位: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四)信息技术设施创新发展工程。

  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积极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快建设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究机构,推动智能芯片、智能计算、智能交互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和治理体系建设。依托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科学城等重点区域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实施“AI+产业沙箱”培育计划。聚焦智能制造、金融科技、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能空管等领域,着力推进“AI+场景应用”示范工程。(责任单位: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省通信管理局、省政府口岸物流办)

  抢先布局区块链。加快推进区块链隐私保护、跨链控制、网络安全等核心技术攻关、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建设区块链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区块链核心创新能力。推动区块链在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物流仓储、数字版权、农产品溯源等领域创新应用,打造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区块链试点平台、“蜀信链”等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打造区块链高端合作交流平台,提升我省区块链技术产业的全国影响力。(责任单位: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数据中心、省知识产权中心,成都市人民政府)

  (五)算力基础设施集约共享工程。

  统筹布局建设数据中心。探索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引导数据中心向规模化、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国产化方向发展。优先在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建

  设数据中心。积极争取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区域中心落地四川。加快建设云锦天府数据中心、川西大数据产业园、长江上游区域大数据中心和四川省大数据资源中心。推动建设医疗健康、综合交通、能源环境、文化旅游、科学、应急等公共性基础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省大数据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生态环境厅、司法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交通运输厅、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政府口岸物流办,国网四川电力公司,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加快构建智能算力体系。积极推动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算力应用生态,夯实现代产业发展数字底座。加快建设成都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力争纳入国家超算中心体系布局。积极推动紫光芯城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基于鲲鹏及昇腾、海光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芯片的多层次融合架构计算系统,形成多架构、分布式的智能算力支持体系。(责任单位: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大数据中心,成都市人民政府)

  三、全面发展数智赋能的融合基础设施

  (六)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示范工程。

  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探索建立车联网和车路协同试验、测试、认证标准,推进“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项目四川基地和智慧高速项目建设。在都汶高速(龙池段)、成都绕城高速、成宜高速、大运会重点道路等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支持企业围绕车联网应用开展应用创新。〔责任单位:经济和信息化厅、交通运输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公安厅、省大数据中心,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打造轨道上的智慧都市圈。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川南经济区一体化等轨道交通建设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尽快开工建设轨道交通资阳线,加快推进成都至眉山市域铁路、成都至德阳市域铁路前期工作。

  加快建设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等全自动运行示范线,加快推进成灌(彭)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实现“多卡制”刷卡进站乘车。积极探索发展磁悬浮列车。〔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服务设施智能升级。强化综合交通协同运营管控,推动平台互联、数据互通。依托成都绕城高速建成智慧高速公路,依托川九路建成智慧普通公路。对普通国道部分特大桥、特长隧道以及“三州”重要路段桥隧实施智能化监测。在嘉陵江、岷江开展智慧航道建设。依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加快部署智能安检、智能物流、机场自动化调度等智能服务设施,探索实现机场“一脸通”。依托泸州港、宜宾港,加快推动港口基础设施数字化,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功能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内江国际物流港,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打造“一带一路”智慧国际区域物流基地。〔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省政府口岸物流办,省机场集团、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等,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七)智慧能源基础设施联网工程。

  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搭建能源互联网创新平台,深化大规模清洁能源送出及并网调控、自然灾害预警与应急抢险等技术研究。积极推进流域梯级统筹调度综合管理,开展风电、光伏基地智能化集中运维。加快推动先进电网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融合,促进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互通、共享共济发展。扩大无线充电社区公交线路范围。〔责任单位:省能源局、国网四川电力公司,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在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等公共服务区域建设公(专)用充电基础设施。积极布局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快速充电基础设施,形成连接全省主要城市的城际快充网络。实施“充电桩进小区”示

  范项目,推动建设集中式充换电站。支持将充电设施供电纳入配电网专项规划。推进智能充电试点。建立充电基础设施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充电基础设施监控、运营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经济和信息化厅、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自然资源厅、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加快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规划建设四川特高压交流环网和川渝特高压交流联网。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进行规划,建设一批特高压交流变电站。争取先期将甘孜—天府南—成都东、天府南—铜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电网规划。争取四川水电外送第四回特高压直流工程2021年建成,促进水电纳入全国电力市场统筹消纳。〔责任单位:省能源局、国网四川电力公司,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八)智慧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工程。大力建设数字水利基础设施。推进5G、建筑信息模型(BIM)、3S(遥感、定位、导航)等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行、水资源管理等深度融合。建设水利大数据资源平台,提升水利管理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都江堰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统筹提升河长制湖长制、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水资源调度管理等业务应用水平,不断完善水利物联感知体系。〔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九)数字市政基础设施升级工程。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鼓励开展城市公共设施、建筑、环保等领域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污染源智慧环境监测监控设施建设。积极推动电力塔杆、通信基站、交通指示牌、路灯杆等挂高资源开放共享和数字化改造,鼓励一体化、多功能智能塔杆建设应用。因地制宜部署环境感知、状态监测、信号传输、运行控制等智能设备,建设智慧管廊综合运营系统。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新支撑。〔责任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安厅、生态环境厅、省通信管理局,有关

  市(州)人民政府〕

  四、布局完善前瞻引领的创新基础设施

  (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发展工程。

  全力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着力夯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创建基础,加快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全力争取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等项目纳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落地四川,聚焦核能与核技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集群,谋划推动在天府新区集中建设科学数据和研究中心,加快形成以大科学装置为核心的原始创新集群。〔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有关项目建设单位,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前瞻布局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和实验室科研平台。启动建设西部光源系列装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布局国际一流的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统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等高水平实验平台。鼓励高校发起和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鼓励和支持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国际合作科研平台和基地。〔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中科院、中物院等有关项目建设单位,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协同建设国家科教基础设施。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理论物理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国家科教基础设施。全力争取中科院西部科学数据资源库等纳入“十四五”国家专项规划,加快构建开放共享的科研装备和平台设施体系。(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中科院等有关项目建设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十一)产业技术创新设施能级提升工程。

