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6篇】

时间:2023-09-14 15:12: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6篇】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6篇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篇1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课程实施自评报告

公文写作 2008-11-19 13:31:11 阅读3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鲁教基字【2007】21号文)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通知》(鲁教基字【2008】23号文)的精神,对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方案》,我们对本校的课程实施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现将学校课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我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45名,在职教职工61名。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校坚持“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遵循“全面发展打基础,因材施教育特长,发展优势办特色”的办学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规范课程实施行为,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科研,构建校本课程,学校社会声誉越来越好,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抓好教师培训,提升课程理念,推进课程实施。

1、抓学习,促转变。

从走入新课程的第一天,我校就把教师课程理念的转变和提升作为重中之重,“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通过组织广大教师听取专家讲座,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研究《新课程标准》,充分明确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师新课程培训,教师参加管理中心组织的新课程通识和学科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开展“三个一”充电活动,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思想上加强投身课改的自觉性,逐步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和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2、修制度,立保障。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边实践,边总结,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逐步重建和修订原有的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实际修订《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校本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堂评价标准》、《教师卷宗评价制度》《河口二小减负措施》等,使新课程实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科学,见到实效。

3、抓教研,促提高。

为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学校加大校本教研力度,积极搭建行之有效的交流平台,使广大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精心挑选骨干教师远赴北京、上海、长春等地先进学校交流学习,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经验、典型做法与本校实际融合吸收,使之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课程资源;
将陈晓梅、李伟等身边名师请进学校,当面交流,传经送宝;
精心组织校本教研,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四落实,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说感受、诉疑惑、谈经验、促提高。扎实的校本教研,有效推进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推进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校在胜利教育中心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致力于学校建设,校容校貌进一步美化,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现有风雨操场和阶梯教室各一处, 200米环形跑道的塑胶操场一个,教室和办公室宽敞明亮,办公设施先进,各专用教室设备完善,仪器齐全,管理使用规范化。校园网经过七年建设,教学资源库日趋丰富完备,今年中心又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实现了教学手段与办公条件的现代化,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研究插上了双翼,为推进新课程实施、打造优质课堂提供了现代技术支撑;
学校不断创新办学思路,促进师生的自主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均出自广大师生集体智慧,融知识性、艺术性、科学性一体,校园处处精心,处处育人,优雅的环境,浓厚的书香氛围,有效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

三、落实课程方案,拓展课程资源,提供课程保障

(一)、落实课程计划,加强课程管理。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一致。高度重视并认真上好地方课程、综合实践课与音体美等课程。选用的地方课程教材有《古诗诵读》《国学启蒙》《生命教育》《探索大自然》等,各年级都开设并上好《安全教育》。

  (二)、开发校本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1、挖掘内部资源,拓展课程渠道。

(1)搭建第二课堂,开发选修课程。

学校成立七彩阳光社团,积极搭建第二课堂,根据教师特长开设不同类型的第二课堂兴趣活动,把活动课分层次、分类别开设,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需要。活动落实“五有”-有时间、有地点、有人员、有内容、有成果。学生可根据兴趣选修,现在共计开设书法、绘画、舞蹈、合唱、鼓号、二胡等20个兴趣小组选修学科,拓展了课程资源,深受学生喜爱。

(2)、设立校园节日,拓展课程资源。

学校一年一度的爱心义卖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等均为有效的校园文化载体,通过参与这些节日,孩子们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些校园节日逐渐形成传统,已经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有效课程。

(3)、打造育人环境,开发隐形课程。

学校通过建设走廊小书架、悦读走廊、班级图书角、开放的阅览室以及丰富多彩的走廊文化,让学生时时沐浴书香,健康成长,将优质的育人环境,打造成有效的隐形课程,培养了学生读书习惯,促进了文明沉静校风的形成。

(4)搭建文化载体,实施有效课程。

学校建立七彩阳光文学社(包括朝露集编辑部、七彩阳光报编辑部、校网小作家编辑部、鲁中晨报编辑部)、七彩阳光爱心服务社(包括值周小校长协会、校园小义工协会、校园小导游协会、温馨小信使协会)、少年文化论坛、校园温馨邮局等文化载体,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编辑校报校刊,开设校内通信业务,每周上一节影视课,开设一次文化论坛,常年开展天天英语广播和好字天天练活动,这些校园文化载体成为有效课程,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挖掘家长资源,拓宽课程渠道。

我们建立家委会、办好家长学校,家校结合,拓展课程渠道。如我们开设的百家讲坛,,每学期百名家长进课堂讲授各行各业的知识,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我们成立的爷爷奶奶健康协会,开展的老少同乐系列活动,为学校文化增添了色彩。

3、挖掘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利用黄河三角洲特有的人文地理资源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又一途径。

近年来,我们先后把黄河口湿地、河口采油矿区等建为学校的教育基地,与河口区义和镇六顷小学建成手拉手联谊校,定时安排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教育基地,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孩子们认识社会、认识油田、认识大自然的天然课堂。

四、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实施质量监控,加强常规管理。

我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构建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监控网络。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六认真制度,充分发挥校领导两挂作用,日巡视,周小结,月汇总,结果记入班级与教师量化,并作为教师年终评比的重要依据。

2、立足校本教研,促进课程改革。

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立足校本培训,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反思提高”的培训模式,实行名师示范,师徒结对,一对一引领促提高;
依托教研组集体智慧,抓实集体教研、集体备课促提高;
大力开展各项学习培训活动,铺路搭台促提高。

为了确保教研时间,提高教研质量,教研活动要求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讲求实效,充分发挥学科带头教师、教学能手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能力的提高。各教研组在开展经常性教研的基础上,特别重视抓好集体备课,以“实用、有效、创新”为原则,追求备课质量。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之上,实行活页教案个性设计,教务检查重点看教案的增删补改,资源链接和教学反思。学校中层以上人员分工各教研组跟踪进行查、看、评、研,使常规教研深入扎实。

3、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始终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结合实际,深入持久地开展各个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建立健全了各项教学、教研制度,正、副校长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具体指导工作,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

强调作业体现“精、活、实”;
辅导体现“目的性、指导性、针对性、适时性”;
课堂教学做到“四个还给”,即“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参与的过程还给学生”, 通过组织教学能手引领示范课、新课程研讨课、青年教师优质课、组内循环课、家长开放课等多种课堂实践达标活动,人人参与, 积极探索和构建新课程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我校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能力大大提高,45岁以下教师制作和使用课件上课成为教学常态,广大教师的课堂更开放,氛围更民主,训练更扎实,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体验科学真理产生的过程,感悟科学的魅力,逐步形成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

4、规范办学行为,减轻课业负担。

我校一直以来,重视学生素质培养,严格规范办学.一是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不多于6小时,组织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自行开发《三字经拍手操》,韵律操等, 确保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建康标准》,按照标准测试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把健康还给学生;
二是增设实践活动课,减少课外作业量,明确规定语文、数学两科每天的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量不超过一小时。教务处坚持每学期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并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情况及时进行总结监督,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
三是严格有关教学用书的购买,不超额订书;
在节假日、双休日不进行各种有关课程的安排;
对学生参加的竞赛严格控制,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一律不参加,真正把能力还给学生.这些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常规,减轻了学生负担,使学生爱学乐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5、加强养成教育,创新德育机制。

我校完善了德育常规考核制度,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规范了常规管理,并将值周小校长、校园小义工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使一日常规得到有效落实。

德育活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专题,确保实效性。“感恩教育”从细微处着眼,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培养了十个道德好习惯;
“优点银行”,多角度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国家、爱他人,回馈社会的好品质。“爱心义卖、扶贫助学”活动已成为传统,并建立了爱心基金会,收支情况在德育网站公示;
“亲情花”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耐心、爱心、恒心和毅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形成了德育特色,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五、改革评价制度,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师生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进程,学校打破“以分论教”,只注重结果的传统评价方式,建立以人为本,促进师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教师工作评价方案》。

1.改变评价体制,多方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评教活动、学生评教活动,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表现、敬业精神、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一一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到了极好的监督作用,又符合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2.实施多元评价,促进教师发展。建立教师工作卷宗评价制度,学校成立学术委员会,任期三年,对教师专业成长进行具体指导和评价。每名教师均建立自己的工作卷宗,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果,为此付出的努力以及明显的进步。使教师在不间断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实行名师培养机制,学校现有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80%,本科学历10人,小学高级教师 44 人,省级教学能手1人,胜利名师1人,局学科带头教师2人,局级、中心级教学能手10人,教师队伍专业合格率100%。获得省、市、中心级以上优质课奖励的教师32人。学校将计划评选“科研型名师”、“管理型名师”、“课堂型名师”,让每位教师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成为不同层次的名师。每个教师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每位教师都是独特的。