  加快建设先进技术工程化设施。加快在医用同位素及药物制备、生物靶向药物以及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轨道交通质量安全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创建一批国家级

  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加快打造新兴产业培育中试基地。加快培育以“产业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集聚”为主要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建设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厅,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加快布局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加快创建精准医学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川藏铁路、高端航空装备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业云制造、工业信息安全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启动建设一批省级产业创新发展平台。〔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五、组织实施

  (十二)加强政策支持。统筹用好国家补助资金、本级财政资金、政府债券资金等各类资金,鼓励省级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运营。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发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债,支持金融机构给予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库企业利率优惠。实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动计划,建立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机制。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贷结合方式,开展中短期贷款、信息科技融资担保、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增信等服务。探索实行工业用电阶梯电价政策,进一步降低5G、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用电价格。加强与“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衔接,全面推动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安全评价、航空限高等方面评估评审结果的共享共用。(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应急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经济合作局)

  (十三)强化技术攻关。制定四川省新型基础设施关键技术攻关清单。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协作和联合攻关,加快前沿关键技术创新突破,积极推动重点研发应用环节先行先试,建立标准规范,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对获得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险保费补助的在川企业给予5%的保费补贴,对符合省级首台(套)目录的产品,按照不超过2%的费率标准,给予70%的保费补贴。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增量给予后补助。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省内工商、税务、社保、个人/企业征信等数据资源,开展产品服务创新和研发。(责任单位: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财政厅、四川省税务局、省市场监管局)

  (十四)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研究制定专项规划和重大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督促落实重大项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积极推动与知名优质企业(单位)合作,面向全国发布需求清单。切实加强项目组织管理,依托省项目“一张网”建设项目专有库,强化动态管理,加强跟踪调度。〔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省通信管理局等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

篇二: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基础信息平台

  

  河长制湖长制成效评价及思考

  摘要:从全方位推广实施河湖长制至今,各个地区都已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分析了开展河长制湖长制成效评价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功能导向、思路框架、指标体系,提出了河长制湖长制成效评价的促进对策,比如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基础工作、深入推进示范河湖建设、建立健全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等。

  关键词:河长制;湖长制;成效评价

  引言

  随着河长制与湖长制广泛建立,构建起五个级别的河湖长体系,分别为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在建立健全河湖长制之后,能够有效改善水环境、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实现水利信息化等,大力促进河湖管理贯彻落实。

  1开展河长制湖长制成效评价需要考虑的内容

  1.1评价的功能导向

  在评价河湖长制成效时,除了要考虑基础工作、组织体系等,更加重要的是考虑河湖治理效果,提高广大民众对治理保护的满意度并突出他们建设幸福河湖的意愿与取向。所以,首先需要考虑管理过程优化,主要包括采取的措施、组织体系等。然后需要考虑河湖改善程度,主要包括水环境、水资源等,当下是否有明显改善,可否让广大民众满意。另外还应该考虑是否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等。

  1.2评价的思路框架

  在河湖长制工作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日益转变工作重点,从“见行动”到“见成效”,加强改善河湖面貌,建立健全管理保护长效机制,从而实现全面成效评价。所以河长制湖长制成效评价将保证河湖健康以及实现其永续利用作为根本目标,从水清、人和以及建立健全监管严格、责任明确的管理保护机制出发,贯彻落实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包括科学水管理、优质水资源等,全方位评价河湖长制实施之前与之后的改善情况和对流域高效发展的推进作用。从而在“有名”、“有实”、“有能”三个层面研究各项驱动因素,比如制度措施、组织体系、治理能力等。

  1.3评价的指标体系

  当评价河湖长制成效时以河湖为对象,切实体现其改善程度。将成效评估框架作为前提和基础,根据相关建设标准和健康河湖、美丽河湖等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构建包括水安全、水文化、水环境等的综合河湖长制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2促进河长制湖长制成效评价的对策

  2.1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完善河湖评价指标体系

  为建立健全河长制湖长制制度,应该构建具有科学、统一且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河湖长制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然而结合全国当下实际情况来看,各地区河湖存在诸多差异,比如功能、保护需求等,所以需要利用体系统一并且划分类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分配评价指标权重。从体系统一的角度来讲,主要结合科学水管理、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等,体现出河湖管理要求、自然特性等。而类型的划分是指反映各个区域河湖实际情况与管理要求的不同,应该综合深入分析河湖特征以及管理水平,科学准确制定预期目标。另外还需要以河湖长制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对象,做好跟踪反馈工作,而且结合实际情况第一时间改进与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2.2强化基础工作,为河长制湖长制成效评价创造条件

  首先,以河湖管理保护为中心,科学合理构建技术标准体系,主要技术标准包括河湖等级划分、水环境监测、河道治理等,改善与优化河湖管理维护,使其朝着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针对河湖空间管控、监测能力以及管理保护保洁,大力加强标准化建设。然后,提高河湖空间管理控制力度。进一步促进水域岸线应用规划,科学合理划分四个区域,一是保护区,二是保留区,三是控制利用区,四是开发利用区,加强分区管理与控制。以河道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制定

  采砂管理规划,确定禁采期和可采期,准确划分禁采区与可采区,严格控制开采总量以及强度,加强规划限制。再者,深入探究重点问题。针对河湖长制向“有名”、“有实”、“有能”转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站在经济、法律等不同角度全面探寻让河湖长制成效显著的对策。最后,注重提高河湖管理能力,更好更快完善与优化各个平台,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平台、预警监测平台、联合执法平台等。丰富与优化河湖监测监控设施,通过运用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新兴技术,有效完成“天地一体”监控网络的构建,促进围绕河湖智慧管理开展的河湖信息化建设[3]。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更加准确快速、准确地获取与处理数据,明确河湖岸线监测区域的涉水项目、违章建筑等信息,认真细致对比利用该技术发现的可疑问题和相关管理人员上报的问题,从而自动划分同一类型的问题,同时借助系统上报并核实新问题,然后纳入问题清单。另外还可利用无人机巡查河湖,因为水系丰富且环境复杂,工作人员承担着极大工作压力。对此,通过利用无人机巡查,能够为河湖主要区域拍照,结合具体管理范围获取相关违建信息,而且利用GIS技术加强违建巡查系统的构建,促使违建管理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2.3深入推进示范河湖建设,为全国河湖治理保护提供样板