3.改革评价制度,落实新课程评价观。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实行等级制,其中,日常评价所占比例不少于50%,不再用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日常考试实行无分数评价。学校、班级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严禁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考核知识与考核能力相结合,平常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注重激励性、发展性评价,积极进行学生考试评价改革。

4.重视过程评价,提高综合素质。学校一贯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实践能力、审美与表现能力、运动与健康状况等分类评价、分项表彰。2003年,我校率先实行学生电子档案管理,突出过程评价,实现家校互动。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及时记录,体现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和个性化,改变了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强自评和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获得了“老师好,作业少,综合素质高”的社会赞誉,王瑾玉、陈子文同学在全国二胡大赛中获得金奖,同时,王瑾玉被评为齐鲁小名士;
陈子文同学在2006年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去年获得东营市“校园之星”称号;
蒋玉婷和张凤至同学在全国青春校园现场才艺大赛中夺得金奖。在不久前举办的东营市电视歌手大赛中,张凤至同学获得少儿组唯一金奖。学校连续两届在河口组织的中小学生电视诗歌朗诵大赛中包揽冠军亚,近年来,学校有300余名同学在省级以上绘画、摄影、作文等竞赛中获得佳绩。

几年来,胜利河口二小以显著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信息技术教学示范学校、东营市规范化学校、东营市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示范学校、东营市群众满意窗口单位、胜利教育管理中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河口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问题与困惑:

1.个别教师陈旧、不科学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还存在。

2.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水平不高,因考虑到安全问题,校外资源利用有限。

3.教师、学生的评价体系虽有探索还不够完善。

4、校本课程的研发不成体系,属于过渡形态。

今后的打算:

1. 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未来学校竞争的重点体现在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普适性和个性化。普适性重在质量,质量越高,越适应社会的需求;
个性化重在鲜明,越鲜明越受社会青睐。要达到这一目的,具体途径就是课堂。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 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 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充分利用学校周围企事业单位及家长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放眼未来,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践行“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胜利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篇2

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昆明冶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条件。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每所高职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2008年7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在三年的示范建设中,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果

示范建设启动以来,根据“立足冶金,突出有色,服务云南,面向西部,辐射东盟,着力培养矿业支柱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建成6支“名师领军、能教会做”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
提升和优化全校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双师队伍建设目标。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全面带动提升专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科研和技术服务、接受业务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职教师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使专业带头人成为专业能力强、教学业务精,善于学习、善于创新且具备整合专业领域各种社会资源的,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高职教育专家。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兼职教师师资库,建设满足工学结合专业教学改革需要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东盟地区知名”的全国示范高职名校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通过国内外培训取证,使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篇3

基本技能,理论强化,顶岗实习,培养双师型教师

——湘北职业中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主题摘要:会计专业依托校外合作企业及银行,实施“基本技能、理论强化、顶岗实习”的教师培养方案,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基本技能培养教师基本素质,理论更新强化基础知识,跟岗学习强化职业技能,顶岗实习练就综合能力。

一、实施背景

按照现在的教学培养模式,教师一般理论知识比较成体系,但一些相关的动手技能则相对较弱。而针对会计专业来说,知识更新较快,相关理论知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而要随时学习更新。同时会计专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非常强调动手能力。现阶段,由于教师受限于自身以前的教学模式,没有进企业进行岗位实践的经验,导致教师自身在知识上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连接,在实训课的教学上缺少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列举实例的能力从而导致所教学生无法较好的将理论正确运用于实践。因此,教师自身不仅要进行理论学习,更新会计知识与理念,还要到企业进行跟岗学习和顶岗实习,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这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主要目标

按照“教学+技能、以身为教”的教师培养要求,会计专业专业教师除在寒暑假下企业跟岗学习以及顶岗实习为主外,在学校期间也必须将自身的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相辅相成的完成。通过将“基本技能、理论强化、跟岗学习、顶岗实习”的培养方案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师的培训之中(见下表),让教师在中职教学课堂、高等学校理论学习课堂和校外合作企业及银行之间轮换,将课堂教学、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完成教师综合素质的递进式培养,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