  围绕水域生态保护以及高质量发展,综合加强各项治理工作,包括水资源、水灾害、水生态等,大力促进示范河湖建设,全面深入探究幸福河湖、健康河湖等的建设标准,从而在开展河湖系统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作为重要评价、衡量尺度,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河湖治理升级版。根据综合治理山水、湖草等的系统思路,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多样化对策措施,尽可能实现所有河湖的水清、人和等,贯彻落实科学水管理、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等目标,从而创设有利于群众生活的高质量生态环境,并且加强各项公共服务功能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提升水域可持续发展,提高广大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以及安全感。

  2.4探索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与高质量发展的联动机制

  近些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并且气候变化日趋复杂,在此背景下全方位贯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尽全力提高其成效,加强幸福河湖、健康河湖等的建设,致力于水域高质量发展,而这项工作无法一蹴而就,必须长期坚持。从河湖面貌的角度来说,为持续改善与优化,必须密切关注相关利益者,高度重视他[2]

  们的行为,两者不可分割。要进一步规范调整利益者行为,应该采取多个层面的对策和方法,比如经济、法律、技术等,不断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主要包括履职尽责、部门联动、考核奖惩等。加强各种体系的优化完善,比如技术支撑体系、组织体系等。全力促使河长制湖长制向“有实”、“有能”发展,高效、统一筹划管理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生态空间管理控制和水污染预防治理以及河湖治理和产业发展,从而为河湖生态提供有效保护,促进河湖高质量发展,将所有河流与湖泊建造为广大民众的幸福河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制度层面来讲,可将河湖长制视为一项重大创新,能够从根本上为河湖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使其各项功能得到可持续应用。在全方位贯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之后,各个地区的河湖面貌都有极大改善,部分地区在有效管理与保护河湖的同时,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两者处于良性互动状态。现阶段,河长制湖长制更加高效快速地向“有实”、“有能”转变,在此条件下重点攻克河湖治理顽固问题,建造健康美丽河湖,全面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相关职责,改善与优化河湖面貌,为广大民众打造幸福河湖,增强他们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参考文献

  [1]王冠军,刘卓,郎劢贤,陈晓.河长制湖长制成效评价及思考[J].中国水利,2021,(02):15-18.

  [2]代晓炫,王丽影,杨戴思.河湖长制推行成效及经验探索[J].广东水利水电,2021,(01):97-101.

  [3]陈晓,郎劢贤,刘卓.建立健全激励长效机制

  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J].中国水利,2020,(14):1-3.

  [1]

篇三: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基础信息平台

  

  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条例

  (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推进和保障河长制湖长制实施,加强河湖管理和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河长制湖长制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概念解释】本条例所称河长制湖长制,是指在相应水域设立河长湖长,由河长湖长组织领导责任水域的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督等工作,协调整合各方力量,督促或者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解决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

  本条例所称水域,包括江河、湖泊、重要天然湿地、水库、渠道等水体及岸线。各级河长湖长责任水域的具体范围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条【工作原则】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党政领导、部门联动、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经费保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经费或专项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组织体系】全省范围内实行总河长负责制,全面建立整体流域统一管理与属地区域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河长湖长体系。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

  省、市(州)、县(市、区)设立总河长,对本行政区域内江河、湖泊等水域的管理保护负总责。

  根据江河湖泊重要性,按照行政区域分级分段(分区)设立省、市、县、乡级河长湖长,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相应江河湖泊的管理保护工作。鼓励建立村级河长制或者巡河员制。

  河长湖长名单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各级河长湖长的任命和调整,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并由同级领导担任。

  第七条【总河长办公室】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总河长办公室,统一协调全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总河长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由省人民政府任命。

  第八条【河长制办公室】省、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置河长制办公室,承担河长制湖长制日常工作。

  第九条【协助单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河湖长联络员单位制度。联络员单位由本级人民政府指定,协助本级河长湖长开展工作。

  省级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能和职责分工,对全省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负指导、监督、管理、协调责任,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县级以上水利工程及其相关单位可协助同级河长制办公室开展工作。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十条【省总河长工作职责】省总河长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领导全省范围内河湖管理保护工作;

  (一)组织制定落实河长制工作重要政策措施;

  (二)研究批准省级层面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方案、工作制度、运行机制、考核办法等制度和规划;

  (三)研究布置全省重要水域实施河长制湖长制相关工作;

  (四)协调解决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的重大问题;

  (五)研究决定河长制有关表扬奖励、重大责任追究及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省级河长湖长工作职责】省级河长湖长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省总河长会议确定的事项;

  (二)协调和督促解决其责任范围内河湖治理和保护的重大问题;

  (三)牵头制定相应河湖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明确年度具体工作清单;

  (四)推动建立区域间、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协调和督促解决河湖管护中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动的重大问题;

  (五)督促下级人民政府和责任单位解决责任水域管理、保护和治理的重大问题;

  (六)检查、考核负责相应河段、湖区的下一级河长湖长履职情况及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第十二条【市、县级河长湖长工作职责】市、县级河长湖长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完成上级河长湖长交办的工作事项;

  (二)负责组织其责任范围内河湖的管理保护工作,协调和督促责任单位开展责任水域治理和保护工作;

  (三)推动建立区域间、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协调和督促解决本辖区内河湖管理和保护中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动的重大问题;

  (四)检查、考核负责相应河湖的下一级河长湖长履职情况。

  (五)部署开展责任水域的专项治理工作;

  第十三条【乡(镇、街道)河长湖长工作职责】乡(镇、街道)级河湖长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负责协调和督促责任水域管理、治理和保护具体任务的落实,对其责任范围内河湖开展日常巡查,处理巡查

  发现的问题;

  (二)劝阻相关违法行为,对协调、督促处理无效的问题,或者劝阻违法行为无效的,向上一级河段长、湖长履行报告职责;