“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培养 安排

第一阶段 教师基本技能培养

第二阶段 高等学校理论学习

第三阶段 跟岗学习、顶岗实习

培养 内容

三笔字、普通话演讲、教案与一堂课

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性学习与拓展

理论运用于实践,熟悉操作步骤与工作流程

培训 时间

9月—11月每月中旬

暑假7月初—8月末

2月—8月 9月—次年1月

培养 目标

熟悉教师基本技能,符合作为教师的基本条件

重新梳理并更新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专业理论基础

熟悉业务操作步骤与岗位工作流程,将理论与实践对接

培养 组织

根据县教育局要求,教务部门落实,专业教师在前辈的指导下积极准备参与

教务部门及办公室落实人员以及学校,专业教师分学校学习,促进理论交流与碰撞

学校与企业签订教师跟岗学习与顶岗实习协议,参与企业实际业务处理,与理论知识对接

目标 考核

专家组当场评价打分,评出等级

学习学校组织考试与考核,撰写报告与论文

实习企业对教师的跟岗学习及顶岗实习情况进行鉴定

三、工作过程

(一)基本技能:培养基本素质,把握课堂教学

按照《湘北职专青年教师基本功培养方案》,本专业组织30岁以下的专业青年教师进行教师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让青年教师建立扎实的教学功底,形成对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认识,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内容包括:三笔字比赛,教师现场根据给定内容进行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比赛;
普通话演讲,要求教师根据给出的主题做时长为6—8分钟普通话脱稿演讲;
教案与一堂课,要求教师自定上课内容,按照高效课堂要求设计教案及导学案,并据此上一节课。以上所有内容现场请专家评委当场点评,给出分数,根据分数高低评出一、二、三等奖,当场宣布并颁发证书。所有的培训比赛内容结束后,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对自身的表现以及收获作出总结。有老师在交流时谈到: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培训为我们基本功的培养与强化提供了一个和好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沟通,在比赛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磨练,通过青年教师培训我们收获了很多。

(二)理论强化:更新理论知识,拓展职业视野

根据职业中学专业教师培养要求,专业教师为自身发展和教学需求需要进入高等学府进行再教育。本专业根据相关要求,于暑假期间派出专业教师进入高等学府进行再教育,所学课程均为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电算化会计、成本会计、模拟沙盘演练等科目。对于电算化会计,主要是针对用友T3软件练习以及用友U8、U9的学习,从市场的需求出发,适应不同层次公司对电算化会计软件的要求。成本会计的学习主要从工业企业出发,进行不同方法下的成本预算学习,与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接轨。模拟沙盘演练主要是对学习者全局观的培养以及具体才能的培养与发挥,通过分饰不同的角色,分析市场需求合理竞争,把握企业走向,全组人员同心协力使企业达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通过近两个月的理论学习,最后由培养单位出具考核标准,给出相关成绩。学完归来的老师回顾:出去学习可以说是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不仅身心轻松,而且能够学到很多。除了理论知识,还有课堂的把握与同学生交流的手段,各地来的老师共同交流工作经验,共同进步。同时,对于本职业的认识更加深刻,专业视野也更加开阔,不再局限于一个点,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跟岗学习、顶岗实习:熟悉业务流程,熟练操作技能

为了更好的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会计专业每学期抽调一名专业教师进企业跟岗学习、顶岗实习。教师全面停课,进到企业参加企业的会计学习,训练基本技能,将已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主要安排教师在会计电算化以及会计事务所等典型的工作岗位进行跟岗学习,在企业实行“师傅带徒弟”式的实践教学,这样有利于教师将前期已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际之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与实践式教学能力。同时,学校与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要求企业将教师当做实习员工培养,除了在跟岗学习的时候做好岗前培训工作,还要在顶岗实习的时候做好岗位管理、岗后监督的工作,特别是有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提高。只有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才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教师跟岗学习、顶岗实习的这7—8个月之中,教师要在预定的岗位上全面训练会计方面的专业技能,基本上达到企业预备员工标准。通过让教师进企业跟岗学习与顶岗实习,除了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与相关专业技能,还能加深自身对职业的认识,拓宽自身的职业视野,提高自身追求。

四、条件保障

(一)完善管理机制与制度,保障培养计划顺利实施

为了保证此次双师型培养计划顺利实施,本专业在学校相关文件的指导下,还成立了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相关的工作计划与考评方案,指定接收教育的人选,解决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同时成立了专业教师和高校导师以及企业师傅组成的理论实践学习小组,负责实施相关的培养方案。高校导师与企业师傅负责制定实施计划、拟定考评方案、评定专业教师的成绩并通报至学校。教师参加高校教育与企业实践必须完成相应的作业以及论文、实习考察测试,达到规定成绩。

(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保证培训质量

通过协调与沟通,学校与相关的高等学校与企业签订了相关的人才培养合同,定期将教师轮流送至学校和企业进行学习与实践。为保证教师参加培训的学习质量,相关培训结束,有对方学校和企业给予考核与评价。

目前,合作高校与企业已经与学校建立了长久而稳定的学习培养关系,相关培养基地不仅是专业教师理论强化、实践培训与技术提高的孵化器,还是会计专业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强力后盾。

五、主要成果

(一)形成了加强自身学习,校企共育人才的良好风气

自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在无形中给教师以一种压力与学习动力,让教师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会计专业的特殊性要求每个专业教师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会计理念以跟上社会需求的步伐。这种培养模式无疑将这种潜在的动力完全激发出来,让教师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缺陷,不断展开学习。同时,高校学习阶段,教师能够利用高校先进的资源,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进企业学习,校企结合对老师进行培训,让专业与企业并肩前行。企业专家与校专业组一起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内容,指导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升。在校企合作的环节中,受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很好的强化与提高,同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加深了教师自身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回来的老师谈到:“以前我只觉得会计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真正接触到才知道光靠书本上的那些只是根本就没有办法很好很迅速的作出一本零失误的账来,只有确实的在企业中有过系统的实战经验,还要靠长时间的磨砺才能真正做好这一看似简单的工作。会计行业如此强调工作经验也有它的道理,会计越老越吃香跟她的行业特殊性有很大的关系。”

(二)形成了适应专业教学的资源体系

学成教师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与他校优势建设方面,对我校会计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学校加强的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充分保障了教师进行实训教学的设备场地需要。目前会计专业拥有校内实训室3间,其中会计电算化实训室1间,模拟手工实验室1间,综合实验室1间,拟建沙盘模拟实验室1间。同时,相关设备齐全,电算化实训室拥有全套拥有T3正版软件,模拟手工实训室拥有点钞、传票算的全套工具、综合实训室拥有手工账全套操作工具以及电算化实训的硬件和软件。

同时,学校还成立了专业部,由学校分管校长直接领导,实行部门领导,有助于专业建设与专业工作的开展。专业组成立了相关的工作小组,带头教师制定了实习实训大纲,全面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以及比赛策划与评价总结。

(三)形成了“以师带师”、“师成带学”的良性循环

教师进入高等学校进行理论学习,会有导师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引导相关专业教师检查器专业知识的漏洞,弥补缺陷。同时在专业理论方面进行加深学习,更新相关已经变更的知识点。这些都为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提供强硬的理论支撑,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益处。

教师进企业进行学习与顶岗实习,在企业跟岗学习时会有企业派出人员作为其指导老师,指导进企业的教师学习相关的业务流程与实际操作,这样“以师带师”亲身示范的方式,能够很高效的将进企业实习的教师带入工作环境之中,较快较好的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教师学成归来后,将自己在企业中的时间工作经验带入课堂教学,无形中将企业中学习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眼光,同时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与岗位适应能力。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提高。

六、体会与思考

(一)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理论知识的加强,在课堂上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受相关知识缺陷的限制,将课堂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同时,教师在课堂授课中讲授自己在企业中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一贯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中学到知识。教师在企业进行的技能训练,可以直接运用到专业技训课之中,能够直观的言传身教,亲身示范,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所以本专业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狠下功夫,除了自身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以外,还要特别注重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可以聘请合作学校与企业的精英人员进课堂现身说法,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端正他们对行业的认识,同时强化他们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为以后他们进入社会铺路。