  (三)完成上级河湖长交办的工作事项;

  (四)对村级河湖长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

  第十四条【村级河长湖长工作职责】村级河长湖长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协助乡级以上河长湖长和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工作;

  (二)对责任水域、岸线环境卫生进行日常巡查,并如实记录巡查情况;

  (三)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等危害责任水域的行为进行劝阻;

  (四)在村(居)民中开展水域、岸线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五)协助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第十五条【省总河长办公室工作职责】省总河长办公室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省总河长会议确定的事项;

  (二)制定河长制湖长制省级工作方案、工作制度、运行机制、考核办法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职责及分工;

  (三)审议全省主要河湖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

  (四)研究制定省级河长制湖长制年度计划;

  (五)统筹全省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和考核;

  (六)领导省河长制办公室开展工作,组织、协调、督促省直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第十六条【省河长制办公室工作职责】省河长制办公室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承担省总河长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负责组织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具体工作;

  (三)协调、督促、落实总河长、河长会议确定的事项;

  (四)拟制省级工作方案、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

  (五)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

  (六)督促市、县、乡级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相关工作;

  (七)统筹制定(修订)省级河湖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及河长制湖长制验收和工作考核方案;

  (八)督促省直有关部门按职能落实责任、协调联动。

  第十七条【市县级河长制办公室职责】市、县级河长制办公室负责河长制湖长制的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等具体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指导、协调,组织制定实施河长制湖长制的具体管理规定,编制一河(湖)一策方案;

  (二)督促、协调落实河长湖长确定的事项,定期向河长湖长报告有关情况;

  (三)协调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工作任务,协助河长湖长协调处理跨行政区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域管理、保护和治理工作;

  (四)按照规定受理河长湖长对责任水域存在问题或者相关违法行为的报告,督促本级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查处;

  (五)具体承担对本级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下级人民政府以及河长湖长履行职责的监督和考核;

  (六)开展河长制湖长制相关宣传培训等工作,为河长湖长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

  (七)完成总河长、河长湖长交办的其他任务。

  (八)市(州)、县(市、区)及乡(镇、街道)河湖管理保护方案,应当报上一级河长制办公室备案。

  第十八条【联络员单位工作职责】各级河长湖长联络员单位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协助河长湖长了解掌握相应河湖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并作出报告;

  (二)协助河长湖长组织审定相应河湖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

  (三)协助河长湖长组织实施相应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督察检查和指导调研;

  (四)协助河长湖长解决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

  题;

  (五)协助河长湖长对下一级河湖长履职情况及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六)完成河长湖长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四章

  运行机制

  第十九条【会议机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河长制工作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河湖相关问题,研究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

  第二十条【巡查周期】各级河长湖长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巡河巡湖工作。

  县级以上河长湖长应当根据巡河情况,可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开展专项督察。督促相关部门(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和专项整改经费,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并把整改情况报上级河长制办公室。

  第二十一条【工作报告】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河湖长制工作报告机制。报告执行情况应当纳入政府年度考核。

  第二十二条【信息公开】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主流媒体、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方式公开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重要制度、决定、规划,重大活动和事件,重要工作动态,履职情况等信息。

  各级河长制办公室应当按规定设立河长制公示牌。河长

  湖长相关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予以更新。

  第二十三条【信息报送】信息通报工作由省河长制办公室归口管理,县级以上河长制办公室应当向上一级河长制办公室及时报送突出问题和整改情况等动态信息。

  第二十四条【信息共享】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建立河湖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实施信息数据使用管理办法。省河长制办公室负责全省信息共享的组织、实施、协调工作。

  信息内容涵盖河湖水域岸线、水资源、水质、水生态等基本信息和动态信息。

  第二十五条【公众参与】各市、县、乡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河湖专管员、巡查员、保洁员,对河湖进行日常巡查保洁。

  鼓励和引导单位或个人参加河湖管理保护,自愿担任义务巡査员、社会监督员等,鼓励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对水域管理保护作出约定。鼓励举报水域违法行为。

  第二十六条【执法监管机制】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街接机制,落实执法监管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打击涉水、涉河、涉湖违法行为。

  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责任,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排查等途径实现跨行政区域综合治理。

  第二十七条【宣传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湖长制工作的权威信息发布。宣传部门应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纳入

  宣传工作计划,制定专项宣传方案,加强宣传教育。

  第五章

  督导、考核、问责、激励

  第二十八条【督导检查】各级河长、河长制办公室、联络员单位应当组织对下一级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开展督导检查,督导检查制度另行制定。

  第二十九条【考核途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河湖管理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纳入各地人民政府目标绩效考核。

  第三十条【考核主体及方式】县级以上总河长、河长、河长制办公室、联络员单位应对下一级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结果由同级人民政府进行通报。

  第三十一条【激励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三十二条【提示制度】各级河长湖长、各级有关部门、各级河长制办公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上一级河长制办公室进行提示,督促其及时开展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整改落实情况。

  (一)未有效落实所负责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职责,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存在突出问题,或可能发生水环境问题的;

  (二)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河长制湖长制年度工作任

  务推进滞后的;

  (三)未有效开展巡河巡湖工作,研究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不及时的;

  (四)未有效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工作,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或者投诉举报处置不及时的;

  (五)所负责河湖管理工作中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三条【约谈制度】各级总河长、各级河长湖长、各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级河长制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约谈:

  (一)经提示仍未整改或整改落实不到位的;

  (二)年度考核等次为不合格或履行职责不力,未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

  (三)存在工作失误,区域内发生重大水环境事件的;

  (四)所负责河湖管理利用中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的。

  上级河长湖长对下级河长湖长进行约谈;省级总河长办公室主任对办公室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上级河长制湖长制办公室主任对下级河长制湖长制办公室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约谈实施7个工作日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约谈对象,明确约谈事由、程序、时间、地点、邀请参加方等事项。约谈的具体组织、协调、记录和督促工作由各级河长制湖长制办公室承担。

  约谈可以邀请媒体以及相关公众代表列席。约谈针对的主要问题、整改措施和整改要求等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约

  谈实施后应形成约谈纪要,印送约谈对象同时抄送邀请参加方,约谈人应当督促被约谈人落实约谈提出的整改措施和整改要求,并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

  第三十四条【通报制度】市、县、乡级人民政府、河长湖长、河长制办公室及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有关规定,由上一级河长制办公室对其给予通报:

  (一)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严重滞后或河长湖长履职严重不到位,经提示约谈问题仍未得到明显整改的;

  (二)区域内发生重大水环境事件,或处置不到位的;

  在考核工作中瞒报、谎报及不认真履行考核职责的。

  需实施问责的,由上一级河长制办公室提出问责建议,经上一级总河长批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移送有关部门依纪依规予以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相应处分

  第三十五条【建议制度】乡、村级河长湖长可以根据日常巡查情况,对本级相关主管部门河(湖)长工作的重点事项提出相应建议。

  市、县级河长湖长可以根据下级河长湖长提出的建议或巡查情况,对本级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是否依法履行日常监督检查职责予以分析、认定,并对相关主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的重点事项提出相应要求。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条例自xxxx年xx月xx日起施行。

篇四: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基础信息平台

  

  工作总结:2021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总结

  区2021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总结

  2021年,我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在上级河长办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始终以打造美丽中国__样板为总目标,强化组织领导,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问题导向,狠抓源头治理;

  强化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整治效果。现将我区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__区位于__省西部,全区国土面积__平方公里,人口__万,下辖X个乡镇,X个街道,是市府所在地。境内有__条区级河流,__条乡镇级河流,设有__名区级河长,__名乡镇级河长,__名村级河长,__巡查员或专管员,__名保洁员。全区共有水库__座,其中X座大型水库,X座中型水库,__座小(一)型水库,__座小(二)型水库,有区级库长X名,每座水库都配备了乡镇库长1名,村级库长1名,巡查员、保洁员各1名,明确工作范围和职责,配置统一服装和巡查工具。

  二、河长制日常工作开展情况

  1.召开了总河湖长会。我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总体决策部署,针对我区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我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会议审议通过了《__区2021年河湖长制工作要点》、《__区2021年河湖长制考核方案》。

  2.更新河湖长制公示牌。因人事调整,河湖长制公示牌及时更新,按照省市最新格式要求,我办于今年_月份,统一公示牌格式,对全区的河

  长制公示牌进行了全面更新。

  3.加大宣传力度。我区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纪念日开展了宣传活动,并组织了河湖长进行巡查工作,大力宣传了河长制,使群众更加了解河长制。

  4.严厉打击非法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因群众反映我区局部地区非法电鱼毒鱼现象严重,我区开展了非法电鱼的专项整治行动,对有问题的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摸排,并加大了执法力度。

  5.落实了水库水质检测费用。我办已经行文区政府落实了本年度水质检测费用,落实了检测单位,开展了两项水质监测。

  6.抓好反馈问题整改。对2022年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到位并及时销号。抓好了__湖水环境专项整治、持续推进V类和劣V类水治理的各项工作、__流域生态环保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__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我区出台了__湖水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了我区__湖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完成了省、市、区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印发了《__区2022年河湖长制工作要点》、《__区2022年河湖长制考核方案》、《__区2022年“清河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全区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实施方案》等。

  三、河长制工作成效举措

  1.完善了河湖保洁和志愿者体系。对河长湖长发生变动的一个月内及时在网站上公布;

  完善了河流湖泊三员,设立了民间河长并督促履行职责;

  强化了“河小青”生态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区团委和志愿者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河湖保洁活动,全年共开展__多次活动。

  2.加强了河湖问题督查督办。我区以总河长令形式开展了多次督办,同时开展各级河长督查督办,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另外,区河长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我区抓好了清河行动为题整改,共完成X个问题的整改。抓好了上级暗访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

  3.贯彻落实地方法规和工作标准方面。我区重点开展了《__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条例》的宣传贯彻,结合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开展宣传活动。还实施了河长制进党校、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宣传活动,共开展活动__多次;

  县、乡、村河长湖长年度巡河巡湖次数达到条例规定;

  按照《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规范》设置了河长制湖长制公示牌;

  对照《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规范》要求建立了事件受理及处理台账、巡查记录表、督办单、河湖保洁记录。

  4.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面。我区编制了审计实施方案,组织了现场审计实施,出具了正式审计意见,按时向省级审计部门报送了有关审计材料。

  5.落实“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和实现河湖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共享方面,我区及时更新了更新“一河(湖)一档”“一河(湖)一策”;

  通过省河湖长制信息平台完整填报了乡村级河长制湖长制信息、__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消灭V类及劣V类水、流域生态综合治理。

  6.持续加强宣传教育方面。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主要媒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了河长制湖长制宣传报道,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共刊发宣传报道__多篇;

  大力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进机关、进学校、进园区、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共开展活动__多次;

  利用宣传栏、建筑围挡、电子显示屏、广告牌等平台,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公益宣传,开展公益宣传累计__多次;

  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纳入了本级党校课程;

  由河长湖长多次带头宣讲河长制湖长制工作;

  开展了全省中小学校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教育活动,将河湖保护作为活动重要内容;

  落实了《__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管理暂行办法》,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7.__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日常工作方面,重点任务清单年度目标全部完成;

  问题清单整改年度目标全部完成,并做到每月调度工作推进情况。

  8.持续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及垃圾整治方面。(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做到了提质增效,制定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

  年平均进水BOD浓度达到了全省平均水平;

  年人均BOD削减量进入了全省前__位;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方面完成了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项目。(2)建制镇污水处理:按任务要求完成了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工作(3)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完善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中心城区和所有乡镇街道全部建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中心城区垃圾填埋场已关停;

  中心城区已建成焚烧处理设施并运行发电。(4)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了中央和省有关部门卫生检查;

  推行第三方治理或探索垃圾分类成效较好,积极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和普遍推广“门前三包”、清洁家庭评比。

  9.持续开展工业污染集中整治方面。(1)基本完成了“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倒逼企业发展转型,促进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完成了全部整治任务。(2)完成了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工作。(3)全面完成了农业、电镀、食品加工、有色金属4大行业企业清洁化改造任务。