(二)拓展实训室建设,全面锻炼学生专业技能。

会计专业现阶段实训室较少,仅有3个,还有很多会计技能相关的实训室和设备没有建立起来。学校可以更多地采取相关学习后回来的教师的建议,结合本校的优势,吸取他校的优势,完善相关实训室与设备建设,聘请专门人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满足市场需求。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篇4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首都基础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当前,首都基础教育距离人民群众日益增多的新期待仍有很大差距,因此自满意识必须摒弃!随着人民群众的发展型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特别是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公平、优质、多元、开放、便利、高效的教育诉求不断升级,与此同时,不同群体对教育诉求的分化趋势也日益凸显。对于不同家庭的选择性教育需求,我们的教育服务供给明显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首都教育的满意水平。各区县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城市功能核心区面临如何推进校际均衡,缓解择校热的问题;
发展新区面临如何探索新机制,加快拓展教育资源,应对人口聚集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城市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区面临如何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整体优质均衡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细致分析,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要增强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共识大的、阻力小的、容易改的基本上都完成了,今后要改革的都是“难啃的骨头”“难趟的深水”,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去一一攻克。“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任何犹豫懈怠、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甚至放慢脚步,都会使努力奋斗取得的优势稍纵即逝,造成不可弥补的战略性失误。我们一定要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直面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不躲、不绕、不推,心无旁骛地推动各项改革。近期,各区县在描绘新教育地图过程中的进度不一,其根本上就是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不同的表现。

二、进一步把握方向、保持定力,明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篇5

新课程改革典型教学案例

——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扎隆沟小学 封 娆

新课程改革明确告知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优选教学方法。教师掌握的教学方法越多,选择的空间就越广,优化的程度就越高,教学效果就越理想。为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及本人特点,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实践中取得可一些经验。

一,倡导自学,鼓励创新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语文能力,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是一种主要的有效手段。既要有教师的导,更需要学生的学。指导学生认真地自学,有序地自学,学懂,学会,学出新的见解,语文能力就会有所提高。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提出并设计了适宜用六步自读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1, 粗略读。只要求学生把全文浏览一遍,读后明白本文写的是桂林山水的风光。

2, 疏通读。借助字典认识生字,理解新词。读懂每一句话,着重理解第一段的第一句,第二、三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段那个长句子。除了学过的理解句子的方法,如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等,还应多讨论,集思广益。

3, 理解读。给课文分段分层,第一自然段为第一大段,概括出桂林山水的总特点就是美。其余部分写桂林山水如何美,使第一段中的“甲”字具体化。第二大段又可分两层,先分别写桂林山水的秀丽和桂林山水的奇特。然后又把山和水联系起来,把一篇完整的画卷展现在作者眼前。理解文章的思路,由概述到详叙,由分说到综述,第二大段的两个自然段为并列关系,通过概括段意,归纳其主要内容。

4, 深化读。体会作者喜爱桂林山水的风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探索对自己作文时可借鉴的写作特点。如,分述与综述,衬托的表现方法,比喻,排比修辞方法等。

5, 品味读。根据课文的特点,用表情朗读的方法,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想象作者荡舟漓江,迷恋山光水色,流连往返的情景;
通过低声吟诵,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形象生动,整齐流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6, 创造读。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发散思维,从内容和形式方面提出看法和设想。

运用以上六种方法,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督促他们自学,首先要读懂基本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温故知新,一举多得

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教新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既可以巩固和深化对旧知识的见解,又可为学习新内容扫除障碍,铺平道路,使新接收的信息迅速地组合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不仅会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有可能产生新的认识,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因此,在教新知识的同时,根据教材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适量地复习一些原来学过的内容,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大有益处。此种方法对小学四五六年级尤为适用。我在教《少年闰土》一课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1.在理解课文时复习重点训纳内容

为让学生弄清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需引导他们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进而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段,首先要确定依据。记叙文分段通常有四种依据:时间或事情发展的阶段不同。空间位置不同;
材料性质不同;
表现方法不同。在学生划分段落之前,让其回忆已经学过的分段依据,在巩固旧知的同时,又为新课的分段奠定了基础,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和领会中心思想,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在着重引导学生弄懂写人要抓住特点及怎样抓住特点,弄清这篇课文抓住了闰土的哪些特点和怎样抓住特点的同时,也让学生想一想,五个段落中哪一个段落对突出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勇敢机智的性格起着重要作用,固而写得特别具体详细,还可以让他们思考,闰土离开“我”家时,“我”急得大哭,闰土也“躲在厨房里,哭得不肯出门”的原因是什么,在讲到闰土叙说月光下看瓜刺猹的情形时,让学生探求一下,这一部分的开头与哪一段有联系,这样做,既复习了前几册学过的详写和略写,事情的前因后果,前后照应等重点训练项目,又有助于学生迅速而深刻地理解课文。

2.在理解字词句时复习基础知识

在引导学生理解新课的字、词、句时让他们凭借课文复习自己学过的基础知识,讲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根据关联词语,分析第一句话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整个句子以至全段的意思也明白了;
而且重温了并列,因果,递进等关系的复句。讲第八自然段让学生把“闰土又对我说:“现在你太冷,你知道夏天到我们这儿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我爹管西瓜去,你也去。”改成间接叙述的形式。这样,只用很少一点时间就复习了直接引用和间接陈述及其变换的知识,同时因更换了学习内容,学生的注意暂时改变一下,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新内容的效率,对理解括号中的文字和掌握标点的用法都有好处。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温故与知新结合,通过复习旧知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2)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已学过的基础知识。(3)讲读课文时顺带复习旧知。(4)教学基础训练,可以利用题目中提供的语言材料来复习相应的知识,这就是一题多做。按题目的要求在进行新的训练之后,根据材料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再训练一二项已经训练过的内容。

讲读一篇文章,进行一个训练,复习的内容多,但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我们只能选择一部分来复习。处理好温故与知新的比列,尽力做到温故有利于知新。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复习方法。

教书是门技术,同时也是艺术。方法多,方法好,学生既能接受,又能掌握,效果就出来了。就以我前年所教四年级这个班的语文课的情况来进行说明吧!该年级是我新接手的班级,接手前班级语文成绩平均分,及格率居同年级尾后。全班共计24人,其中有4人不及格。接手后上了两个周次的课程,发现学生基础比较差,课堂上发言不积极,不主动,不大胆。针对这一情况,我除利用各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外,着重就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上狠下功夫。学生自愿结合建立了3个学习小组:词汇小组,阅读小组,习作小组。他们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自觉地训练。教学时,我对任何一篇文章的讲授,有关字词句的理解,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中心思想的感悟,采用了温故和知新的做法,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实践,期末经县检测,及格率100%,其中有16名学生优秀,4名学生优良,4名学生甩掉了不及格的帽子。阅卷后,我们对学生试卷答题情况进行了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阅读都做得比较好,作文也写得不错。提高了优生和中等生,转化了后进生,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温故知新,可一举多得啊!

三.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教学时,让学生独立活动,自行发现问题,自己去思索并找出解答问题的方式,掌握规律,形成自己的观点。我在教学《白杨》一文时,就采用了此种方法。

1. 划分发现过程,确定教学要求

教师与学生一道商量,把课文的学习划分为整体发现,局部发现和综合发现三个过程。整体发现过程主要弄清课文写的是谁,分及格部分来写的,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局部发现主要弄清课文各部分中写了哪些问题,是怎样写的。综合发现主要弄清课文表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2. 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

按三个发现过程组织教学活动,整体发现过程强调学生通过读课文,抓住课文中所写的人事景物时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发现课文主要是写人的,而不是写白杨树本身。可以从“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和后面两个自然段中看出来。在此基础上,发现课文是由赞扬白杨到写白杨的目的,应该分为两部分。

局部发现过程,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发现作者写戈壁滩非常广阔(茫茫),非常荒凉(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景象令人生畏(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是为了衬托白杨树的高大,坚强,有旺盛的生命力。发现爸爸向女儿介绍的三点:白杨树在任何环境中都不弯腰屈服(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有旺盛的生命力(哪儿需要,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能战胜恶劣的环境(不管是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是由表及里地描绘白杨的性格。发现爸爸赞扬白杨树的同时所表白的“心”,一方面是在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自己一样在边疆扎根,发现课文的结尾预示着,爸爸对孩子们的教育能够起作用,孩子们也会像爸爸那样克服种种困难,在边疆扎根,茁壮成长。

在综合发现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学生多读课文,精心思考,并将自己的发现在小组或全班交流,相互启发,最后由师生一起将发现的结果加以归纳整理,使之明确化,系统化。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利于发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一个提出问题,发现探索,验证巩固的完整过程,并协助学生将自己发现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以便自己的知识和方法形成一定的结构体系。

综合上述,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如同我们交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打开“疑难”这把锁一样,学生只有把教师所教的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逐步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学法体系,提高自学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篇6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作者:;

作者机构:;

来源:小学语文

ISSN:1673-7687

年:2005

卷:000

期:009

页码:P.10-10

页数:1

中图分类:G632.3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新课程;中小学教材;义务教育;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技术课程;深化教材;监测;教育部

摘要:构建和完善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逐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改革和技术课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深化教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中小学教材审查制度和教材选用监管制度;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新课程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摘自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深化 教育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6篇】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分析

版权所有:振驰文档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振驰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振驰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1002390号-1