  10.持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1)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提供了调整后的禁养区划定方案;

  提供了关于调整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划定情形管理文件;

  未出现因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划定禁养区引发投诉情形;

  未出现禁养区内关闭或搬迁规模以下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情形。(2)进一步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2021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高于国家目标值__%;

  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超过__%;

  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__%;

  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__%;

  2021年度创建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__个;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达到时序目标;

  辖区内未发生畜禽养殖污染重大事件。

  11.持续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方面。推广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且病虫情报按照《__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安全用药指南》推荐用药;

  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12.持续推进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和非法码头整治方面。(1)出台了推广节能环保型船舶和淘汰老旧运输船舶的方案或通知并开展了相关宣传、推动工作,淘汰了X艘及以上的老旧运输船舶;

  制定了相关方案与措施的且完成了全部任务。(2)全面完成了船舶污染物接收站建设任务;

  船舶污染物接收站已投入运营且船舶污染物联单监管与服务信息平台已经覆盖辖区内所有码头和接收站;

  按规定建造或添置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并具备接收能力。(3)按规定时限要求报送了工作方案且以当地政府发布工作方案;

  以当地主流媒体开展了宣传报道;

  明确出台了拆解补贴。

  13.持续开展非法采砂和侵占岸线整治方面,按要求组织开展了河湖卫士“__”联合执法行动,制定了联合执法行动通知或方案并及时报送总结材料;

  按照__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水域采砂整治工作要求,2021年年中前全面完成了采砂船舶卫星定位安装工作并及时报送了水域采砂整治工作总结报告;

  落实了行业清源行动周报制度工作要求且每周及时报送了执法数据。

  14.加快推进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方面,配合市政府抓好了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15.持续推进V类和劣V类水治理方面,全年断面水质均值未出现V类及劣V类水;

  年度整治措施全部完成。

  16.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方面,按要求完成了2021年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

  按照时间节点及时报送了材料。

  17.持续开展保护渔业资源专项整治方面,实施了发布通告、船网回收、出台转产转业、社保等政策;

  严厉打击了非法电力捕捞等非法捕捞行为;

  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18.持续开展河湖水库生态渔业整治方面,专项整治了湖泊水库投肥养殖行为;

  完成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对规模以上养殖区(场)开展了养殖尾水治理试点;

  深入开展了河湖水库非法网箱养殖和垃圾围坝整治,加快建立问题台账。对照2021年摸底排查建立的问题台账,按要求完成了整改任务。

  19.持续推进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整治方面,所有区级和农村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完成了保护区划定并依法批复;

  所有农村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问题完成了整治;

  所有区级及以上和农村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完成了矢量边界数据编制且按时上报;

  所有区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问题全部整治完成且标志设立符合规范。

  20.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制定了年度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要点,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建立了长效机制;

  到2021年底,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__%,且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未返黑返臭。

  21.持续推进破坏湿地和野生动物资源整治方面,湿地保护率超过__%;

  湿地保护情况方面不存在涉湿生态环境问题。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情况方面已建立省级以上湿地公园X个;

  湿地管理工作方面开展了湿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和湿地科普宣传活动;

  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

  未发生重特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刑事案件。

  22.持续开展涉河湖违法行为整治(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方面,制定了以“清四乱”为抓手的河湖水域岸线专项整治方案;

  按要求开展了河湖管理范围内“四乱”排查,建立了问题清单台账,并在河湖“清四乱”工作中运用河湖管理督查APP;

  逐个问题明确细化清理整治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部门分工、责任要求和进度安排,按时间节点完成了本年度的整治任务;

  按时报送了河湖“清四乱”清理整治问题清单、完成情况、工作小结。

  23.持续加大河湖水域治安整治工作方面,积极开展了河道采砂联合整治行动、打击电鱼等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和开展其他破坏水域环境资源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持续推进了“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明确了相关机构和专业力量继续开展河湖水域治安问题整治。

  24.全面实施流域生态综合整治方面,编制了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完成了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25.加强农村河湖管理方面,出台了农村河湖管理的相关文件、方案;

  水利部暗访发现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26.力争完成河湖管理范围和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方面,按时完成了2021年度河湖划界成果修正补充完善;

  按时完成辖内国有水利工程划界工作并按时报送划界工作进展情况。

  四、存在的问题

  我区今年的“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各级河长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仍未完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少数水域监管存在缺位现象;

  二是广大公众对“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未完全到位;

  三是历史形成的水污染问题欠账较多,治理难度大;

  四是河长办人、财、编未予以充分保障。五是破坏河湖水质问题仍时有发生;

  六是河湖治理资金缺口大。

  五、明年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深入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完善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问责,整合落实资金,强化监督引导。

  二是进一步抓好统筹河湖保护管理规划、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行政监管与执法、完善河湖保护管理制度及法规共8项主要任务。

  三是进一步做到思路升级、制度升级、能力升级、行动升级、宣教升级,启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作,完善相关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河湖长效保护管理,推进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营造群防群治浓厚氛围,为维护我区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打造美丽中国__样板作出应有努力。

篇五: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基础信息平台

  

  “测绘+”点亮生态“智治”◎陈舒车娜樊莉从治河治林到核算“生态账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主动找上门。据和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本”,信息化时代的测绘地理信息“测绘部门有完整、准确的基查成果为主要数据源,全面核查了挥动着令人惊喜的科技能量棒,推础地理信息数据,全面掌握全省地河、湖、库、渠等水体的基本信息,动着“测绘﹢”越拓越宽。那些曾表覆盖、地貌、地物等数据信息,结合环保、农业、住建等行业专题养在“深闺”的数据资料和技术成这在各类信息化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数据,推进数据多源异构融合,建果是如何牵手各行业,精准对接需替代的作用。”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成了河长制“一张图”基础数据库,求,服务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请息局局长杨升指出。实现了各级河流流域之间和行政区看测绘地理信息“十年磨剑,霜刃聚焦河长制痛点、难点的服务,划之间统计信息的闭合。初试”,跨界服务生态“智治”。送到了水利部门的心坎上。很快,其后,划定河长责任区域。经双方达成合作,以“水利﹢测绘”过反复对比复核,明确了四川河流测绘+水利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河长制的数量,确定了纳入河长制管理的“一图一平台”河长治河不再难“一张图”建设。河流位置名称和普查代码,理清了2017年,四川省全面推行河“第一步,打破信息孤岛,实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等关系,长制。然而,工作推进中问题随之现数据互联互通。”四川省第二测划定了流域界线。而来。绘地理信息工程院院长文学虎介数据、责任明了后,就是“如“河在哪里?”率先摆上台面。绍,该院以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水利何智慧监管”的问题。河流水系不仅有自然属性,也包含普查成果、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对此,在‘一张图’基础数空间地理属性,涉及不同地方、行业等,纷繁复杂。“那时,我们的河湖名目底数并不清楚。一条河上下游分别多长、面积多少?全省数据加起来不能闭合。每片区域的空间地理信息不明确,河长管哪就弄不清。”四川省河湖管理局副局长宋超说,想要有效开展河长制,达到河长治河的目的,先得有一套完善的河湖数据库。“这样浩大的信息化工程,仅靠水利部门是很难完成的。”千头万绪从何入手?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的专业队伍四川省第二●基于无人机影像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自动识别

  2021/121“一张图”基础信息与共享服务平台,从83个政务大数据应用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政务大数据应用赛十佳案例”。测绘+林草“天空地”精准锁定“患癌”松树一棵松树的寿命可达千年,但若得了“松材线虫病”,40天就宣告死亡。一棵松树染病,一片森林遭殃。松材线虫病传染性极强,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危险●松材线虫病防控无人机遥感监测周兴霞/供图性、毁灭性的病害之一。由于不能根治,又被称作“松树的癌症”。自2004年四川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仅仅16年,疫区已涉及42个县(市、区),导致数百万株松林死亡,全省5000万亩松林、20%的森林资源面临威胁。自然保护地、长江上游重点林区,更是谈之色变。为守住片片苍翠,夯实生态保护责任,四川将松材线虫病防治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强化问责。曾因防控不力,部分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被省政府集体约谈。“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除治,至关重要。”四川省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总站相关负责人说,松材线虫病如同新冠肺炎疫情,漏掉一棵病树都会造成“病毒”扩散。传统监测主要依靠人工巡查,蜀地山大谷深,很多地方人去不了,同时也容易出现遗漏,达不到“全面监测、精准监测”的目的。2016年8月,一个偶然的会议间隙,原四川省林业厅得知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有卫星遥感技术和多种类型的无人机,能够提供不同地形、面积的影像和技术支撑。“可不可以用来监测枯死松树据库的基础上,我们又研发建立了‘一张图’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把专业的数据生动地呈现在地图上。”文学虎介绍,该平台包含河湖基础信息填报、数据统计分析、一张图可视化管理、数据共享等方面内容,在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的支持下,全省21个市级、183个县级水利部门共建共享,将河长与河流进行关联,实现了“河长找河”“河找河长”信息的自动化匹配。轻点鼠标,在平台电子地图上选择任意一条河流,即可查看和记录与各河段关联的所有信息。河长办调度中心可实时了解河长巡河情况,及时发出调度处理意见,“图上点兵,运筹千里”。2019年8月,卫星遥感影像监测发现芦山县芦阳街道先锋社区潘家河行洪河道疑似被占用,相关信息随即记录在了平台上。当地河长迅速调查核实,先后开展两轮整改,清理了阻碍行洪的高秆作物和林木,恢复了河道原貌。“河长制‘一张图’信息化建设,让治水有了最为基础的保障。省市县乡村五级5万余名河长依托‘一张图’,开展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监督执法6大治水行动。河湖管理从行政区域监管实现了向全流域监管的转变,为政府科学决策和因河施策提供了有效支撑。”宋超满意地说。据了解,在“一张图”研发过程中,四川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编制了《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信息化平台河湖数据标识码编码指南(试行稿)》《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基础数据表结构与标识符(试行稿)》等6个标准,其中4个填补省内空白,2个填补国家空白,为各地解决数据口径不一致、统计数据不闭合等问题提供了指南。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四川治水护水成效逐渐显现。去年前三季度水质监测数据表明,四川省87个国家级水质考核监测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84个,比推行河长制之前的2016年增加了21个,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幕后功臣”——“一张图”“一个平台”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水利部的充分肯定,并作为样本在全国推广。2020年11月4日,在首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中,四川省河长制22信息化测绘

  呢?”一个大胆的设想催生了一次跨界合作。很快,“松材线虫病天空地一死松树,对新合作方式赞不绝口。为进一步提高效率,中心组建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了枯死松树人工业部门快速掌握疫木数量及空间定位分布,开展精准除治、效果督查、疫情防控等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体化立体监测技术研究”项目在四智能(AI)识别系统,对航拍的枯程多祥说。川省科技厅立项,双方发挥各自优死松树实现了“一键化”“智能化”双方合作5年来,全省500余势,向防控松材线虫病发起挑战。识别。万亩松林完成“体检”,林业有害“防控行动分为普查、详查、“AI自动识别效率可达单张影生物防治效率和准确性显著提高。核查三部分。”四川省测绘地理信像0.2秒,辅以人工判识精度可达省级评估成果显示,去年上半年四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程多祥到95%以上,有效弥补了传统人工川疫木除治数量约160万株,同比介绍:普查,即在“天”上,利用识别效率低、易漏判错判等问题。”下降56.64%!卫星遥感手段开展大范围监测,初研发团队工程师陈笑峰介绍。目前,四川省已形成了面向长步确定染病疫区;详查,指在“空”疫木形态各异,需要大量样本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大植物疫情遥感中,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和高(多)供技术人员模型训练,这是AI精立体监测产品技术解决方案。集测光谱技术精准锁定疫木的位置、树准识别的关键和难点。“就像特斯绘、森防等行业专家及技术力量编种、病态特征等信息;核查,指在拉的自动驾驶功能,要经过几百万制的《松材线虫病致死松树无人机地面上,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的样本模拟训练后,才能准确判断遥感监测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已经动终端上的智能核查软件系统,实出遇到的各种情况。”陈笑峰引喻。落地,相关科技成果在贵州、安徽地统计、标定患“癌”松树,对病对此,中心构建了松材线虫病枯死推广应用。树及时进行砍伐和无害化处置。松树影像解译样本库,采集了30与病害赛跑,要快!要准!川万个样本,涵盖了枯死松树早期、测绘+审计东,300万亩林区,1个月完成航飞。中期、后期等各阶段疫木类型。借“天眼”算清“生态账本”最重要的是,核查点区域的影像判“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全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生读准确率达到90%以上。林业部门省疫情监测防控一张图,建成疫情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按图索骥”,拔除处置一棵棵枯监测天空地一体化数字平台,为林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成都市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刘建龙/摄

  2021/123纳入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中。同年,《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出台。“充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测绘遥感、自动监测系统等科技手段辅助开展离任审计工作。”文件中这简短的一句话,让时任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处副调研员的石江南眼前一亮。彼时,四川省审计厅正在为如何“有据可依”发愁。其实,从2014年开始,四川审计部门已经在绵阳、攀枝花等城市及相关区县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开工项目未办理环评”“耕地撂荒”“基本农田划定不实”……尽管审计部门在对某县主要领导开展离任审计时发现了一些疑点,但要实打实弄清十分困难。“专业性强、行业差异大。”审计人员普遍反映。比如,一块地涉及农业、林业、环保、规划等部门,各有一套政策和标准,给审计带来很多困惑。有的数据提取周期与领导干部任期时间不匹配。比如,森林资源普查十年一次,而领导干部的任期一般少于十年。而像自然保护区违规开发、河道非法采砂等问题,事发地隐蔽、交通不便,精准核查难度太大。“传统审计大多翻账本查资料,审计人员精通财经领域方面的工作,却缺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行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支持,很难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甄别疑点。”四川省审计厅电子数据审计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门难进、量难核、图难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何处发力?石江南恰逢其时的“上门服务”电话,打破了困局。在一连串“自我介绍”后,“所看即所得”——独立于任何部门的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数据,可实现监管追溯的多源遥感影像,智能大数据分析,专业的技术队伍,让审计厅相关负责人连呼“没想到”。几度拜访、回访。2017年4月,四川省审计厅和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家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共同实施《自然资源资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省级重点研发项目。“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循,唯有技术攻坚。”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高级工程师龚建辉指出。边学习、边摸索、边实践。围绕自然资源离任审计中“发现问题难、核查取证难、评价定性难”三类问题,一个技术路线框架清晰构建了出来。首先,确定一套考核指标。哪些工作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评价?结合审计需要,项目组探索建立了疑点分析指标及综合评价指标,制定了评价标准,构建了统一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完成数据采集收集。取证是审计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卡脖子”环节?“我们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找疑点,拓展数据获取方法,综合运用多源多尺度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多源多时态异构数据整合技术、移动平板和无人机协同综合核查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提取,确保了数据真实准确。”龚建辉介绍。最后,出具取证单,由审计人员完成审计报告编写。技术团队开发了集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疑点移动核查、非现场核查、取证单自动生成于一体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信息平台”,依据审计需求开展试点示范应用。天上看、网上对、实地核,技术的全方位保障让疑点无处遁形。“被忽悠”的事情也完全杜绝了。四川省审计厅电子数据审计处相关负责人说,此前到村里核实基本农田划定,被基层干部带着转来转去,“眼前这块地是不是图斑上的呢?真不好辨别。”有了测绘技术保障后,拿着移动平板直接到现场核实,方便快捷。“项目成果可复制、可推广、可应用。”四川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技术路径得到了审计署的充分肯定,“四川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模式,促进了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2018年起,四川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通过绿色审计倒逼领导干部绿色担当。目前,四川省审计厅利用项目成果已完成了广安市、成都市青白江区、广元市青川县等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惠农一卡通”及宜宾、眉山、乐山等国土专项审计,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等工作。福建、甘肃、云南、重庆、新疆等省份借鉴了相关技术方案。测绘部门的收获同样丰硕。“以前我们为测绘而测绘,测绘成果能不能用、好不好用,没有深入研究。”杨升如是说,“这几年,我们特别注重让测绘数据成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利厅、省林业和草原局、审计厅以及环保、应急等部门开展的合作非常有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下一步我们将在数据成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上进一步提升。”月11日第3版)(本文摘编自《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年124信息化测绘

篇六: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基础信息平台

  

  河长制湖长制平台总体设计方案V3河长制、湖长制是国家倡导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进行河长制湖长制的管理,河长制湖长制平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之后,“河长制湖长制平台总体设计方案V3”终于面世了。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该平台的建设流程和具体方案。

  1、平台建设流程

  (1)准备工作:确定建设的目标和需求,明确开发周期和预算。

  (2)系统设计:整理需求文档和范例,对建设标准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系统的功能、开发技术和结构。

  (3)平台开发:程序员根据需求文档设计出相应功能,并进行开发调试。

  (4)测试上线:对程序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通过测试之后进行上线。

  2、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1)前端展示:平台采用响应式布局,支持在PC端、手机端和平板电脑上进行浏览。前端主要展示历史数据、统计数据、如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数据。

  (2)后台管理:平台管理员可以在后台管理中添加、删除、修改数据,同时可以进行权限管理、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操作。

  (3)移动端APP:该平台还开发了移动端APP,以便河长、湖长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管理和监测,上传数据、视频、照片等信息。

  (4)数据共享:平台支持数据和资源的共享,可以与其他平台进行协同分享,增加交流和资源合作的便利。

  (5)系统安全:平台具有防火墙、数据加密、入侵检测等防护措施,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河长制湖长制平台的建设不仅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程序员、设计人员、测试人员等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平台建设目标,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推荐访问: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基础信息平台 基础 平台 信息

版权所有:振驰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振驰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振驰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10023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